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延军 《记者摇篮》2005,(12):52-52
电视散文是散文与电视艺术品的一种艺术融合。它充分利用电视手段与音响、播音等有机结合.以营造意境为效果,给人以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牟青 《今传媒》2012,(7):141-142
艺术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文学与电视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电视散文这种荧屏艺术,更以语言精致、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节目形态给五彩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甚至使电视艺术的文化品位获得了提升。本文试就余秋雨散文对电视散文的创作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3.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4.
许一婷 《东南传播》2011,(12):156-158
电视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电视散文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也是被电视化的文学散文。它的出现是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绝妙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在文学散文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成功的关键,电视散文也不例外。追求美的意境是电视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和衡量电视散文成功与否的重...  相似文献   

5.
电视散文把文学散文诗性的语言艺术和电视丰富的声画表现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视听表达中.自然地表现出作品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不仅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还使人在不经意间受到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6.
张猛 《记者摇篮》2007,(7):83-84
一、搭好电视散文的艺术骨架要拍摄一个高品位的电视散文作品,首先要选好散文作品,这是制作好的电视散文的根本,为电视散文构建一个良好的骨架。  相似文献   

7.
电视散文是电视文艺中的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简单地说,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文字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散文集电视和文学之长处,传达给电视观众一个声画结合的场信息量,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即电视化了的散文。电视是它的外化手段、它的二度创作。离开“电视”这一载体,电视散文也就不复存在。综观电视散文的创作,屡有误区存在。许多创作者无法分辨电视散文与电视专题的差异与区别,将电视散文拍得像一部专题片,失去了电视散文所特有的空间感、诗性、设计性与故事性,将很有韵味的电视散文搞得寡淡无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代维利 《声屏世界》2016,(10):39-40
电视散文把文学与电视相结合,它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以优美的语言、 隽永的意境、 精湛的音画和丰富的内涵给亮丽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本文以近年来笔者主创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例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文学的出现为电视文艺百花园增添了诱人的色彩,而电视散文作为电视文学的一个品种,更以它独特的魅力而受到电视工作者和电视观众的喜爱。前不久,看了电视散文《小路曲曲弯弯》,颇受感动。一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的柳小丫形象;二是作品向我们提出了儿童辍学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编导运用电视手段和散文的文本有机结合,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电视散文《小路曲曲弯弯》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以小主人公柳小丫的视角反映了她辍学的前前后后。“故事”很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但柳小丫的命运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随着她命…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散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那么究竟什么是电视散文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文学作品的视听表现。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电视散文则是将散文作品用电视的手段表现出来,既不失散文的特质,又具有电视的各种属性,两者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电视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电视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电视散文必须在理解电视文学的基础之上。但当前对电视散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文本主导论层次。文章通过对电视 散文作品的具体分析,认为电视散文不是散文的屏幕再现,而是用电视手段表现传统散文的美学意境和风格,是一次全新的电视文艺创 作。  相似文献   

13.
郭小兵 《视听界》2006,(4):100-101
画面在电视散文创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将电视散文的画面叙事性和抒情性完美结合起来,取得理想中的具有美感的气质呢?一些技巧是必须掌握和合理运用的。画面的经营通常应该考虑两个环节:摄像和后期。从操作层面来说,一个片子的拍摄首先是从摄像机的选择开始的。电视散文的画面要求通常较高。清晰度、色彩还原、宽容度、细节等这种硬技术指标靠使用者的主观努力是无法有根本性改变的,只能靠摄像机本身的性能决定,所以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高指标的摄像机,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数字BETA甚至高清设备之类的,一般都有很不错的技术性能,可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视文学作品以其清新高雅的艺术格调.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情结的电视观众,同时,也为广大电视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艺术平台。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电视报告文学等,是电视文学作品创作中常见的体裁。那么,如何制作出雅俗共赏的电视文学作品,是电视文学从业者和电视文学爱好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经验,认为电视文学作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即:艺术真实、富含哲理、富有故事性。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电视文学作品才能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散文是电视与散文的结合物,它是一种通过电视荧屏来表达和传递散文意境的一种电视文学形式;其主要以抒情和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手段,并且通过电视屏幕的声、画等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电视散文意境。通俗地说,电视散文其实就是文学样式的电视化,通过电视的独特艺术手段来营造出散文的气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16.
安洁 《青年记者》2004,(3):46-46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绚目或引人沉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7.
黄永发 《声屏世界》2007,(10):48-48
电视散文,是利用电视的画面、色彩、光线、构图、动效、配音、音响等综合艺术手段,立体地表现散文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营造全方位的视听效果,从而达到深化散文作品主题的目的。在人们逐渐不习惯坐下来伏案阅读、掩卷沉思的今天,通过电视的声画效果,把优秀的散文作品介绍给广大观众,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暂时远离喧闹和浮躁,  相似文献   

18.
电视散文的意与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舒怀 《视听界》2005,(5):54-55
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可以隐晦点,可以含而不露。电视散文则需要有一针见血的思想力,有一气呵成的感染力。它的思想意义、它的内涵无疑成为了电视散文的灵魂。而这灵魂往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思想价值是电视散文的选材基础。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应当具有比艺术  相似文献   

19.
电视散文这种创作形式在电视荧屏上既是一个新兵,也是一员老兵。说它是老兵.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就出现了它的身影。说它是新兵,是因为这种创作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被人理解,到了90年代,很多电视人意识到挤在狭小创作空间的尴尬,意识到多样化的蓖要,于是电视散文又开始热起米。从那以后,这种创作形式逐渐发展、丰富,各种题材、各种拍摄手法应运而生,直至今天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开花结果,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供电视同仁品评、研讨。但是电视散文怎么选题,如何拍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谈谈电视散文。  相似文献   

20.
虽然电视散文由创作到定型的过程日趋成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也传播开来,但是一部好的电视散文必须要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随着非线性制作手段的流行与应用,电视散文的再创作过程就有了更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就《飘去的音符》、《穿旗袍的感觉》、《缠绵悱恻属沈园》这三部电视散文的创作感受浅谈这种题材在色彩、转场以及节奏方面的剪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