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唱练耳课程是高师、艺术学院音乐院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同时,它也是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来说,视唱练耳可以作为基础性的课程来进行,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其音乐素养的高低,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技术性。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原有的传统化视唱练耳教学已经与当代的音乐教育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对时代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象,开辟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创造新的教学理念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这门课程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学生总体的音乐素质。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本文将对针对匈牙利柯达伊、德国奥尔夫、瑞士达尔克罗兹三个音乐教育体系的视唱练耳教学进行特性探讨,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借鉴、吸收,明确在学习国外先进的视唱练耳教学法时如何扬弃,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两者的融合使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综合发展成为可能,使学校在音乐教育方面保持稳定发展。基本乐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在音乐学习中进行自我提升。虽然这两门学科的特点非常明确,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的理解以及把控能力,就必须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渗透到实践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学科。在当今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对于如何上好视唱练耳课,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视唱练耳教学应加强与乐理、声乐学科间的教学联系,进一步丰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间的交叉教学,是师范音乐教育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视唱练耳为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知识的基础理论课程。音乐记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因此,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同音乐记忆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音乐记忆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唱歌能力。鉴于此,本文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查阅相关的资料,重点研究了如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必备基本素养之一。视唱练耳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乐音听辨、识谱视唱以及对演唱演奏节拍的把握,是一门音乐基础技巧课程。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需要着重将视唱练耳的能力培养与音乐作品的音乐艺术内涵的鉴赏能力相结合。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以及乐音听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蔡青 《知识文库》2024,(4):13-16
<正>视唱练耳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关键的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通过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对此,教师必须明确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改变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未来在音乐领域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视唱练耳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其在音乐教育方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郭扬 《林区教学》2009,(2):104-105
视唱练耳课作为音乐基础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音乐院校都受到普遍重视。这门课程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读谱能力、音乐听觉能力、记谱能力等一系列基本练习,从而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视唱能力,并能听辨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音乐要素。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石。是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技术性较强的音乐基础技能课,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紧密结合,对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对此课程学习的扎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音乐综合素质,尤其是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的提高。因此,提高视唱练耳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视唱练耳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视唱练耳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我们理解其他课程,作为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基础课程帮助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它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一门必修课。有音乐,声乐,钢琴,视唱练耳,舞蹈,儿童歌曲创作诸多内容进行培训和教育。其他学科是在乐理视唱练耳的基础上创作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视唱练耳训练,认识到视唱练耳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是音乐院校的一门很重要的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基础性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对技术理论课的不断渗透,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视唱练耳教学应该有一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学习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是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是造成音乐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掌握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是使音乐学习获得更大成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意识的培养应成为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一基本原则重要内容。视唱练耳课程学习方法的传授过程应成为发展学生音乐个性、提高综合音乐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视唱练耳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有音乐基础理论,又兼有音乐技术训练的基础课程。正因这一特殊性,在视唱练耳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形式上就不能是纯技术性,而应该涵盖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相关学科,如基本乐理、基础和声等理论知识,因而分析音乐情感和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技术理论课,它融音乐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理论、音乐审美和视唱练耳教学能力培养为一体,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和师范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它担负着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开发音乐潜能,发展音乐才能,促进音乐全方位能力发展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视唱练耳课学习感到困难,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存在紧张、畏惧、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了其音乐能力及音乐活动行为的拓宽和发展。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排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开发音乐潜能,促进音乐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5.
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结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音乐素质教育中,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是两门非常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通过学习这两门课程来了解音乐,从而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在这两门课程的改革方面,笔者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今各大音乐院校和开办音乐专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少不了视唱练耳课。视唱练耳是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这门课程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实践课程的学习。但传统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音准、节奏为主要目标,很少有教师要求学生要像演唱声乐作品那样去学习视唱,同时忽视了钢琴伴奏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地位,没有使这门课程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7.
正视唱练耳课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涵盖了视唱、练耳、音乐基本理论、基础和声及曲式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理论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是一门多学科结合交叉、知识结构相互渗透的课程。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基础课,在任何一所专业学习音乐的学校里都会开设此课程。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初级阶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训练课。但是在艺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将理论与技术有效结合的重要音乐基础课程,逐渐成为各级专业音乐学校的必修课.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唱练耳课程是虽然是一门基础音乐课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音乐教师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声乐教学不仅肩负着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责任,还应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乐感为教学目标.本文详细阐述了视唱练耳的相关概念,总结了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将视唱练耳更好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几项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是视唱与练耳两大项内容的总称。二者在学习时紧密联系、不能分开。它是一门音乐基础课,是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产物。既具备音乐理论课程中的理论基础性质,同时又涵盖了音乐听觉技能技巧,是音乐教育专业或业余音乐工作者必修的课程。学习《视唱练耳》课有助于学生练习节奏感,有助于形成绝对音准观念和相对音准概念,有助于巩固已学过的乐理知识和和声等课程。其重要性决定了《视唱练耳》课必须具备的教学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