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司大班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公司商务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大班与行商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大班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对广州口岸不同实力背景的行商进行区别对待,体现了商业资本主义逐利政策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潘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97-1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后,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欧殖民者相继侵入印度。他们为了对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都组织了有政府参与的、以垄断贸易为目的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公司之中,规模最大、寿命最长、名声最坏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到1858年才被撤销,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58年的侵略和奴役。这个组织,起初是一个商业资本的垄断公司,后来变成了主宰印度的“商人政府”,最后又变成了没有商业性的、纯粹的军事行政机构。从其整个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东印度公司既非单纯的商业组织,亦非正式的政权机构,而是既有商业性又有政权性的混合体,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开路先锋和主要工具,是“英领印度的真正开  相似文献   

6.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丹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十六世纪,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公司,它没有固定的资本,每次航海去  相似文献   

7.
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提法是片面的。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力量和集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力量以及移民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构成了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欧洲列强为处理在殖民地的一些事务而成立的机构。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其中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最早,时在1600年。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突然来临。作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海外贸易和扩张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9.
<正> 近代殖民主义产生这初,荷英法等国都成立了公多的贸易殖民公司,它们既是商业垄断机构,同时又是本国政府殖民政策的执行工具①。18世纪,伴随俄国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扩张中也出现了与英荷等国类似的商业殖民公司。正如英国为了控制印度,“用公司的名义进行战争有二百年之久”②一样,俄国为了控制北美,也在俄美公司的名义下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激烈角逐。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到其在欧亚大陆上的领土扩张,而忽略了它的海外殖民扩张。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内容时,我们一定会提及“英属东印度公司”,那么,“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东印度公司”又是如何兴亡的呢?  相似文献   

11.
12.
杭聪 《唐山学院学报》2012,(2):38-42,10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在英属黑非洲殖民地的公职人员政策有三次调整,分别以扩招、稳定和留任为重点,很好地配合了英国的整体殖民政策。扩招是为了落实殖民地开发计划和地方政府改革计划,稳定和留任都是为了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潮中尽力保持自己的殖民利益。其中英国对尼日利亚的公职人员政策较具典型性。英国的政策没有解决独立前后殖民地公职人员缺乏的状况,直接原因在于英国撤退得过快,深层原因则在于其长期以来对殖民地社会发展的忽视。  相似文献   

13.
乡绅阶层的兴起是英国由中世纪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尝试从微观角度着手,探寻英国乡绅阶层的内涵,数量和历史发展轨迹,考察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乡绅阶层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对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阶层研究,看出乡绅阶层的形成表明英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出了自我否定因素,其成长和壮大直接推动了英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15.
《海外英语》2014,(12):14-14
Podcasts Listen to these two Americans chatting about podcasts. Mary: Hey, how's it going? Greg: Hey, how are you? Mary: I'm well. Greg: OK. Mary: Er, have you heard about this latest podcast? Greg: No, I haven't, how does it work? Mary: Well, I just heard about it of different files, different chats, things like that. Greg: Right. so I've been downloading lots political talks, the news, the BBC, Mary: It' s great. I was just listening to it on my way over to the bar. Greg: Well, I don't know, erm. I'm not really the type of person who really, like, you know, with all these different things like Intemet and stuff like that. i don' t know how that stuff works. Mary: But it doesn't interest you at all? Greg: Well, 1 hate reading and I never watch TV, so I really don' t even know what I would need it for.  相似文献   

16.
British Quiz     
《海外英语》2011,(3):12-12
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白金汉宫,米字旗,伊丽莎白。披头士,戴安娜王妃。大本钟……Whatelse?来测验一下吧。看看关于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7.
British Humour     
本专栏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提供稿件,旨在让读者从中学习地道英文。体悟英文百味。本期介绍了别具风格的英式幽默。以“憨豆先生”为代表的英式幽默,有点冷峻,有点深沉,笑点还真是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18.
British Test     
《海外英语》2011,(4):25-25
希望入籍英国的人在举行正式公民仪式之前,需要先通过英国入籍考试(“LifeintheUKTest”)。考试内容包括英国历史和社会、机构与政治制度,以及需要融入生活实际的问题。例如就业、保健、教育和图书馆等。考试限时45分钟。共有24道题目。回答出18题以上才算考试及格。这项考试制度是2005年英国内政部推出的一项改革,用来“协助入籍的人融入及分享英国价值观和传统”。这项考试可不简单,通过率仅为66%。不过。18周岁以下和65周岁以上的人群或者有语言学校的初级3以上的文凭可以免考。  相似文献   

19.
Television commercials can be used for studying language interaction. Accent application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since it indicates a reliance on prejudice towards and against certain accents in the viewing audience. Accent use in British television commercials i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British dialect and sociolect preferences and with respect to non‐British accents of English specifically and foreign accents gener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nt choice a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