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而“三维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其内在辩证关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稳妥进行下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地理课程目标,简称“三维目标”。本文中的“三维目标”包括课程“三维目标”和教学“三维目标”。地理课程“三维目标”指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准确的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倾向.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科学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评价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维”目标体现课程的整体功能,落实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上,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三维”目标,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简单地量化、打分,或给予一个等级。尤其…  相似文献   

5.
“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过程”对于“方法”而言.是两个并列的“目标”术语,还是前提与目标、途经与目标、经历与目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6.
课程目标是中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原因,是教师站在教学论视角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危害:一些教师不理解三维目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课程实施出现许多异化现象和课堂教学的低效。建议专家在解释课程标准时,要使教师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三维教学目标”直接移植于新课程总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做法,忽视了课程目标体系与课程资源,这是对新课程总目标的简单迎合。教学目标应在“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确定,而不是直接根据“三个维度”这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而确定。  相似文献   

8.
黄伟 《四川教育》2010,(9):37-39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这个三维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实施,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为此,已有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必然要被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目标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生了诸多变化。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强调“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在内容结构上,则为模块一专题一学习要点(即“若干教学目标构成一个专题、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模块、若干模块构成历史学科”)的内容呈现方式。诸多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实践表明,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 ,具有“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通识教育”等本质特征。 2 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建设在共识的课程观的基础上 ,应该更加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终身学习 ;更加强调个性、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更加强调人文精神、课程的开展性目标及表现性目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探讨 2 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时必须处理好后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关系 ,弄清我国现行课程目标与理想课程目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材与新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做法,明确规定了“三维”课程目标。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在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方面作出了努力,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丰富的、立体的、正确的科学观,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课程改革的目标已从“双基”教育、三维目标到素养育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聚焦于此。由“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将不再简单地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而是强调在学习知识和技能后获得的关键能力与人的发展品格。初中历史新课标已颁布,核心素养时代已经到来。在本文中,笔者将不揣浅陋,略陈己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加以探究。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以对话的方式探讨“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模式”与“传统模式”中的不同意义 ,“课程目标”分解及“课程目标”行为化表述的利弊 ,课程“过程模式”的倡导者对“目标模式”的反思 ,以及中国“课程目标”问题 ,从中大致揭示了 2 0世纪课程模式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语文课程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超越了仅仅关注显性认知目标和教育结果的片面性,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学习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方面还存在欠缺。出现了重串讲翻译轻体验感悟、重认知目标轻情意目标、教学目标机械运用等需要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四种类型。基于课程目标类型,通过“分解”“开发”“凝练”等教学转化策略,使用设计教学、实验学习、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7.
侯宝印 《成才之路》2011,(22):80-80
新课程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是在这三个维度为学生发展打下必备的科学素养基础。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一个多学期来,我们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摸索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与旧大纲相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最大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温利广 《教育导刊》2013,(12):79-81
基于“初中化学环境专题研究性学习”,在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和“环境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中学环境教育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初中化学环境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三维目标。结合实例,阐述了“初中化学环境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六个目标层次。  相似文献   

20.
化学课程的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3个维度的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只有更好的实现了后二个目标才能使"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含金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