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在教学中初步形成了“提出问题——精讲(问题)导学——问题解决——演练巩固——问题深化“为基本程序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至今一直被广泛接受,成为数学教育的中心课题,可见“它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历史的必然,符合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在我国,随着新课程的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提倡“问题解决”不失为是教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然而,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问题解决”教学中表现  相似文献   

3.
程金元 《教书育人》2001,(19):22-24
“问题解决”教学方式最先是由美国人提出的。他们在1980年向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提交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明确地指出:“问题解决是八十年代学校教育的核心”;“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发展的课堂环境”等,在我国,以数学问题解决为主题的教育改革与研究方兴未艾。张奠宙教授积极倡导问题解决教学,他认为:“以问题解决为主导是改革我国数学教育的突破口”。“问题解决”是一种以排除教师的绝对权威的灌输方式,代之而起的是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去解决面临的疑…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人们对“问题解决”的一些片面认识和错误思想,强调在数学教育中提出问题和与解决问题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是指一个数学问题没有现成的直接的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维演算法的末解决的问题的情况。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数学教学应注重“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则促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应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的数学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是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题目,此项研究于 1996年 7月启动,历经四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数学界的重视。为适应我国当前构建 21世纪数学课程体系的需要,推动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现将“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的数学课程研究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我国数学课程设置受前苏联的影响,数学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单一的“逻辑演绎推理”形式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原始概念——可定义概念——定义”、“公理——定理——推论”、“定义——定理——例题——习题”这样…  相似文献   

8.
曾仁付 《四川教育》2002,(10):44-45
“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指“有关知识的获取、转化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方法的归纳、发现、概括过程;决策的决定等过程。”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发现问题本身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要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定位为前提。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发现问题的每一个细节,与学生互相勉励、互相信任,共同提…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正在被多数人接受,而“探究”、“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一定的策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问题解决,因此有专家把创造解释为一种新颖独特的问题解决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解决”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指向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直接途径。问题教学不拘泥于生物学科某一部分学习内容的范围,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决定了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非常有效。与传统的讲授方法相比,问题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由来与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的数学教师协会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学校教育中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我国3种有代表性的中学数学杂志统计,以“问题解决”名义发表的665篇文章中,属于数学试题与解题研究的文章共546篇,占82以上。它们大多数把“问题解决”等同于一般的解题研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问题解决”和“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没有搞清楚。那么,什么是“问题解决”,什么是“问题解决”中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什么要求,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出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问题的提出一分析一解决”展开思考、讲述和讨论,从初始状态,经过一步一步的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指导性件《行动的议程》率先正式提出“问题解决是80年代学校数学的核心”“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是衡量数学教育成败的有效标准”。由此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以数学问题解决为主题的一系列数学教育改革和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8.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探究活动更应该减少歧路,精简岔道,以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探究问题。然而,不少教师为了体现“教”的启发性、“学”的创造性,结果把本来简单的学习任务,弄得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科学始于问题。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同样具有这种特点,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的主要口号,即必须把“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这个口号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国际上的一致赞同。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以问题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热潮。我国的教育工作从此也开始了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