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合作行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合作行为概述  合作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 ,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所谓合作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 ,以促进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1] 与合作行为相对的是竞争行为 ,竞争则是指希望超过他人而获得承认。早期的研究中 ,该领域只涉及合作与竞争两种变量。Knight&Kagan(1981)引进了一个新变量———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向个人目标挑战 ,不影响他人行为 ,同时也不受他人行为的影响。合作行为及相关的概念最初是从经济学领域借用过来的 ,近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贿略行为的滋生蔓延,也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党和国家的正常活动,败坏着党和国家机关的声誉,阻碍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其社会危害性是无法估量的。为此,本文分四个方面对贿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了剖析,以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防范制约机制,顾制贿赂行为的继续蔓延,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亲社会行为是个性社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认知学派从发展角度对此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介绍这一研究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并分析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发展特点以及决策过程,无疑,能为儿童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卢燕秋 《云南教育》2008,(19):44-45
荀子曾提出:“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适应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和人际关系的人。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很薄弱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独生子女教育在幼儿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选取被试(有效样本633名),运用自编量表《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问卷》进行调查,探究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类型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校高职生的学校社会行为有三种类型,即亲社会行为、社会退缩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第二,我校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点:学校社会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退缩行为无显著性别差异、无显著学制差异、无显著独生子女差异,反社会行为有非常显著性别差异、显著学制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学校应该消减高职生的反社会行为,引导高职生的社会退缩行为,培养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宽恕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探讨宽恕的内涵及特征,区分与宽恕相关的概念,分析宽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以期对宽恕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使宽恕在人际交往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改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普通公民的捐赠行为已成为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宏观社会背景下分析公民的个人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会对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采用中国公民公益行为全国抽样调查中的相关数据,依据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社区居住时间、生活幸福感、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社区服务等变量后,居民的捐款行为会受到其个人社会资本存量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两方面的社会资本对于人们捐款行为有正向作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更多的居民,其捐款的优势更高;随着居民社会信任得分(包含信任社区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帮助社区里的其他人三个方面)的增加,其捐款优势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在外部性与机会主义行为下,企业的逐利行为会损害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利益。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逐利行为与社会责任行为之间既可能相容又可能冲突。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企业倾向于损害其他组织或个人,社会公众倾向于损害企业。合理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权利,而与此权利对应的责任是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可避免的"损人利己"行为,减轻不可避免的"损人利己"行为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欺骗是涉及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维持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行为。以往,儿童欺骗行为通常作为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一个指标:在心理研究中,欺骗行为是作为探测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一个范式。整合心理理论与道德认知两方面的研究,考察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安慰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家长和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树立良好的行为学习榜样,对幼儿的安慰行为保持敏感并给予引导和强化.  相似文献   

11.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父母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量研究也表明,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方面地接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气质、问题行为及其他心理病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与父母建立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攻击行为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不仅未成年人易于为之,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人更甚,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诸如杀人、伤害等恶果。近年来,由于社会互动过程中攻击行为发生频率的不断上升,更增加了研究这一课题的迫切性。在这里,笔者拟探讨成人的攻击行为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并为现代社会成人攻击行为的矫正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的内在结构性风险,导致已有的借助技术、法律、道德以及日常控制等实现的社会控制方式,在应用于青少年网络行为控制时,面临一种悖论或失效的处境。消除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通过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共同治理、网络素养教育、需要满足场域转移等措施和方法,构建网络行为的社会时空边界,将网络行为风险控制在安全的时空边界以内。  相似文献   

14.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民工迁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视角来研究农民工的迁移和流动行为运用地比较成熟,它对农民工迁移者迁移信息的收集、迁移决策的作出、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在城市的现代化背景环境下的生存乃至发展都有着较好的解释与运用。本文在关于农民工迁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回顾了有关于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网络在农民工迁移过程中发挥着一系列持续、稳定、有效的作用。通过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迁移前的支持作用分析以及农民工迁移后社会网络的主动建构两个主要部分来说明社会网络之于农民工迁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弊行为禁而不止已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现象 ,本文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要注重加强全社会性的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 ,进一步净化党内风气、社会风气、学校风气和家庭风气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润以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参与慈善活动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中国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步也较晚,所以必须不断地从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和慈善组织的角度促进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要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全面培养少年儿童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谢洋 《青年教师》2005,(7):50-50
你在生活中感受到足够的尊重和爱了吗?哪些不尊重人的行为最让你感到不快和愤怒?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化联合进行的调查中,“看不起有身体缺陷或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人”被公众视为对人最大的不尊重。该项调查开始于11月16日中午12时.到18日中午12时记截稿时,共收到投票17562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青少年偏离行为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1)理性教诲与感性体验失调,造成认知偏离;(2)超前消费,吃喝玩乐;(3)酗酒赌博;(4)不求上进,舞弊严重;(5)道德意识淡漠,损人利己.青少年偏离行为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因素,又有个体的主观因素.要矫正青少年的社会偏离行为,既要不断提高个体的自身素质,又要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陈璟  李红 《教育探索》2006,(11):102-103
责任行为是道德行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一种需要自我动机和自我导向的道德行为,而不是依靠外部监督与奖惩而被动遵从规则的结果。道德情绪(移情、内疚和羞愧等)与社会认知能力(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做出积极道德推理、按道德推理做出行为决策、按道德信念与意向行事等)在责任行为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