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鉴赏小说,应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相似文献   

2.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小说教学中次要人物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教学是初中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说的概念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交代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学样式。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12):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人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23):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鉴赏教学,应该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主题思想和重要内容,进而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以发挥小说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69):174-175
关注文体特点,改变文体意识淡薄的现象。关注小说的特点,抓住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发展的三要素展开教学,夯实小说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一、分析情节结构情节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它由一系列具有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组成,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就构成了情节。小说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结构,小说的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阅读考查的侧重点主要在于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和表达技巧等。本文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就小说阅读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技巧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根据考试说明,小说的考查点主要应抓住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以及技巧、语言、主题等方面。笔者从这些不同角度结合具体例子提供一些小说阅读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考探析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重要的,而情节和环境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深入分析并把握好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深入理解小说主旨的前提。围绕人物,大致有以下四个命题角度:  相似文献   

12.
胡子扬 《学语文》2005,(1):10-10
众所周知,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透过环境描写看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应当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此出发,最典型的莫过于《祝福》中鲁四的书房了。作大有讲究,笔墨不多,麸三句话.一百余字,却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小说选文都属于传统写实主义作品,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小说教学也主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所谓的小说三要素展开。以至多年来,语文教师形成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这样套路化、  相似文献   

14.
[阅读要求] 1、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为此要注意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的关系,注重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肖像、心理等把握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准确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是赏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的基础,因而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赏析是历年来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高考探析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说教学中,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明确——教师们往往依据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开展教学。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先梳理情节,然后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进行文本细节鉴赏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不突出,或者分析出来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存在某种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一部奇书《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顶峰之作,而且在建筑、服饰、医学、饮食、诗词曲赋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令后人痴迷不已。笔者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力求打破小说文本分析中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的教学常规,通过赏析文中的《西江月》二词,达到串联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创作环境、明晰作者思想倾向、领略突出创作技巧之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学艺术形式。人物、环境、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可谓小说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文艺理论家的一些论据为依托,论述小说中情节的设计技巧,试图提升小说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20.
《社戏》是鲁迅为数不多的透着暖意和亮色的作品,反映作童年时代的生活情趣。关于这篇散化的儿童小说的教学,一般都是围绕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从内容整体感知人手,在把握章故事情节与结构层次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我”、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