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动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贯彻训练的始终。营养学恢复在运动员训练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营养的调整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成功的训练会造就一名具有良好的多种供能系统,超人的力量和反应速度的运动员。尤其对于超量的训练负荷更要依赖于长期的营养学恢复作保障,本文通过对负荷训练后的营养调整方法的分析阐述,旨在为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的营养调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架构存在一定问题,致使运动员肌肉刺激不足、力量难以突破.因此,分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突破途径及方法,根据力-速曲线理论优化运动员负荷强度计算,建立运动员力量能力评价模型;根据运动员个人弱势改变训练结构,应用适应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建立金字塔式训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研究的力量训练突破方法的有效性,对某体育高校的3名短距离游泳运动员进行了力量训练,取得了训练中的肌肉积分肌电值.实验结果显示,运用本研究方法的运动员肌肉积分肌电值高于其他方法,证明本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刺激运动员肌肉,在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张书 《成才之路》2010,(18):61-61
传统的游泳训练中,大多是在静水的标准25米或50米游泳池中进行训练,通过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变化对运动效果进行提高。随着运动科技的不断进步,训练手段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包括高原训练、负重训练等,都是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动水训练的模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仅调节了枯燥的训练气氛,提高了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免疫球蛋白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大负荷运动,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抗病能力,关系到运动员正常训练是否能进行下去,但大负荷运动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免疫能力有明显的影响,章就此现象,针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量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免疫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析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重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力量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三个方面进行训练,从而使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得到全面的加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镁元素对体育运动影响的综述分析,认为合理科学摄入镁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与血的结合,防止运动肌肉抽搐和痉挛.长时间大强度极量负荷运动中丢失过多的镁,会影响含氮类激素是ATP转化为第二信使cAMP的过程,进而影响对运动过程的生理调控,因此长时间大强度极量负荷的运动员适当的补充镁,可以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陈建峰 《考试周刊》2007,(47):78-79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9.
帆船运动是一项以耐力素质为主、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体能类运动项目。帆船运动员需要充沛的体能,运用娴熟的技能以获得更快的船速,方能赢得比赛。力量素质是帆船运动的基础保障,帆船运动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不可或缺。可采用静力性力量训练法、动力性力量训练法和动静结合力量训练法提高帆船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专项力量训练的负荷安排必须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尤其重视训练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动作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日益激烈的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对力量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只有力量素质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才能够很好地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运动水平、体能水平、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和战术。  相似文献   

11.
陈燕 《继续教育研究》2008,(3):176-176,F0003
短跑是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跑的过程中各有关工作肌群要快速有力地收缩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肌肉所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的工作能力是短跑运动肌肉工作的突出特点,短跑的力量训练必须处理好肌肉负荷、动作速度、重复次数与休息间隔之间的训练学关系。而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在对运动员训练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在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  相似文献   

12.
赛艇这种运动项目把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结合起来比拼,就要求赛艇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项能力。对于一名赛艇运动员来说,在划船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任何一部分的肌肉都不允许存在异常,才能够把整体的运动能力发挥出来。可是对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身体机制正在发育,如果在训练时的强度较大,反而会影响他们肌肉的发育。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协调用力"训练法和两极分化力量训练法对两组运动员进行训练研究,探讨肌肉协调用力训练对高校投掷运动员技术和成绩产生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肌肉协调用力训练既能发展爆发力,又有利于投掷技术的完善,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对投掷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合高校运动员水平低、训练周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协调用力"训练法和两极分化力量训练法对两组运动员进行训练研究,探讨肌肉协调用力训练对高校投掷运动员技术和成绩产生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肌肉协调用力训练既能发展爆发力,又有利于投掷技术的完善,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对投掷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合高校运动员水平低、训练周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学者对赛前训练的尿蛋白、胆红素、肌糖原、血液成分等生理实验结果证明:以95%以上强度训练负荷,其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大运动量(85%和75%)的强度;国外教练赛前训练实践证明:高强度(85%-90%)低训练量的训练安排模式要优于低强度(85%~55%)中等训练量的赛前训练安排模式。而中国教练特别注意“平时积累、赛前突击”的大强度负荷训练,将大强度训练理解为“接近专项距离的100%强度的速度训练”的安排是不科学的,是导致运动员比赛竞技状态不稳定和易损伤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赛前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上应借鉴国外教练“有效训练负荷”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皮划艇运动项目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训练的关键点,即力量素质的训练。力量训练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一概而论,皮划艇运动员在进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时既要注意从肌肉力量的不同类型入手,进行专门的训练,又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肌肉力量的重要程度,有侧重点地进行训练。该研究试图在理论上为皮划艇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当今无论在小型的区级运动会上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大型国际田径赛场上,短跑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要在竞技场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除临场发挥的一些细节外,最重要的来源于运动员平时科学的训练。在发展运动员素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尤其是发展下肢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短跑中下肢肌肉力量是完成技术动作的最主要动力来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训练中许多教练员和  相似文献   

18.
短跑放松技术能使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保持放松的运动姿势,从而能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体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为取得最好的运动成绩奠定基础;协调能力是短跑运动员的一种综合性运动素质,协调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运动员体能、机能和心理能力的训练效果;通过对影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因素的分析,提出培养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更好的力量训练方法,通过实验法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力量训练,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交变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8周内比对照组提高最大力量10%~16%.  相似文献   

20.
1.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 田径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这些素质又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是田径运动员达到专项成绩高水平的物质基础.根据训练实践体会,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发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能使身体均衡地发展,较少地出现伤害事故,为承受大运动量训练(超量负荷)打下基础,是未来长期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掌握和完善技术;有利于运动员较长时间地保持比赛能力和延长运动寿命;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能发现青少年运动员的特长,有利于更恰当地选择合适的专项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