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和训练语言。”早在1994年的时候,朱绍禹先生就指出:近十多年来,语文教育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文字———语言型教育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因此语文学科的思维培育日益受到重视。在所有的思维方式中,创造性思维尤为受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受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影响,较之其他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在创造性思维上稍有落后。二是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要创新必须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阅读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面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策略。本文就以阅读教学中运用鼓励创新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初步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佳 《现代语文》2006,(2):56-56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创新     
创新思维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中学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超出其他学科的优越之处。其一,进行语文教学的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二,语言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完美地结合,使左右脑得到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国良 《教学月刊》2006,(12):32-33
面对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已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已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情感教育学科,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意其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采取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总称。其特点主要有创造想象、思维的求异性、变通性、独特性。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时代的潮头,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一切又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实施,创新教育能否历史性的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注重挖掘课文中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知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的地位。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出性和新颖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深化语文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重新认识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实施方案及其优势。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语言型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最大缺陷是忽视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培养。显然这种教育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当今日趋复杂的高科技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由语言型教育向思维型教育的转变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否则,学生将最终被培养成一种机械的操作语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语言型教育过程 ,这一过程的最大缺陷是忽视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培养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培养。显然这种教育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当今日趋复杂的高科技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 ,语文教学由语言型教育向思维型教育的转变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否则 ,学生将最终被培养成一种机械的操作语言的工具。当然 ,许多语文教师正在努力实现这一转变 ,但由于比之于直观明晰的语言教育 ,思维教育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加之考试制度与方式以及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评价的种种制约 ,使这方面的探索步履维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11.
要尽快实现在语文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我们认为必须首先端正两个方面的认识,上篇已经详细论述了关于语言与思维(包括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本文主要论述端正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应注意的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一.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能,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目标在理性认识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自身和它的实施对象都能学会以求异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李晓婉 《教书育人》2001,(14):27-29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创新与发展则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写作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方面,具有其它课程不能比拟的优势。一、写作教学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艺术。思维在生成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可…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个性的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小学教育必须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单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目标和基本任务。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学表明: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合常理的思维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雏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的智能结构。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用好高中语文新教材,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品质,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知识的归纳和延伸,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分析挖掘语言,可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运用哲学原理,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巧用教学方法.可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多侧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知识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下面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语文学科,呼唤着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因此,如何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巧妙地、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林春梅 《教育艺术》2004,(10):19-20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