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据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②出路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__(yan)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面积加在  相似文献   

2.
据联合国估计,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数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 那么,人类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建造"太空岛"的设想,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罗博士提出的.起初,他将自己的设想告诉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师生们在一起进行各种计算,提出了一个实验性小型"太空岛"的设想方案,然后他们逐渐将这一设想具体化.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中,人类在2050年移民火星,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地衣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们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让火星能够适应地球移民生存。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吧,可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正打算这么做,他们希望把地衣移栽到火星上,让地农成为人类移民外星的“先遣部队”。他们最近的实验表明,地衣能够适应严酷的外星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在今年3月举行的"行星科学展望2050研讨会"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一个疯狂的想法:在火星周围设置一个巨大的人工磁气圈,以恢复火星的大气层,使其变得宜居。火星是那么的吸引地球人,为了将火星环境"地球化",即把火星改造成接近地球的可供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家提出了不少设想。1.人造磁气圈火星环境极其恶劣,人类要移民火星必须克服稀  相似文献   

5.
在第11册语文书上有一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课文中说:“即使人类能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又有多少人能移居到火星上呢?”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时间非常接近;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大约是66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于是就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火星适合人类生存,火星上可以建造一个移民基地。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对火星进行近距离手9号”宇宙飞船,在环绕火星飞行时,拍摄了大…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除非我们移民太空,否则,我不认为人类在未来一千年还能幸存下来,因为会有太多意外事故降临到栖身于这颗行星的生命身上。不过我是个乐天派,我相信人类会走出去,找到适合居住的其他世界。"火星就是霍金认为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为了给移民火星做准备,目前一批科学家正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模拟火星生活,寻找挽救地球和生命的办法。模拟太空舱生活一切遵循太空规则  相似文献   

7.
抢鲜报道     
1 移民火星——植物生长先行一步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们相信,在下一个世纪,人类登陆火星,并建立居民点将不再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植物可以在火星上生长。由于火星上地心引力较小,大约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热传导与沉积的过程不同于地球,水的张力也容易散开,这些都对基本生物的存活造成困难。科学家们指出,只要找出动植物体内依赖引力的基因,就可以引用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以适应低引力环境的动植物,为人类最终移民火星逐步创造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学子》2004,(7)
据《新京报》报道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要建立基地就面临一个吃饭问题。据一些科学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在月球上种蔬菜的梦想将变成现实。科学家指出,要解决未来在月球和火星基地工作的宇航员吃到新鲜蔬菜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造太空温室。不久的将来,太空温室可以为宇航员提供满足他们日常需要的蔬菜。科学家们正在地球一些实验室以及加拿大迪温岛和北极圈等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进行温室实验。科学家表示:“如果将来再执行一个为期一年的太空探索任务,宇航员可能会有足够的食品和水。科学家表示,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寻…  相似文献   

9.
最古老的火星陨石 陨石是大自然惠赠人类的太空礼品,因此科学家们常戏称它们为"穷人的空间探测器".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地球上的某些陨石来自火星.其中,有一块名叫艾伦山84001(ALH84001),它在1996年夏季成了举世曙目的科学"明星":一些科学家认为,它首次向人类揭示了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生命寻找着生命",已故美国著名行星科学家卡尔·萨根曾经写道.我们现在或许正处在发现火星生命的边缘,虽然它们很可能仅仅是微生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火星还将成为继月球之后人类踏足的第二颗地球之外的天体  相似文献   

11.
太空土壤     
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真的能到月球或火星上定居,食物的供给不可能依赖于成年累月无休止地从地球往返运送,而指望农作物能在外星球土壤上茁壮成长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解决未来人类在火星或月球上的吃饭问题,必须另谋良策。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并不认为你会遇到“外星人”,他们担心地球微生物或许已经“移民”火星了. “外星怪鱼”的身影 2016年1月,新西兰的一对渔民夫妇,在北岛附近海域捕到了一条外形像蛙又像鸟的怪鱼,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条怪鱼可能是外星生物.这对渔民夫妇将这条怪鱼捐给了威灵顿市的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初步鉴定后认为,“这条怪鱼可能属于襞鱼物种,但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才能确认”.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4.
课题是教材的眼睛,是揭示教学内容的钥匙。妙引课题,有利于学生尽快将浓厚的兴趣注入课堂学习之中,更有利于教师点破教学重点,让师生共同用这钥匙去启开知识大门。本文浅淡几种趣味导入新课法。 (一)悬念法。“地球上人口爆涨,为生物生存带来极大危机。月球是人类最先征服的星球体,科学家们在设想:把地球上的一部分人迁到月球上去,既可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又可开发月球,真是一举两得。究竟月球上能不能使生物生存呢?为啥月球被征服这么久了,人们还不能迁到月球上去?我们来学习《探  相似文献   

15.
张雯  杨涛 《课外阅读》2007,(3):48-49
移民外星是出路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利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到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的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  相似文献   

16.
欧美日科学家计划联合开发月球鉴于月球上引力小和有丰富的矿藏,科学家最近预言,几百年以后月球有可能成为太阳系的工业中心。目前,日美欧科学家正在为未来向月球移民和开发月球而积极开展科学试验工作。最近,科学家聚集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水晶城,讨论人类征服月球的...  相似文献   

17.
险峻的高山深谷、亘古荒凉的峭壁险滩、无边无际的荒漠……这就是美国犹他州科罗拉多高原上最常见的地貌.从飞机上俯瞰,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红色或深褐色的土地,代表着生命的绿色几乎难觅踪迹. 科学家在这块无尽荒凉的土地上,寻找到一处与火星地貌极其相似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火星研究站,为人类移民外星的梦想开始圆梦工作. “地广人稀”是犹他州的代名词,被称作“北美脊梁”的落基山脉自北向南从州内穿过,将犹他州划为东西两半.东边是美国唯一的沙漠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它占据了整个州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没有很多植被覆盖,科罗拉多高原的地质剖面几乎完全裸露,地球年轮清晰可见,是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历史的绝佳场所.不仅如此,连天文学家也对这个沙漠高原青睐有加——这里的地貌与火星表面惊人地相似,火星沙漠研究站让人们提前体验火星的生活,为今后真正进军火星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从而使地球得到充分的开发,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美国和欧洲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最终目的在于研究和开发火星,为人类造福,使火星成为人类移民的新去处。  相似文献   

19.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人类第一次把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地球以外的星球。34年过去了,科学家仍在继续努力,为了使人类的脚步迈得更远,他们将目光瞄向了地球的近邻——距地球1.9亿千米的火星。  相似文献   

20.
哈米 《小学时代》2013,(5):20-23
你觉得人类移民月球可实行吗?要知道,月球的环境比地球恶劣得太多了,而且很多年内也不一定能改造得比地球好,但这并不代表着人类就不能去。我们都是地球的一员,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舟计划"需要人们几十年、上百年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