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整个20世纪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围绕《中原音韵》一系反映北方语音韵书研究所形成的北音学,研究者创造了不少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归纳研究法,比勘互证法,内部分析法,系统数量比较法,渗视分离法。这些方法不仅对近代汉语北音学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音韵学方法论上形成了很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 ,围绕《中原音韵》 ,研究者创造了不少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 ,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 ,也有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所吸收。本文结合具体研究实践 ,归纳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所形成的几种主要方法 ,可以说这些方法对包括上古音、中古音在内的汉语音韵学研究形成了很大的突破 ,不仅对近代音韵研究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音韵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近代汉语音韵研究领域内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如系统归纳法、比勘互证法、内部分析法、反切比较法、透视分离法、系统数量比较法、对音比较法,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20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领域内的许多研究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创获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民族对音比较法就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很有启发的方法论尝试。民族对音比较法在汉语音韵学上具有独特的方法论价值,但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点音韵学     
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专门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经前人不断补充,修正,至今业已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统音韵学体系。 传统音韵学由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大部分组成。“古音学”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时代的音韵系统;“今音学”(又名“中古音学”)则以研究隋唐  相似文献   

7.
汉语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兰茂是明初云南的一位平民学者,他在音韵学上的专著为《韵略易通》,它继承了《中原音韵》的音韵系统,所反映的是明代流行于云南一带的官话,具有史料价值。在近代音的变化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现代音韵学的发展继续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向来分为三科: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古音学”以研究先秦古音为内容,也可称为上古汉语语音学。“今音学”以研究《切韵》、《广韵》一系韵书为主要内容,因为这些韵书基本上代表着中古音的原貌,所以又可称之为中古汉语语音学。“等韵学”则对《切韵》、《广韵》一系韵书所用的反切加以排比,从中归纳出音韵体系,并从音理上加以说明,亦可目之为中古音系的声韵配合图表。比较起来,三音  相似文献   

9.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志成《汉语音韵学研究导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一》日前由巴蜀书社出版。此书原本是作者给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上课的讲义 ,使用过十年 ,又历经三年修改 ,方成书。全书共十章 ,分别是绪论、反切、等韵 (上 )、等韵 (下 )、《切韵》与中古音、《中原音韵》和北音、上古音、古代汉语方言研究、音韵学的应用、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展望。书后附有作者上古汉语方言论文三篇。此书与已经出版的一些音韵学著作相比 ,有如下特点。 (一 )论述全面 ,涉及了音韵学的各个领域。该书不只对反切、等韵、上古音、《切韵》等知…  相似文献   

10.
对上古音研究三派的基本思路作了历史回顾,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观念把音韵学提高到当代音系学的水平.用流音韵尾音节来解释去入合用和去声的形成.考定5对长短元音;以短a为出发点安排75个古韵.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的声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声律》全面探讨了六朝时期兴起的音韵学理论以及音韵研究在文学和文章创作上的应用,克服了当时人们对音韵的一些神秘模糊认识。在音韵学理论上,刘勰探讨了汉语声律的本质,明确了辨析语音的科学方法;将音韵研究应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声、韵、调合谐运用的原则,论述了声律理论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声律》篇展示了刘勰对汉语音韵学的独到的精辟见解,折射出当时语音研究的现状和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李氏音(钅监)>一书,通过对先贤评价李汝珍音韵学理论的考察,从音韵学的角度对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有关谈韵说文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李汝珍在音韵学理论上的一些得与失,并进而明确了他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结合研究对象,可把音韵学细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四个部分(略去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现代语音)。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今音学以《切韵》、《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汉诗《东门行》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发音音调的不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并运用音韵学中的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知识,论证了在古代这首汉诗《东门行》是一首押韵很得体的长短句古诗。  相似文献   

15.
《汉语音韵学常识》是唐作藩先生一本普及音韵学常识的著作。这本书虽然只有86页,但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音韵学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了音韵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普通话语音系统来源等等。此书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而且还在日本出版了日文译本。可见,在普及音韵学常识方面这本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书有显著的四个特点值得关注,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特点对《汉语音韵学常识》作一个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16.
早在南北朝时代兴起的音韵之学,曾经长期处于“考古功多,审音功浅”的状态,在漫长的研究历程中一步步地爬行,很少建树。而在近代史上,西方语音学理论的传入,使汉语语音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从印欧系语言的音素分析中受到启发,将汉语的音节进而分割为音位和音素,从微观的考察中使语音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近三年(1996-1998)汉语音韵研究有很大的进展。本文从通论与工具书,汉语音韵理论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汉语音韵资料研究、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汉语音韵方法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加以评述。是世纪末汉语音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杨亦呜教授长期从事汉语音韵学、语法学等领域的研究,所创立的“透视分离法”被学术界誉为“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神经语言学研究,创立了第一个以汉语语料为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方向,并在全国率先招收神经语言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9.
马重奇教授新作<清代三种漳州十五音韵书研究>新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令人高兴.<清代三种漳州十五音韵书研究>是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又是国家教育部"九五"人文基金项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马教授是方言学家、音韵学家,又是漳州人,选择<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汇音>、<渡江书十五音>作韵书比较学的研究,真是非常合适而又得心应手的.  相似文献   

20.
上古韵部研究是中国音韵学研究吏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音韵学之源头,而且为中古音和近代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上古音的研究材料和方法以及清代古音学家和近代学者对韵部的研究成果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