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栋 《报刊之友》2011,(1):26-28
2010年,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年、变革年和创新年。后危机时代,传媒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急先锋。广电业更是风起云涌,内容、技术、市场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一年,3D技术革新迅猛,影视资本融合加剧,影视形态发展多元,广播发展生生不息。回首2010年,展望2011年,中国广电业从创新出发,从发展起步,绘制了一幅内容、技术、市场齐头并进的华丽画卷。  相似文献   

2.
构建影视传媒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影视传媒艺术类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影视传媒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影视传媒艺术类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背景出发,阐述影视传媒艺术类院校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主要对策,探讨如何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将创新教育融入影视传媒人才教育中,从而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影视传媒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可能,为增强我国影视产业和影视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建设中国特色主流文化的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影视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的实践追求.媒介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发展,为影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当代主流文化建设,探索影视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卢衍鹏、王冬梅主编的《影视叙事与艺术创新研究》一书,以影视叙述策略和艺术表达为主题,对影视艺术发展态势及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为研究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和主流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董潇潇 《传媒》2016,(15):42-44
网络影视作为生长于互联网的一种视听形态,具有与传统影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自2014年,以网络影视为代表的网生内容发展迅猛,表现为资源、人才、用户快速聚集,数量、质量、成熟度飞速提升,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商业模式频繁创新。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网络影视已经逐步摆脱对传统影视内容的依附、追随状态,开始拥有独特的内容形态和独立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网络影视在发展演变中也不断影响着传统影视行业,重构着我国视听产业的格局,并对相关管理政策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鲁昱晖 《东南传播》2016,(7):153-157
深化发展影视产业、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影视人才的智力保障和全面参与。当前,中国影视教育整体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制约了影视人才有效地持续供给。欧美影视教育的优势是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未来,应该积极探寻以国家支持、教育创新、深化实践为核心的影视人才的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数字     
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发布 1月23日,广电总局印发《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部署了2006年广播影视在舆论导向,宣传创新、安全播出、农村广电影视事业建设、数字化、影视制作产业、扩大对外覆盖和影响、体制机制改革、管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新传媒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每日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使电视剧、电影以及微视频等影视作品的形式实现了创新发展。基于此发展背景,本文首先论述新媒体技术渗透到影视传媒领域,为影视传媒发展起到的推助作用,继续立足于新媒体技术及影视传媒的实际发展情况,深度解析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具体表现,希望能够为关注该话题的人士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27日,我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长沙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在体制创新、进行集团化运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01年,湖南广播影视集团7家电视频道强强联合,发展势头更为强劲。集团董事长魏文彬、总经理曾凡安满怀信心地表示,集团成立后走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是为了打造湖南广播影视“航空母舰”,用5年至10年的时间,使集团成为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具有一流实力的重要媒体集团。满足受众对专业化节目的需求 集团董事长魏文彬强调:组建集团的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影像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影视创新思维的内涵出发,通过对北京地区影视类传媒专业的案例分析,提出微时代影视创新思维与传媒人才素质培养路径,希望能对正快速发展的影视传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6,(2):79-80
2006年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1月5-6门在北京召开。王太华代表总局党组作的题为《继承、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广播影视工作新局面》的讲话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新闻界     
我国首个广播影视集团成立湖南广播影视集团2000年12月27日在长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我国出现16家报业集团后,国内正式成立的首个广播影视集团。这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在“体制创新”、进行集团化运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  相似文献   

12.
《东南传播》2011,(7):F0002-F0002
2011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立足频道实际,结合福建省广电中心大楼新办公区和演播室的启用,着跟发展,练好内功,狠抓节目创新、  相似文献   

13.
崔友 《东南传播》2021,(1):47-49
曾经的台湾影视作品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但经历短暂辉煌后却脚步停滞,近年来,台湾影视产业逐渐呈复苏态势。本文以台湾影视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为线,从灿烂时期的台湾偶像剧、文创电影切入,横向对比大陆剧集、日韩影视冲击下所导致的产业停滞。近年的台湾影视产业在作品内核、题材创新、扩大合作等方面积极求变转型,从而在蜕变之中迎来又一春。总之,分析台湾影视产业的变化历程有诸多借鉴意义,知往鉴今能够更好地推动两岸影视产业的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14.
钟康云 《大观周刊》2012,(28):162-163
文章以影视艺术类高校创业教育为主题,就影视艺术类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创业教育的创新及创业教育的实践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影视艺术类高校的特点,对如何搞好影视艺术类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四个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朱虹 《声屏世界》2008,(5):4-10
2007年,各级广播影视部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安全播出,依法加强管理,加快事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在巩固中发展,在规范中提高,在创新中进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高婧 《新闻传播》2023,(3):74-76
数字媒体艺术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必然产物,该艺术的出现为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影视创作与媒体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变革,且两者的融合应用也成为人们考量的重点内容。本文重点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影视创作的整体水平,推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后5至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做好今后5至10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广播影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未来广播影视的发展走向,关系到中国的广播影视事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这里,我着重就广播影视的跨世纪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高校影视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培养规格单一、实验教学内容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制约了创新创业型影视传播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创新创业型影视人才培养中必须改变现有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重视和强化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意识,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型影视传播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周亚华 《传媒》2016,(6):84-86
互联网的发展,微视频的出现,改变着影视文学的传播格局和传播形态。微视频使影视文学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其内容结构和创作手法都发生了改变,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使之更符合新环境下的审美认知,传播属性趋于大众化。本文从微视频对影视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影视文学的制作水平,推动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