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课中行为差生的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中的行为差生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对上体育课抱有厌恶态度的学生。其表现如下:1.其情绪和态度不仅失去了运动的意愿和热情,而且拒绝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学习;2.不想通过运动或体育课加深与朋友和教师的感情;3.总是认为自己不行;4.性格内向、不爱动,在运动中缺乏坚持性、开放性。这些学生一般都技能较差,竞争精神不强烈。“行为差生”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家庭因素家庭对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家中也有相当丰富的体育话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在体育教学中,纪律差生的“越轨”行为往往使教师十分挠头,有时甚至使教学中断。因此努力从纪律差生的心理因素寻找违反纪律的原因有利于教师从实际出发,针对差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与学习措施。本文力图从揭示差生的个性差异入手,探索他们个性差异的心理特征趋向,以及与体育教学实施特点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研究的方法1、用观察、询问法从本市10所中学中确定76名一贯不遵守纪律的学生。2、用问卷、填表法,分别对76名纪律差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调查研究。3、召开任课教师、班主任、纪律差生和家长座谈会,用教学经验总结法总结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对"体弱型差生"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体弱型差生是指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差的学生。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弱型差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由于身体素质差,很多教学内容难以完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课中练习不积极,经常借故逃避练习,甚至旷课,对体育课、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怎样对此类差生进行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要坚定对学生的信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时流露出对学生的爱抚和感情,从而使学生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我们体育教师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体质、素质、技术和技能较差,甚至难以达标的所谓“体育差生”.面对这些“差生”我们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5.
转化“差生”四步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要转变差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步,加强对差生进行体育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离开良好的身体条件作基础,任何理想只能是“七彩的肥皂泡”;同时,教师对差生还要有殷切地期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好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步,教师对差生要多种途径地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造成成绩差的原因,区别对待。造成成绩差的原因一般分为:1、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有动作外形,但达不到应有的强度。2,思想的误区。认为体育锻炼无所谓,只要身体强壮,练不练一个…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妨碍学生心理健康现象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不能给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反而有意无意地催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一、轻视——对体育差生心理健康的妨碍体育差生是指完不成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有些教师对他们的轻视,往往发自内心,溢于言表。1.用剥夺、疏远、贬抑和支配等方式伤害学生。体育差生往往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有些教师就无情地剥夺他们比赛、游戏的权利,挖苦、讽刺,贬低他们。如,你胖得像头猪,怎么跑?你的腿像芦柴棒似的…  相似文献   

7.
合作小组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合作小组课堂教学实验的最初阶段,我们曾就若干问题对我校及周边学校的“体育后进生”进行问卷调查。经总结发现,所谓的“体育后进生”包括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体育行为差生;另一种是体育成绩差生。体育行为差生的主要表现有:1)、学生因生活中的原因以及家庭生活的负面效应,造成自身失去对体育运动学习、参与的意愿和热情,拒绝积极地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基础差生在健美操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探讨教师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消除基础差生的心理障碍,做到育体、育心相结合。并指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正面诱导和鼓励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练习手段;注重讲解示范质量;正确运用保护帮助;创造学生成功机会等是克服基础差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反常行为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到最后体育课必然会课不像课,不断影响教学效率,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果教师对此处理得简单、粗暴,那么有可能会触犯"体罚"这个大忌。所以,对反常行为的教育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调研,发现反常行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要注意因材施教,讲究策略。1叛逆行为——任性型1.1任性型的课堂表现有些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趁老师不注意,会溜到其他组里去表现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证了情感对认识活动的作用,特别在教学中,教师以亲切、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差生,让差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在心理上产生对教师亲近、信任感,丛而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体质差生个性差异与体育教学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问题近几年来,一些中学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出现了重理科而轻体育的现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青少年的体质教育,以至造成了在高等学校入学的新生中,有相当数量的体质差生。体质差生在本文是指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水平低下的学生(以下简称差生),不包括伤、病、残的学生。体育教学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体育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实际出发,针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层层考试,分数选拔,一考定终身畸形的教育,突出地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领导和老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能考上重点中学和能上大学的学生身上,对大多数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教师只管教书,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放弃后进生和一般学生,甚至歧视、打击那些升学无望的差生,迫使他们离校。形成差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理念与成功体育教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素质教育与现代教学理念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 ,它作为我国现代教学的特征 ,对我国一般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裴丽娜认为 ,这种影响概括起来是四个核心概念的整体综合 :1 参与参与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应面向全体学生。过去 ,我们教师的关注焦点总是好的学生 ,忽视一般学生。“差生”和一般学生总是得不到理解和锻炼的机会。2 合作教学中的合作是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 ,是人的情感的交换。在教学中 ,应使学…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每班级总有一些学生体育基础差,上体育课情绪低落,心理状态不佳,造成体育成绩难于突破。面临这样的差生,如何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争取差生提高体育成绩呢?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对差生的心理进行了探索,根据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和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以微笑教学,对待差生差生由于体育基础差,体育成绩处于低下,所以心理上存在着自卑感。他们觉得自己天生缺乏竞技技能,跟体育无缘。对这些学生,教师若是动轧讽刺、挖苦、训斥,那么只能是将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各科教学中都应渗透素质教育。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呢?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1)从学科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优生,也有差生。一般来说,老师喜欢化生,肯在他们身上花功夫,而对差生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结果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作为教师,应关心全体学生,以缩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毕永新 《体育师友》2012,35(3):15-16
激励策略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对被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人格。体育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营造课堂气氛,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但学生是一个变化的群体,课前、课中学生违反课堂常规和比赛规则的行为时有发生,教师是视而不见,还是不管不问?笔者认为,体育课中表扬是对学生的教育,批评也是对学生的教育。案例一:按体育课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在校园内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尊重鼓励学生,让不断的成功体验成为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1.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尤其是尊重"差生"。体育教学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那些体质弱、基础薄,运动能力相对差而做不好动作或根本没有胆量尝试的学生。教学时,教师最好采用同质分组把这些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又避免了被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体育差生”一词,或者说称谓,且沿用至今而无人提出异议。笔者查阅了众多的文献也难以追溯这一称谓的起源。倒是发现有多种相类似的提法,诸如“厌学体育学生”、“体育学习困难生”、“体育行为差生”等等。综合起来,这些学生无非是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不符合老师的标准而被鉴定为体育学习方面的差生。这是一种定性的评价,也是一种等级的划分。但造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余暇体育是指学生在上课和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外的时间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深入研究了解学校余暇体育的组织管理现状和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以及影响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是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余暇体育的基础。本课题组通过对深圳、广州、成都、北京等20余所大、中、小学60余名教师、599名学生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和文献研究,对我国学校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状况有了初步认识。1.学生从事余暇体育行为与心理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对我国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行为和心理现状有了初步了解,详见表1、22.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