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展讯     
《收藏》2014,(2):16-17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高其佩指画特展 此为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的指画专题展览.精选高其佩58件指画作品及其弟子的11件作品,旨在反映高其佩指画艺术的特点和影响,让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增进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尤其是指画这种特殊绘画形式的认识和研究。故宫博物院同时制作了相关视频,介绍指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洪源 《收藏》2007,(12):102-103
清·高其佩指画《松鹤图》 指头画又叫指墨画,简称指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璪传》载,唐代画家张璪作画时就“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这是最早关于指画的记载。其后宋元明各代,虽然也有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没有出现有专长的画家。直到清代高其佩出,才始无须借助于其他工具,全以手指作画,使指头画这一新兴的特殊流派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中,以"狗"为创作主题或者出现其形象的陶瓷、书画、雕刻等文物不胜枚举。从这些文物中既折射出当时的时代思潮、工艺特征等,同时又是创作者深入生活,通过不断地观察、认识"狗",理解"狗与人关系"创新的艺术结果。清高其佩《狗》轴(图1)此图为高其佩指画作品。此幅作品以简洁的指法,勾勒出一坐狗扭头乖巧的姿态。左上款:山海关外人指头画生活。下钤白文印"且园""其佩"。高其佩(1660~1734年),字韦之,  相似文献   

4.
闫立群 《收藏》2007,(8):82-83
清初著名画家高其佩以指画独树一帜。所谓指画,就是以指头代替毛笔来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方法。相传唐时张璨工画树石山水,“……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而画成。唐时还有一位画家王洽“以墨泼纸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清邹小山《小山画谱》)。  相似文献   

5.
164cm的身高并不会让男人对她产生太大的压力,40kg的体重却让很多人涌起怜惜。如果当年她按部就班地从体工队退役到大学上学,那么也许她会成为一名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普通生活,不用每天掰着指头数自己今天吃了多少东西,也不用狠心地在自己爱人的肩膀上"绞肉",更不用在无数次的纠结和放弃中依然坚守。  相似文献   

6.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界》2012,(12):98-99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翁仁,字静斋,一字静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善指头画,人物、花鸟、草虫、林木,均指挥如意。有《一路功名到白头图》,著笔枯劲,款署丁酉,系乾隆中叶人。"此外,《砚田斋笔记》《三洲画史》《半人琐记》《淮关小志》《续纂山阳县志》也有其擅指画,兼治印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云游四方     
渔河樵夫 《游泳》2012,(1):77-77
时下的集邮界流行一种活动叫做"三U",这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旅游、交友、集邮"。在我们广元游泳界,多年以来一直流行"两游",那就是"旅游加游泳"。坐上火车、汽车、自行车,或者步行,云游四方,玩够了再下水游泳,身心俱乐。  相似文献   

8.
赵晓华 《收藏界》2014,(9):85-89
赵铁山(1877-1945年),原名昌燮,字铁山,亦字惕山、错铁等,晚号柴翁、汉痴道人、心隐庵主人等,山西太谷县人,清宣统元年拔贡。精研经史诗文、目录考据、金石书画,尤长书法,四体皆精。其书法由唐入晋,博采众长,自成家法,后致力碑学,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书名誉满三晋,识者谓为张穆、杨笃之后山西第一人。1926年参加上海第一次全国书法展览会,作品被评为“华北第一”,康有为评其书法“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之后,遂有“南吴(吴昌硕)北赵”之称。他与山西榆次常赞春、常旭春兄弟共同创造了民国山西书法史的又一高峰。赵铁山在绘画上亦颇有造诣,只因其一生倾心于书法,画作传世鲜少,画名为书名所掩。他十九岁开始从族叔赵济学画,擅山水、花鸟,指画尤精。山水取法元人,花鸟师陈白阳、徐青藤,指画拟赵济,格调颇具文人画风。指画,顾名思义,以手指代笔作画,是我国绘画的一种特殊画法,是用指甲、指头和手掌等部位蘸水墨或色彩在纸、绢上进行创作,与毛笔绘制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干湿力度更富变化。  相似文献   

9.
竞艺武术是一种文化启迪、文化思考、文化实践,是对"常态"武术文化的"形态改变",只有不断地实施"形态改变",才有文化发展的可能。否则武术文化总是在传统面前裹足不前,日现"病态",被时代淘汰。实际上,武术自古以来就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拥有生存的巨大能量。同时,"形态改变"后的竞艺武术文化拥有雄厚的社会基础,这是武术文化不断弘扬和扩张的根基。只有适应、引导和满足社会变迁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核心是"运动技能",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有效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主旨。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怎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促成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这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尝试总结反思。在一次关于"控制学生行走速度"的沙龙争论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矮人走",有的说"后退走",这些形式都带来了对学生自我控制力和安全因素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我校的教学改革在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我们体育组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下,提出了体育课堂教学中15分钟"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突出"课课练",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一、首先了解"课课练"是什么体育教学中"课课练"一说,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  相似文献   

12.
彭翔 《精武》2012,(25):78-78,81
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袁华惠 《收藏界》2012,(1):66-66
元代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奋起,农民起义运动风起云涌,形成许多地方割据政权,并铸造了各自的货币,其中有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韩林儿的"龙凤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朱元璋的"大中通宝"。这些钱币由于铸量不多,存世稀少,如今大多已成为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师范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完成体育教学的"二项基本任务"为主要依据,灵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深刻理解"四个理念",按照师范体育目标"六个维度、两级水平",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改革和完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朱少雄 《精武》2012,(13):91-92
中国体育界频频冒出"造假事件",首先是篮球界里的"年龄门",紧接着又是"重庆大坪中学"事件,更有足球界的扫赌打黑反贪……实际上这种事件在中国体育界早已存在,这也是体育界中的"潜规则",只是现在才有人慢慢的去揭开盖子。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既与中国的机制及某些人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助史籍对汉高祖刘邦"三尺斩蛇剑"进行考证,结论为:(1)剑的规格起源西周,分上、中、下三种制式",三尺"是上制,长度约合0.7米;重量为"九锊",即三斤十二两,折合为0.96公斤;剑身纹有大篆书体"赤霄"两字,还饰有七采珠、九华玉,剑刃如霜雪,剑匣上镶有五色琉璃;(2)"三尺斩蛇剑"存放在位于未央宫中的"武库",吕后曾将"武库"更名为"灵金藏";惠帝即位后改称"灵金内府";神爵元年(前61),中宗孝宣皇帝建"神祠"供奉;至晋元康五年(295)因武库起火而烧毁;(3)"佩剑"的风尚在汉朝重新开启,尽管"三尺斩蛇剑"的来源与结局充斥着"神"与"灵",但却是权力的道具,是武装建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中国象坛刚刚过去的2010,"给力"无疑是恰当和传神的。这一年的象甲联赛,让"三巨头"多少有些失落。广东、湖北和上海,从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江山轮流坐,霸主换着当。今年,来自首都的"御林军",一路拼杀,奋勇夺冠,硬是把"三巨头"摁到了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3,(3):167-167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作品《静观》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拂晓》获"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优秀奖,《觅》入选"画坛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猴趣图》获"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金奖,《展望》入选"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在香港、澳门、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余次。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企业及收藏家珍藏。牧虎草堂联系电话:13506213067  相似文献   

19.
李烈初 《收藏界》2012,(1):82-86
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开山人物、领军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吴昌硕虽是浙江安吉人,但在上海时间长、活动多、成就大,说他是"海派"大师,当之无愧;至于赵之谦,既非上海"寓公",也没在上海卖过画,似乎与"海派"挂不上钩,搭不上界。  相似文献   

20.
李烈初 《收藏界》2011,(3):79-82
吴之的"黑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文学艺术界来说确是一场空前浩劫,因为任何作品都可以"批判"为"大毒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呀!我曾在一篇短篇小说的开头写了句:"太阳火猛,晒得路畔的小草都搭拉着脑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