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怎么回事?答:"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玩弄的宪政骗局,目的是给其法西斯统治蒙上一块民主的遮羞布."五五宪草"是国民党政府1936年5月5日公布的一个宪法草案.当时的情况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蒋介石集团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在1932年2月的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于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于是1933年1月,国民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1946年完成的“制宪国大”代表选举,是中国历史上实行普选的创始之举。选举的实施依据是以孙中山思想为基础,经反复修订而成的《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据《选举法》规定,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划分为地域、职业和特种三类名目,同时并举。在“国大”代表实际选举过程中,出现了无视民众、选举舞弊、强选贿选等恶劣现象。选举结果遭到共产党方面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的联合抵制。从总体上看,1946年“制宪国大”的代表选举是国民党一党控制的非正常选举,其本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工具。但这次选举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其所采用的选举方式,符合民主选举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3.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自重庆还都南京。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7月3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议决定召开国民大会。11月15日,国民大会开幕。大会制定和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此即所谓“制宪国大”。1947年4月,国民党又上演了国民政府“改组”的闹剧。本文拟就国民大会的由来、“制宪国大”的召开、国民政府的“改组”,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4.
文学述"道"、表"意",但必须经过"象"的中介。作为文学特质的"象"与图像之"像"之间同中有异。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中的"像"元素与日俱增。文学的无形之"象"被大量改编成了有形之"像"。从无形之象到有形之像、再到符号之像,精神的因素逐渐减弱,主体重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艺术的美就是要把无形的"情"和"意"变成有形的"景"和"象"表现出来.诗歌创作是要把人的精神和情感这种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而诗歌欣赏则要从有形的景象和景物中发掘其无形的精神和意蕴.辛词精致与豪迈的融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浑然天成,<青玉案·元夕>充分显示了辛词雄深雅健、才情富艳、兴寄颇深的艺术特色和独到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6.
“无形”与“有形”是一对矛盾,“无形”化“有形”是一种艺术境界。绘画和写作中很多难写之物、难状之景,通常都是将无形之物作有形描绘。在前面的文章中,作者曾举了老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中职生是一个"活泼有余,(学习)能力不足"的群体。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家庭学校的引导,她们会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毫无方向又无所适从,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有约束。约束分为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对学校教育而言,有形约束就是学校的"明文规定",即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让"有形约束"落地,除了严格贯彻学校规章制度,还要借助无形约束之手。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如何挥舞"无形约束"之手来让"有形约束"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8.
1948年第一届国民大会中,修改宪法问题一度成为大会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民党、民社党、青年党三党经过激烈争论,最终以妥协通过《动员戡乱临时条款》而告终。本文通过还原此次国民大会中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争论,以揭示国民党内部以及国民党与民社青年两党之间由此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对其独创的国民大会之构想与制度,散见于各相关著作与演讲稿中,就其零散的论述整合、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山对国民大会主张之原貌,分析影响孙中山关于国民大会设计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势",经常和"形"相对应,形是指有形之物或直接而有形的力,势是一种无形的但力量更加威猛的能量。缸中水有形无势,水若得势,即排山倒海,形成浩浩荡荡的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