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面对西方,王国维选择了西方哲学研究;他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希望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灵问题,但以失望告终。王国维讷于言,少以“文”直接抒发精神苦闷;反而,他的诗,则曲折的寄寓了他的心迹。通过对王国维前期诗歌的解读,可分析其心陷绝望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由悲剧观、境界说、南北文学论等构建成的王国维的诗学思想,以及蕴含其中的实证精神、历史理性精神,都是中外诗学对话的结果。其对话方式是立体性的,具体表现为浅、中、深三个层次。正是凭借这种立体性、多层次“对话”的学术话语方式,使王国维奠定了自己作为中国现代诗学开山的历史地位,他的成就尤其是他所采取的话语方式,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是运用西方美学理论评论《红楼梦》的第一人,其悲剧理论的基础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美学观。王国维通过“解脱说”,“优美、壮美说”,“三种悲剧说”,深刻剖析了《红楼梦》的关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5.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6.
在领悟知识无法解决人生痛苦的同时,王国维把西方现代哲学在罢黜理性本体之后求助于审美本体的运思方向揭示出来。这可以看作是王氏早年由哲学移情于文学,同时也是他明确区分开“诗”“词”之功能的原因。但由于在他的诗学结构中还存在着与“诗人之诗”(词)相对立的充满了现实忧患的“学人之诗”(诗),因而他不可能把这种区分坚持到底并坚守审美主义者必须遵守的第一原则。王国维的悲剧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西方哲学不断吞剥着他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的历史理性,另一方面这种历史理性却又直接毁灭了他从文学中求慰藉之审美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和急剧变革时期的王国维,是位饱受传统化濡化而又受西方化洗礼的一代国学大师。时势巨变的刺激,对“可爱”与“可信”之统一的企求,儒的道德化灵魂的召唤,使他的学术研究最终走向返经信古,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在王国维的心目中,殷周的德治化是“可爱”的,通过考证也是历史的真实,因而是“可信”的。这样,王国维通过回归传统,寻找到了化的认同感,在主观上获得了有生慰藉。但理想与现实终究并非一回事,王国维孜孜以求的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结合中西哲学和文艺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套悲剧理论。王国维悲剧理论的三个命题分别是关于悲剧的起源和本质的“生活之欲”说,关于悲剧的价值和效用的“解脱”说,以厦关于悲剧的美感属性的“壮美”说。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悲剧概念从柏拉图最先涉及,亚里斯多德系统阐述到近代,一直是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演变发展也是源远流长的.而在中国则不同,除了近代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提到悲剧概念以外,中国一直没有出现“悲剧”的概念,而中国诗学关于悲剧观念的历史演变,正如中国古代其它文论一样,是散见在各种伦理、文学、史学的著作中的.孔子最先提出“怨”的审美范畴,继之有“愤”、“不平则鸣”、“想而必怒”等说法,虽没有明确的“悲剧”概念,但其内涵的发展则是一脉相承的.通过考察中西方悲剧观念的历史流变,我们是否会对各…  相似文献   

10.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出入说”,各家向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从王国维的悲剧观角度重新阐释他的“出入说”,论证这两个方面的紧密相关性,寻求蕴涵在其“出入说”中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悲剧是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效果是审美的解脱,以及揭示《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和独具的美学思想等三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为今天的美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与庄子有深刻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在王国维在其文章中直接袭用《庄子》的语言以成其文化肌理,还表现在其诗词经常化用《庄子》语汇所呈现出的庄子式的"逍遥"理想,而庄子"无用之用"的观念也在王国维这里滋生了价值评判功能,为其建构现代学理提供了借鉴。这些事实上的关系乃是庄子在王国维这里切入现代文化语境,参与现代文化建设之的据。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的悲观哲学,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他前期以世界性的眼光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引入我国,并将悲观主义哲思渗透在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他善于以严谨而又开放的态度去挖掘中国生命文化中隐含的悲观之义,以赤子的情怀承受由悲剧带来的苦难,并阐释了欲望与痛苦之不可摆脱。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在其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对悲剧观念的一次整合。本文试从理论底色、思维方式以及最终之道三个方面,来探清《红楼梦评论》中悲剧观念的理论脉络,以使得王国维先生悲剧观念整体的构架得以清晰。  相似文献   

15.
夏中义站在人本立场,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为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建立了"忧生诗学"的体系。在本体论层面,他以"忧生诗学"贯穿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在方法论层面,他既吸收了影响研究的合理内核,又将其上升到发生学研究的层面,分析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思想的深层次原因。这种研究理路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把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接受视为被动消极接受的弊端。其实,王国维的思想一直纠结在"忧世"和"忧生"之间,到最后终于向二者告别。仅用"忧生诗学"概括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不能说明其诗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纪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考察这篇有关国民性话语的早期文本,是为了显现国民性赖以呈现的特殊语境,以暴露它的混杂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王国维所提出的国人之精神是“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是缺乏悲剧精神的,恰与西方文化构成对立的二元,而实际上他又通过对《红楼梦》及《窦娥冤》、《赵氏孤儿》这些可与世界悲剧相媲美的作品的充分肯定,在不经意中打破了这一中西二元对立的绝对论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校辑本《张子野词》是尚未引起学界关注的词学文献,本文首先揭橥其文献特征和流播过程,并对其校词的特色、存在的误区等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探讨《张子野词》对王国维词学建构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分析王国维探讨张先词时对“境界”说的体认,随后探析王国维并不特别看重张先词的原因,并以此为例探讨其论词标准.最后讨论王国维在创作方面对张先词的潜在接受.  相似文献   

18.
近代学者王国维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来剖析中国古典丈论,从而使中国文论步上了现代丈论的发展之路。本文旨在从其《红楼梦评论》中关于叔本华悲剧理论的运用与(认间词话》中对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改造与具体内涵的阐释来简要论述他的丈艺美学观,作为认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