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流 《军事记者》2001,(12):23-23
密林蒙上一层淡蓝色的面纱,云雾缥缈其间,阳光从丛林的空隙中洒落下来,一支边防巡逻小分队在绿色的林海中小憩。《密林中》这幅生动、真实的摄影作品中如诗似画的情景让人感受到绿色自然的壮美,感受到呵护这一片绿色宁静的边防军人的质朴。  相似文献   

2.
军训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触军人,体验军人的酸甜苦辣,我为有一段这样的生活经历而骄傲。 教官来了,黑黑的、壮壮的,半新不旧的大盖帽,半新不旧的军装,半新不旧的解放鞋。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军人形象离我们的想象太远了。 “立正──都站好了,不准讲话!” 他挺着身板,板着脸,操着一口让人感到很地道的军人口音。“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不准”,差点没把我们都吓趴下。 首次见面他只不过让我们见识了“人不可貌相”。可六天的短暂与漫长,他却让我们懂得普通与不普通并不能一锤定音。 “你们的立正姿势啊!我真不敢恭维,没挺胸的…  相似文献   

3.
我党对军队、军人及军人家属的优待政策具有悠久的光荣传统,可以追溯到我军初创时期。这一政策长期得以贯彻执行,使军队与人民建立了鱼水情,使军人有了很强的荣誉感,使军人家属备感光荣,埘我军的发展壮大和健康成长起到了一;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军训     
军人,多么庄严的称呼。那潇洒的风姿,整齐的队伍,早就使我羡慕不已。我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一名军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展军人的风采。终于,机会来了。刚开学,学校就举行了一周的军训活动,虽不能圆我当军人的美梦,也的确够我体味一番的了。蒙蒙细雨,带来了阵阵凉风。训练开始了,同学们在教官的口令声中个个精神抖擞。那兴致不亚于初上舞台的演员。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家都显得有点不自在,只见有的在抓痒;有的双手抱着膝盖,口中直叫腰酸腿疼,一个个懒洋洋的样子。我呢,也不例外,真想一下子躺在地上,闭上眼睛,大…  相似文献   

5.
富勒是一名职业军人,可他不是以军人闻名;富勒1930年退休时是一名陆军少将,可他却不以名将著称。富勒赖以扬名立万的,是他博大精深的战略思想。富勒当兵时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上世纪20年代,富勒力主创建机械化部队,但他在英国曲高和寡,终因受保守势力排挤,52岁就退了休。倒是后来成了纳粹德国闪电战英雄的古德里安,把富勒等人的著作称为“我的重要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同郑桓武谈话时,他告诉我说:“有一个叫王老虎的军人,他带了一批部队,在仙桃镇占地为王,谁去就打谁,杀人如麻。”我向县政府的几位科长打听,几位科长也异口同声,说王老虎是一个杀入魔王,残暴无比,但我又听人说,日本人的部队过来,他也打。从后面一条中,说明他是抗日的,一个抗日的军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动了去采访他的念头。我把这个念头告诉了郑桓武,他大为吃惊,而且坚决反对,他认为一个重庆来的记者,非被他活埋不可,说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何必冒此危险。我说,我和这位王老虎无怨无仇,素不相识,我去采…  相似文献   

7.
岁月倏忽,时光飞逝。转眼的功夫,我已在这绿色方阵中生活了5年。攀然回首不觉热泪滚滚,挤疙瘩的话汇成一句:是《新闻与成才》点燃了我前进的明灯!1992年5月份,我因工作、学习成绩突出,经县委组织部考察,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县在高中就入党的第一人;次月,又被地区表彰为“三好学生”,7月份高考,我以超过录取线厂.5分的成绩考上了我的第一志愿——四川农学院。或许是从小就崇拜军人,想当军官吧,找果断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带着父母“入伍好好干,将来当军官”的嘱托,加人了这绿色方阵。没想到,我日夜向往的军营却…  相似文献   

8.
敬礼!军人     
李洁 《四川档案》2014,(4):24-24
<正>"八一"建军节到了,在这个节日里我要向伟大的军人送上我的衷心祝福、表达我的崇高敬意、写出我的深深感动。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老兵纪念南疆英烈35周年活动。作为参战军人亲属我自豪,作为阿坝人我骄傲,作为兰台人我又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档案,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是一次自发组织的纪念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老战友、老首长加上亲属、烈属共计3500人左右,年龄都在50多岁至80多岁之间,他们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3月5日当天结集号回荡在上空,祭奠献花大会、"军魂"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军人,虽然由于那场化浩劫,大学没怎么好好念书,可做一点抄抄写写的字工作还是可以胜任的。大概就是因为这点优势,我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接受再教育时,荣幸地成为一名搞新闻工作的军人。在部队折腾了十几年,还算是小有成绩吧,因此在1985年,我被调到解放军报社军事部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杜献洲 《军事记者》2002,(10):54-56
今年6至7月,我走近一个特殊的军人群体——在西藏测绘的军人。  相似文献   

11.
《军人与法》创办快19年了,19年来,这个园地从专栏、副刊到专版,赢得了一批批忠实读,吸引着许多作为之辛勤耕耘。《军事记》的同志要我说说怎样给《军人与法》写稿,作为一名创办并一直经营这“一亩三分地”的责任编辑,我求之不得。准确些讲,这个题目应该是“怎样给军报写法制新闻”.因为军报的法制宣传虽主要由《军人与法》专版承载,但该专版所承载的并不是军报法制宣传的全部。  相似文献   

12.
初识吴鸿业,是在一位画家的作品研讨会上。当时,他是以主办单位《中国文化报》的代表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出现的。只见他身着便装却透出一股军人的气质,尤其是他独到、中肯的发言,给我的印象,他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也许是我身着戎装的缘故,相互间很快就亲近起来。他告诉我,他曾经也是军人。他1968年入伍。之前,曾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大学二、三年级时曾连续在《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上发表通讯,如5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里》等。当时,新闻系的学生能在省报发表长篇通讯,实属凤毛额角,他由此成了“高…  相似文献   

13.
相伴到永远     
那年冬天,因为上大学的失败和待业的无奈,我正感叹生活乏味,咀嚼命运的多舛,一位我敬重的长者、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休老军人拿着一张刊有我文章的《安阳日报》,不远从百里外的小城赶来,对我说:“孩子,好好生活,这是我送给你的新年礼物。”──一份《新闻与成才》杂志订阅单出现在我手中。那时候,我才刚满16岁,对缪斯女神却追求得如醉如痴。面对成堆的退稿信,我本处在多姿多彩的烂漫岁月却充满了与我那个年龄不相符的艰辛与少有的不自然的成熟。说不清为什么,在来年落雪的冬季,那12本鲜亮的杂志伴随我走进了军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4,(8):21-21
正@看历史:抗战时期,有一记者碰见一军人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军人表示,对于中国的最后胜利,他是有确信的。记者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无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译言:《容闳自传》之访曾国藩:"他问我这时为中国做的最好的事是什么。如果我的朋友没有在几天前告诉我引进机械工厂的事,我必定会将我的教育计划来作为回答。但是在当时  相似文献   

15.
李翔 《军事记者》2004,(4):55-56
我是新疆军区政治部的一名摄影干事,长期生活在边疆,当兵不久就迷上了新闻摄影。从事摄影宣传16年来,我把镜头一直对准边关军人,讴歌西线风流。  相似文献   

16.
有一些人会去写诗,我感到特别能理解,甚至觉得:他们活着,只能去写诗,比如李白、顾城。有一些人会去写诗,我感到特别不能理解,因为他们的一切似乎都与诗毫不相干,比如我将要写到的这个人,张蒙。这样的一名军人,与我概念中的诗人实在相去甚远,我觉得他应该属于最不可能去写诗的那一类人。因此,理解"他为什么会写诗",  相似文献   

17.
邓伯超 《大观周刊》2011,(33):31-32
本文叙述了一位新时代军嫂小毅和周连长恋爱、进军营结婚的过程,真实地描写一位大学生对最可爱的人的无限敬仰、忠心与爱情,践行自己的爱情诺言。文中也叙述军人训练艰苦:冬练三九、夏练三寒。热情洋溢地歌颂一对新人的幸福婚姻生活,表达作者对新时代绿色军营生活的留恋、赞美。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请客     
1月下旬某日,韩练成由社会部副部长刘少文陪同去西柏坡参见朱德,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朱总司令。朱:“你不要老说自己是旧军人。旧军人有什么关系?我,彭德怀同志,贺龙同志,不都是旧军人?”韩:“我哪能跟几位老总比?”  相似文献   

19.
翻开尘封的档案望着一个个熟悉的军人这些军人他们的往事与经历折射出一个民族奋斗的印迹……这是我的曾祖他并不如我想像的光荣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他也有建立武装的梦想东征战火北伐希望集合民众闹暴动与恶势力搏斗他没有听到南昌起义的枪声他更不知道队伍已经上井冈二万五千里暴风雪他被困于路上一次次混战的惨败一次次血灌胸膛千人的队伍只带回几个同志几条枪他无颜见江东父老经常一个人呆着叹气舔伤喝酒骂娘……我虽然很难记起他但我知道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军人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他的故事那是坐在奶奶的膝上“一二·九”学生运动他挥动反帝…  相似文献   

20.
要是有来世,我想我不愿意再做一个人了。做一个人,是很美,可是也太累。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