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要求:化学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各种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地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而化学实验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匮乏问题日显突出。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研制了一些低成本的实验代用品,同样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现将部分研究内容作一介绍。1实验代用品的预处理①塑料瓶:选用自己家中用过的,如饮料瓶。按照实验室刷洗试管的要求清洗,就可以达到初中化学…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于 2 0 0 1年 7月正式颁布了。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也于 2 0 0 1年 9月进入实验区 ,与教师和学生见面。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拟就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 ,以及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谈一些个人体会。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初中生物课程的新理念是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尤其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整体规划,结合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要求设置教学目标,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为例,将教材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创设实验情境,不断促进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过程"主要是指化学科学探究的过程,即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整理加工资料和事实,提出和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和  相似文献   

7.
让"生活"与"实验"结合,成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向。利用生活化的实验资源改进教材实验,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探究生活领域的化学问题,可以在综合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下的化学学习中 ,教师应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化学学习情景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中来 ,在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中找出研究的主题 ,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结合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调查、实验等活动来体验感受生活 ,通过探究、创作等一系列活动尝试解决问题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数轴上作2、3、8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打破传统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以“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师生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自己在作数轴的时候,能在“讨论、交流、补充”的合作过程中学习,主动地“探索、发现、获取”新知识,并能正确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本章内容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设计以教材中实验和科学探究等为主要内容(个别相近实验稍作合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少许实验),力图将实验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社会实际等相结合,通过“学案”的方式,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与探究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实验探究活动,分析了探究实验有效性的内涵,并探讨了提高化学探究实验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科学资源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将这些科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作为导入课题的情景媒介、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课堂拓展延伸的补充,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题材活动等。这些科学资源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学生领略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帮助学生开启化学之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在开启化学之门中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例如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加热火柴头的实验。其实我们可以对以上两个实验加以改进,使实验安全可靠、节约环保,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1高中生物实验室的现状及问题《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在其解读本中指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实验不再是处于辅助的位置。生物实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正处于自然教学向科学教学转化阶段,所以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然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佳途径,实验能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因此科学探究从实验入手。1实验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在自然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1)以实验创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编写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一词是1964年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力图首先使用的,它泛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成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领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如何设计有效  相似文献   

18.
化学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我参加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教学策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科学探究内容来支撑。因此,探究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究活动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本质。有效准备结构性实验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备教材、备学生是准备实验材料的基础,材料清单是个好助手。实验材料的来源可以有购买、定制材料、自制教具、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培养"客座小老师"、开发家长资源、变废为宝等多种途径。材料齐了还必须进行预先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