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赞英雄,抒写历史,形成一种文学的滚滚洪流,国家叙事抵抑个人的浅吟低唱。但由于女性作家偏重阴柔的审美倾向注重内心体验的天性,在国家叙事的洪流中.也难以抑制女性内心的泉流。茹志娟的《百合花》就属于这种女性在国家叙事中的个性化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百合花》作为茹志娟反映战争生活的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其最突出的特点乃在于对战争叙事的个人化书写,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个人化的叙事意图、非宏大的叙事视野、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和感伤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3.
作为“十七年”集体实验范本之一的《红旗谱》,在革命意识形态的指挥棒下,呈现的是一种革命历史化的叙事模式:革命的浪漫激情在历史成长的记忆中被激活;历史成为叙述的“主体”,直接从后台走向前台;英雄这种人格化形象在历史革命化进程中尽情表演和演绎。这种叙事方式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一种确证和体认。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利用图像建构的信息场域编制叙事内容,利用“小叙事”消解宏大叙事方式,利用图像叙事的空间时间化本质虚构叙事语境。进入数字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以数字空间拓展生存场域,以数据资源扩大信息来源,以数字技术更新赋能方式,呈现出“局部拔高、片面美化”的“碎片样态”,“感官刺激、集群欢腾”的“文化镜像”,“算法推荐、私人订制”的“舆论陷阱”等多维表征样态。纠治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的根本之道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筑思想根基;掌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净化舆论环境;构建立体化治理格局,凝聚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5.
<正>叙事是理解历史的强有力的文化工具[1]597。恰当的历史叙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如何构建出恰当的历史叙事,需要在结合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从叙事的内容、结构、意义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为例,探讨叙事在历史单元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叙事即讲故事,它是人类经验的一种合法的、根深蒂固的模式,也是智人从“基因演化”走向“文化演化”,战胜其他人种和动物的主要原因。[1]叙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无处不在,一旦描绘人类行动就有叙事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叙事主义历史哲学逐渐成为历史哲学主流。叙事的复兴与转向思潮为现代历史叙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营养。当下,教学引入历史故事更为频繁,制定评价量表,规范叙事教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抗战小说”是抗战文学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部分。“抗战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和自我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在“抗战小说”丰富的想象和多元的叙述中,也展现着不同的个人命运、家族记忆和民族国家想象。基于此,要讨论的正是1930年代以来我国“抗战小说”基本叙事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其所要揭示的复杂的历史图景和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小说创作推动并且完整地反映了当代新历史主义叙事思潮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首先,这一思潮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舶来品,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即有很多“新”意,结构主义等理论对当代小说叙事观念的影响早就表现在小说写作中;第二,《红高粱家族》明显地反映了由“启蒙历史主义”到“新历史主义”叙事的过渡;第三,作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代表作的《丰乳肥臀》,体现了这类叙事的各种典范的特点与成就;第四,《檀香刑》又重现了鲁迅式的“血的历史”的主题,具有文化反思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因而又可以看成是“重返历史主义”的叙事典范。  相似文献   

9.
《资治通鉴》在叙事、写人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运用多种叙述手法,以情节演绎历史;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为主,结合运用限知视角叙事;“遥体人情,悬想事势”,叙事中融入合理的想象、虚构成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塑造出初具性格的历史人物形象。《资治通鉴》的这些文学表现手法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总是在听故事中长大,人长大后又给自己的小孩讲故事;就人类整体而言,“叙事”是人类早期的话语形式,“叙事”尤其是诗歌叙事、寓言叙事成为理解世界和谈论世界的优先采用的方式。人类历史上广泛使用的神话、史诗、民间故事、叙事诗、占卜与科学事件等等莫不以“叙事”为基本的形式。“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 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研究开始追求“抽象”和“概括”,这导致了近代学术研究包括教育研究对传统“叙事”方式的集体遗忘和集体轻慢,“叙事”只被保留在小  相似文献   

11.
<正>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位居“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素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灵活地运用书信、对话体等叙事技巧创作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中西方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重视语言表达与文学修辞的“叙事”技巧是史家们诠释历史的,几乎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叙事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治史传统。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认为:从故事的形成过程看,历史叙事不是对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件的照搬和机械的模仿,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课堂如果只有宏大叙事,很难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一节生动精彩的历史课应当是会说话的,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出精准的微观刻画,让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活跃在学生心中。历史教育只有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方能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有深度,对历史的解释有厚度,对历史的反思有温度。笔者在与特级教师李惠军的一次“线上互动”中,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进行说课,对“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的契合进行了一番尝试。现试陈其内容如下,祈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李自国 《文教资料》2006,(28):32-33
新历史小说中第一人称是叙述主体虚构出来的历史故事的讲述者,“我”作为叙述人物专司叙述职能而具有叙事功能的意义:在主观“讲述”历史的同时凸现历史叙事的当下感。  相似文献   

14.
在《洼地上的“战役”》里,起初路翎当欲描绘英雄的故事,记载一次抓美军俘虏的战役中,年轻新兵阵亡的故事,但随着叙事进程的展开,却将英雄的故事写成了爱情故事,而且通过叙事技巧产生了几乎颠覆“领导权”的效果.文本如何记载历史?在历史时间、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的拉锯和构设中,如何在叙事话语中潜藏自我的感受和判断?叙事者使用了何种叙事策略,有何叙事意图,从而发出了一种与正史不同的声音?论文立于叙事学角度,从“背离作者的叙事者”、“‘偷窥’的意义——全知全能”、“复调叙事中‘独白’功能”三方面,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进行细读分析,在叙事机杼中探勘些许战壕掩埋着的历史的残垣碎片.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比较的理论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学的争议。本试图梳理学术史上有关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旨在确立二比较的理论基点。论首先分析了“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作指出,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应能为学研究提供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丈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未、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文学者的争议。通过梳理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将能够确立二者比较的理论基点。本文在分析“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者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文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充满叙事。现今“叙事(narrative)”已不再局限于文学、哲学和史学等人文学科当中,诸如心理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也开始谈论起“叙事”。[1]就西方史学理论而言,“叙事”成为一个理论主题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析哲学家们的讨论。他们认为,考察历史学家们提出的历史解释必须考虑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特殊性。[2]这一讨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知道的历史和实际过去的历史之间存在着具有“文本(text)”形态的史书这一并不完全透明的“棱镜”。20世纪末,海登·怀特基于文学批评的视角,认为历史叙事本质上是历史学家创造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历史叙事,除了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还原历史,再现历史。为达到这一目的,司马迁不仅赋予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以鲜活的生命,而且还努力打通“往事”与“来者”之间的历史隧道,刻意营造历史现场感,从而把人们带进特定的历史时空,让人们直观、感性地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司马迁是如何营造历史现场感的呢?纵观《史记》,可作如下几点概括。历史现场感与叙事笔法在司马迁之前,历史叙事主要有两种笔法:一种源于《春秋》,特点是梗概叙事、简言叙事,我们姑且称之为史笔;另一种则主要来源于《左传》,特…  相似文献   

20.
在“平原—国家”的叙事范式中,山地族群长期以来被看作“国家边缘”的族群,故有“文明不上山”一说。通过对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域羌族的社会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看出,羌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生存策略。羌族的社会变迁说明了山地族群的现实需求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山地族群之一的羌族来说,现代文明早已上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