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考试到评价",是近年来我国教育考试改革与研究领域里提出的新课题.它既呼应了国上考试研究的发展趋势,又对我国教育考试改革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评价实践,以实例证明"从考试到评价"是必要的、可行的.要实现"从考试过渡到评价",改变陈旧的考试观念是前提,完善考试数据分析是基础,形成正确的考试价值取向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0):27-28
语文考试有其本身的规律,我们应该合理掌握"少教"与"多得"之间的关系,作文技巧少教,注重阅读层面的多得,考试便能得心应手;现代文学作品"少教",力争在文言文层面"多得",便直指考试"七寸";课堂之上答题练习的内容"少教",力争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多得",学生的考试便多了几分保障。"少即是多"是芬兰教育的解码,也是轻松考试的旨归。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其第一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就体现为"以生为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内涵.考试与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存在弊端,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必须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完善学分制,保障学生教育自主权,树立多元的教育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考试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培养选拔人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公民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因此,教育考试机构文化建设就很有必要。本文从融入"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的宗旨,传递"正能量",彰显"依法治考"等方面对构建教育考试机构文化进行了切合工作实际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俄罗斯高考弊端,普京上台伊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考试由"分散"走向"统一",考试科目由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决定,更好地衔接了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宽厚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的学生。我国相应时期高考却正由"统一"走向"分散",自主招考日益显露的弊端和简单的文理分科,在与俄罗斯以上两项高考改革相比下,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以前曾向其学习过的"苏联老大哥"。还中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打造中国特色"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与考试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它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教育评价与考试的"主体单一""模式单一""指标单一""理论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导致非人本、不科学、难公正、欠合理等诸多积弊,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以致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说:"考试不改,教育难兴。"第三方教育评价与考试,是舶来品,它肇始于西方。从大约公元前400年至19世纪末叶,这在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曾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深层原因植根于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将体育引入考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考试是当下学校教育最重视的、也是唯一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动用"考试法宝"去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只能说明问题有多严重。更值得思  相似文献   

8.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已成了一种时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大力提倡所谓"快乐学习"、快乐考试.一些学校期末测试时就进行了"快乐考试",据有关报道说这是一种"无考试时间、无固定考场、无标准答案"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再害怕考试,而是像平常学习一样轻松"应试".  相似文献   

9.
<正>正如刘海峰教授所说,1977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新开端,也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同时也是中国教育考试、选拔人才步入正轨的标志~([1])。高考不仅是我国教育考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决定万千学子命运的"一道坎、一扇门"。是"坎"还是"门",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国家教育制度是否完善、教育政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8,(10)
韩国政府为缓解学生升入初中和高中考试竞争日趋激烈问题,推广"放学后的学校",即"课外学校"教育。"课外学校"教育的实质就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课外辅导教育,最大  相似文献   

11.
最近突然发现周围很多人在议论"教育简单得只剩下考试了"这一话题,并且质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只管教学,不做教育,就知道将考试当作自己的武器"。很显然,这是把属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普遍问题加到了我们的一线教师身上,认为他们是想当然的"应试教育"缔造者。教育只剩下"考试",到底谁之责?这好像是一个不简单的命题。提出这个疑问后,我就感觉到了教育的责任与沉重。  相似文献   

12.
适应创新教育改革成人教育考试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人教育是服务于国家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成人教育的地位日渐突出.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和在校高等学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考试历来是教育的"指挥棒",只要有考试存在,它的"指挥棒"功能就不会消失,现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概莫能外.笔者认为,从"考试"环节入手研究成人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通过改革考试方式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素质教育的转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一些地区幼升小"超常"和"特长"考试十分火爆。动辄数千人的考试,不仅令社会各界为之瞠目,更与有关部门的三令五申大开玩笑:你不许提前录取,我偏就公开测试。其实,办超常教育没有什么不正常,它既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纳教育的一部分。超常教育世界各国皆有,但大多波澜不惊,为何我国这般轰轰烈烈,以致40人左右的学额2000多人争取?看来问题还在于我们把超常教育办得"不正常",一些人将超常教育视为少数人专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超常教育,欧美国家称之为"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其本质是因材施教。在我国,无论面对的是"天才",还是"智障",因材施教都不应该变成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机会均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是要将教育改得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必须处理好对原来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改仍然有接受式学习,仍然离不开测验与考试,仍然要研究教学模式;只有准确把握好"度",防止"过"或"不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入学教育"网考",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传统意义的笔试模式,有机地转换为上机模式的新型入学教育考试方法。可实时更新的考试题库、随机出题的考试形式、现场打分的考试制度、可持续周期性考核的特点等,都将作为入学教育考试中的里程碑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的习惯,如果在离开学校后就逐渐消失,则不成其为"习惯",以应试教学为目的培养出的"习惯",在考试结束之后就会弱化、消失,偶有遗留,则只能是功利的心。学校和家庭为对付考试而诱导、训练出的"习惯",只能算是一种"应急反应",而当"信号"消失后,这种反应能力也就退化消失。非功利的教育教学,能比较清晰地对学生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考试作弊可分为传统作弊形式和高科技作弊形式,求不挂科、求得高分、求心理平衡、求仁求义以及宽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不合理的"惩罚"机制、"睁只眼闭只眼"的监考风格是其主要原因。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会扭曲考生人格、挑战社会规范、破坏考试功能,还深刻影响学风建设、损害教育公平、拉低教育质量。细化以大学生、辅导员、命题老师、考务工作者、监考老师为重点的"人防",强化以考场优化、增设监控、使用身份验证系统等高新软件和器材为重点的"物防",推进诚信社会的构建以及深化教育教学相关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薛原 《辽宁教育》2013,(2X):18-18
<正>曾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深层原因植根于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将体育引入考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考试是当下学校教育最重视的、也是唯一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动用"考试法宝"去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只能说明问题有多严重。更值得思考的是,体育考试能在多大程度上撬动现实?体育对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院校考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教育考试中普遍存在着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高职教育的考试方法改革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考试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并且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施行"考教分矗",选择合理、科学和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20.
阳宗 《甘肃教育》2014,(12):15-15
正考试就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应试者进行知识水平鉴定的方法,它之于教育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日前,湖北荆州某学校将考场布置在学校的一片小树林里,引发了教育界的讨论。针对此事,在众多的评论者中,有人认为树林做考场防抄袭是"矫枉过正",有人认为其折射出师生间的"信任危机",还有人认为树林考试难以"树人",但有人认为树林考试很正常,不必过分关注。探究树林考试背后的深意,笔者窃以为,既然进行树林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