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媚 《传媒观察》2006,(1):26-27
一调查性报道(1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二十世纪初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美莱事件”、“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1975年由一批富有经验的记编辑发起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编辑协会”(IRE),负责具体组织、  相似文献   

2.
调查性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颠峰时期,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用事实来解释新闻的意义,反映主观力量。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尤其对于主流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分量和比重越来越占优势。仅以解释性报道为例,在美国,“一些名的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解释性报道占了70%以上的版面”,“而西方其他国家,英国、法国、日本,一般都占据50%左右的版面。”(1)再如调查性报道,以“揭丑”称,在美国影响甚大,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小布什政府的情报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5.
段勃 《青年记者》2007,(2):41-42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是采访者针对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或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调查性报道源于美国从未消亡的黑幕揭发传统。20世纪60年代,调查性报道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接着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来到中国,刚一出现,它就以自己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新闻界一道靓丽的风景,进入21世纪,调查性报道方兴未艾,那么,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报道学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傅海 《青年记者》2005,(5):63-65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新闻理论界则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二十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诸如关注美莱屠杀案、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1975年由一批富有经验的记编辑发起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编辑协会”(IRE),负责具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兴起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其特征是精心编排栏目结构,集中报道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采用夹叙夹议、深度报道的报道手法。现在,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已为世界各国电视业广泛采用,以至成为能在黄金时段与娱乐节目一争高低的“王牌”。杂志型电视新闻是在公众对社会信息需求的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报道形式。五十年代起,拘泥于五个“W”的“客观报道”退居次席,而集解释和报道于一体的“解释性新闻”则成为受众的新宠。六十年代后,穷追底蕴、深挖内幕的“调查性报道”又崭露头角。现在,深…  相似文献   

8.
易飞 《新闻前哨》2012,(12):24-24
推进典型报道,是我们历代报人形成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报社推出的英雄青年“两兰”(潘星兰、杨火兰)、“师德楷模”郑琦等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9.
《财经》杂志从1998年创刊至今长期坚持生产高质量深度报道(尤其注重“揭黑”题材调查性报道),享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其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媒介内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采编业务原则、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三方面因素。国内其他媒体生产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财经》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0.
傅海 《新闻记者》2005,(4):15-16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新闻理论界则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诸如关注美莱屠杀案、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11.
何谓调查性报道?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诠释:它“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这是套用西方新闻学所下的定义。从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写作来分析,更确切地解释:调查性报道并非以“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而是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或热点问题经过调查后写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一种报道,对所报道的事实“为什么发生”或“怎么回事”及其“事实可靠的程度”等问题,用活生生的事实和可靠的数字,向读者进行必要的回答,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从调查性报道这个新闻术语来说,它源于西方  相似文献   

12.
让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文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13.
安冬 《青年记者》2007,(3):85-86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被认为是20世纪新闻学界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20世纪60年代是新新闻发展的高峰时期。新新闻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报道介入事件当中,并作详尽分析,真实刻画人物心理和事件发生的场景,重视细节的描写,简单来说就是用学的笔法来写新闻,即所谓的“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段勃 《当代传播》2008,(6):101-103
调查性报道这一概念在中国是舶来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近代中国已出现了这一报道形式。《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报道体现了调查性报道揭示性、独立性、显著性等特点,是早期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5.
密苏里新闻学院编写的《新闻写作教程》中解释,调查性报道是“一种更为详细、更带分析性、更要花时间的报道,因而它有别于日常的大多数报道,“‘调查性报道的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徐恕(1890—1959),字行可,号疆言多,武昌人,近代名收藏家。1907年留学日本,次年奔弟丧回国;上世纪20年代执教武昌华公书林,讲授版本、目录学;30年代曾执教北京辅仁大学、中国大学;50年代曾任武汉政协委员、史馆员、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一生躬行藏书为治学,自题书斋“箕志斋”、“藏棱庵”、“知物论斋”。  相似文献   

17.
把“生态”与“传媒”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嫁接”到一起是西方人的首创,“传媒生态”(mediaecology)这一新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在美国开始盛行。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传媒生态”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其中NeilPostman的解释由于普遍受到人们的接受而显得相对权威。他认为,“传媒生态是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知觉、了悟、感受和价值观,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媒介求生。生态这个词引申为对环境的研究,包括环境结构、内涵以及对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傅海 《新闻传播》2005,(11):60-61
20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让世界认识了它在监督权力运作、揭露社会弊病方面的巨大威力,尼克松总统因为那一系列的调查性报道而引咎辞职,负责该报道的记者也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同时,调查性报道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大显身手,揭发了大量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新闻界开始了调查性报道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超写实主义(Surrealism,或“超现实主义”)运动兴起于1920年代的法国,以布勒东、阿拉贡(Louis Aragon,1897--1982)、苏波(Philippe Soupault,1897-)、艾吕亚(Paul Eluard,1895--1952)等为领军人物,其影响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浪潮席卷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对人文精神的重塑贡献至巨,成为西方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文艺运动,至60年代其流风余韵未尝消歇。  相似文献   

20.
调查性报道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幕揭发运动。20世纪60年代,调查性报道开始勃兴于整个西方社会,到了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民主化的推进以及受众对深层新闻信息的需求,调查性报道成为我国新闻传媒广泛应用的深度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