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文风指的是写作新闻作品的风气。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报道写作新闻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包括新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风尚。好的新闻文风可体现在以下方面: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作风、改文风的论述新华社新研所所长徐人仲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还必须解决作风文风问题。作为人们行为态度、风气表现的作风,以及在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中反映出来的文风,是优是劣,与工作的成...  相似文献   

3.
如何改进文风,是新闻媒体记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党从延安整风提出反对党八股至今,一直在培养生动活泼、鲜活有力的文风.可以说,文风既反映记者的文化理论修养,也反映其思想道德水平,体现综合素质.改进文风是每一个新闻人终生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风指的是写作新闻作品的风气。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报道写作新闻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包括新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风尚。好的新闻文风可体现在以下方面: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这就决定了新闻作  相似文献   

5.
看一个地方文化繁荣发展,主要视其地域人文有多少积淀、文教风气有无形成.一邑文化能传承光大,表现在人的方面,须代有才俊,呈现在世风上,则无外乎倡导教化.而自古至今,一地文化赓续不断、人文血脉绵长不竭,唯有书籍方可承此重任. 桐城之人文活动有史籍可以稽考的不会早于晚周.但是直到唐代至德年间桐城称县,文明始倡,此乃桐地文风郁聚之初,洎宋、明初开始勃发,迨明、清则大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日前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改进文风的首要问题,针对不良文风,提出三个字:短、实、新。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现在,不少地方和部门按照中央改进文风会风的要求,提出以能少则少、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为原则,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这三短,就是我们应当大力倡导的风气。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财经新闻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和冷冰冰的数据,语言干瘪苍白,文风生硬呆板,常常见事不见人,造成财经新闻“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中国传媒财经报道水准,为受众提供既专业又贴近的财经报道已经成为传媒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文风是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工作作风则是思想作风的具体反映,而一个人的思想作风归根结蒂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因此,抓作风,改文风,在新闻战线树立良好风气,决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很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抓住根本,深化改革,下一番正本清源的功夫。 无产阶级新闻队伍的作风和文风,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自己神圣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弘扬坚持真理,廉洁奉公,勇敢顽强,创新进取,求真务实,团结竞争的奉献拼搏精神,深入火热生活,高扬时代主旋律,忠实记录、生动反映时代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写就了无数宏伟壮丽的篇章,这是反映在新闻队伍作风与文风上的主流,是得到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毕玮琳 《青年记者》2017,(32):36-37
好新闻一定接地气.多年来新闻文风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们厌恶那些不痛不痒的新闻八股,渴望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和百姓生活、读者喜闻乐见、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对于媒体来说,只有立足读者,不断改进新闻文风,才能扩大读者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样,记者只有多写接地气的好新闻,才能在读者心中打下烙印,受到读者欢迎,成为一名好记者.然而,接地气的好新闻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需要记者先接地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10.
龚妮峰 《新闻传播》2009,(11):97-98
当前,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依托关系也随之密切起来.新闻报道的文风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风气.由此成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当前新闻报道文风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风与党风、学风、社会风气紧密相关.新闻文风不仅指涉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还体现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反映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精神定位.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新闻文风的建设历程,可以发现新闻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闻文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相关,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新闻文风反映社会心态变化,党一直在尊重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统一中建设优良文风.优良文风建设,既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还需要遵循新闻与宣传的自身规律.建设优良文风,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文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2.
新闻文风属于社会风尚,而不是指个人风格,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从新闻文风所蕴涵的受众和文本的关系出发,中共确立的新闻文风具有明显的话语属性.作为话语的新闻文风,建构着当下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重要的着力点.以运动模式解决文风问题具有局限生,从话语的角度出发,新闻文风要回归对话的本质,才可能自然解决.  相似文献   

13.
皇帝文书是行使皇权的工具,文风强调"庄而且简".本文梳理了明代不同时期皇帝文书文风的形成与演变.肯定了明代早期皇帝文书简洁朴实的文风,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文风渐颓的原因,指出文风乃制体之表,明代中后期文风竞饰浮词的现象,是明代中后期政治败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优良文风历来是新闻界所倡导的,中国新闻奖即是倡导好文风的体现.文风表现为形式,又不止于形式,文风的背后是观念,是作风.文风要平实,作风必然要求求真务实.电视新闻以视觉形象见长,却也容易耽于画面.有些电视记者追求表面热闹,关注细枝末节,却无力把握整体,因此尽管有着看似生动的画面,报道却浅尝辄止,这显然不是好文风.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样的文风?这是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以及今后的新闻实践中。永远需要新闻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文风需要“短实新”、文风需要“接地气”、文风需要“有温度”。文风还需要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需要鉴他山之石,不断扬长补短……请看新闻人及业界专家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董奎 《新闻三昧》2006,(7):14-14
改进文风,对每一名企业宣传工作者,特别是企业报的采编人员来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必须苦练“内功”。一要苦练思想境界的内功。把改进文风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即思考如何“为文”,更要想如何“为人”。文章是思想之舟,文风是精神世界的外化。很难想象,一个思想境界不高的人,能够具备好的文风。因此,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既是改进文风的内在要求,也是改进文风的根本动力。思想深则文风醇,境界高则文风美。党的新闻工作者随时要做到心中有党性、胸中有群众,自觉视人民利益为至高至上。时刻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下决心“改进会风和文风”。作风与文风紧密相联,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在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党报要增加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必须有好的文风。目前,新闻宣传在文风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克服?好文风从何而来?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抓好作风,改进文风”,希望引起大家对新闻文风问题的重视和思考。这里选发的7篇文章有一定代表性,既有媒体的经验介绍,又有一线记者的心得体会,所述所论中,不乏“亮点”闪现,像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记者高艾苏所说的改进文风要在采写方面“至人所未至,想人所未想”,就是对作风与文风相互关系精当、形象的概述。有好的作风才会有好的文风,其间道理并不深奥,现在要紧的是从我做起,从每一步扎扎实实的改进做起。  相似文献   

18.
对一份报纸而言,文风是思想的表现、精神气质的外化.对一个时代而言,文风既忠实地呈现社会样貌的烙印,更为重要的,它也参与塑造时代性.所以,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新闻界讨论文风问题,是基于某种内在本质的要求.文风问题重要,但并非深奥玄妙.从道与术两个方面,可做一些分析. 文风之"道"无他尊重新闻规律而已 好的文风,并无一定之规,应该倡导多元.但好的文风必定遵从一个纲领——尊重新闻规律.这个规律之下,自然会呈现多元之美,这就是"纲举目张",也是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媒体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主流媒体受到巨大冲击.面对当前环境,提升主流媒体“三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是关键.下面,笔者从新闻文风的独特性、背后的受众观及其与主流媒体“三力”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改进新闻文风,提升主流媒体“三力”. 新闻文风的话语独特性 “文风”与“文体”“文气”等词相似,一般指文章的写作风格.它的形成受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作者思想等条件影响,新闻文风则是指新闻作品的文风.我国新闻作品除承担传递信息的职能外,还承担舆论宣传的职能.因此,我国新闻文风除了适应新闻传播本身的规律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邓绍根  郭慧玲 《当代传播》2021,(4):11-16,26
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文风百年史是一部从成长到成熟的不断完善的建设史、探索史.它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反对文言八股发展为反对"党八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新文风、反对受极"左"思想的不良文风和"帮八股",经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反对"长、空、假"的"新八股",最终发展到新时代的"短、实、新"的清新文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新闻宣传文风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主题,而结合中国国情、贴合时代特色、符合群众味口是不同时期新闻宣传文风建设的重要目标;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宣传文风思想则对各个时期的文风建设思路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