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微型化写作教学是指把写作教学中的片段训练和单项训练进行整合的一种写作教学手段。通过对微型化写作教学在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微型化写作教学要采用“学写互动”“以评促写”“以写促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趋向重在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改革,改变那种只局限于课本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或只使用各种资料上的作文题的程式化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那样只能使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熄灭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何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中,教师思维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写作空间。要突破写真实和“有意义”的观念束缚;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同行,生成语感;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触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批改、讲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 一、想到位 想到,就是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想到,是写作前提;只有想到,才能更好地写作。想到,就是写人时能想到要写什么人,写事时能想到写什么事,写情感时能想到那是什么感受。想到位,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行扩展思维的训练。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信息,从而为“想清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根据“以写促学”的写作理念及“过程写作法”的教学原则,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改革。采取“以听导写-以说带写-以读促写-以译帮写”等一系列互促改革措施,通过自由写作拓展学生写作思路,采用过程写作法加强写作过程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6.
“读后感”是属于义论文范畴的一种重要文体,写作难度大于一般性议论文,也是初中学生较难把握和写好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写作“读后感”的三字思维途径,即“读”,“思”和“联”,它对于中学生写好“读后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搭建写作支架,能让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从封闭、静止走向开放、动态,从孤立走向融合。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支架主要有内容支架、技巧支架、互动支架和评价支架。借助英语写作支架,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有“材”可依、有“法”可依、有“情”可依、有“行”可依。搭建英语写作支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陈伟 《现代语文》2006,(2):113-114
在读写听说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到最难的是写,也最害怕写。因此,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着力在“兴趣”二字上下功夫,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构建了“兴趣作文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金荣励 《现代语文》2006,(8):120-12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在教学上付出很多,然而收获并不大,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将写作视为畏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从“厌写”拉到“爱写”这一方,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行动。这是中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入手,论述了初中作文教学“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兵 《中学文科》2005,(8):57-58
中学写作教学内容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为主,散文的写作指导常被忽视。据统计,考场优秀作文中散文约占50%,平时文体不限的作文也有很多学生写散文,可见,学生对散文“情有独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散文教学,而应该加强散文写作的指导,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指导。进行散文的写作指导,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学科教育》2004,(2):15-19
当代写作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清理和反思:要正确认识写作教学的价值;要实现由“重轻言”向“重言轻”的重心转移;要关注儿童的言说方式和童年经验,让写作成为心灵成长的档案;要认真审视和高度重视作与育人的关系;要更新作的评价观;敦师要学会享受学生作并在学生作中成长;教师写“下水作”的价值功能需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借助刘雪倩老师“演、说、写”作文思维训练模式.结合一节作文课的教学,本文就如何面对各种层次的学生“搭建个性的平台,激活写作的个性”的现实意义、教学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庞蕾 《河南教育》2004,(12):35-35
教育部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教改思路。当前,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中学写作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构建一套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一、强调“自我”意识,优化写作教学的观念写作教学应强调“自我”意识,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写出独到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真我”出发,领悟“我手写我心”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加强作文与做人的相互联系,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鼓励学生用坦诚的心显露自己的个性、审美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朱杏清 《广西教育》2012,(29):38-38
内容缺乏新意、叙述乏味是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怎样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文,不仅体现写作的过程与结果,更体现思维的过程与结果。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开阔的程度具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两多”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变得更加开阔,让学生领略到写出精彩作文的妙处。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初中生最为头痛的事情,也是教师最为困惑的事。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有这样一个“怪圈”:布置题目——教师点拨——学生写——教师批改——课堂讲评,但这样的训练究竟有多少效果呢?我们能从学生写作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中可见效果如何,同时也能发现这样一个“怪圈”,同学之间说话流畅,思维清晰,反映在写作上却不尽人意,如何做到“言为心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把口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以“说”促写,以“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三个环节:一说、二评、三写。  相似文献   

17.
崔峦先生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的确,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一、“下水知冷暖”老师不写下水文,怎知学生写作的困难。许多老师在写“下水文”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你的“难”也是学生的痛苦啊!写一写同一主题的文章,你就知道指导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取材、  相似文献   

18.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9.
范文是文秘写作教与学沟通的媒介与桥梁.通过大量范文的选择与应用,可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得法,“规范”有据,“提高”有望,可以说范文是文秘写作教学的物质基础.范文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写作兴趣;陶冶学生性情,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摸索写作规律,学习和掌握各种写作方法。运用范文方法可以文助写,以文带写,以文促写。  相似文献   

20.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