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的1991~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料,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统计分析,比较教育科学国家立项课题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结果发现,教育学国家立项课题紧扣社会发展主题、涉及的学科多元化.立项课题主持人在地区分布上,集中在发达地区,且更新很快,集中表现在核心主持人偏少并呈逐年减少趋势.中西部地区甚至高校集中的省市,获准立项比例仍然很低.教育学在国家社会科学中的学科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是繁荣教育科学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以2012-2021年立项的2470项课题为研究对象,从立项课题类别、学科、单位、区域、热点选题和主持人群体结构等维度统计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近十年课题立项存在鲜明的"扶强助优"倾向,科教强省、重点师范大学、优势学科、教育研究实力强的学者等获得更多立项资助.立项课题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立项数不断增多、立项覆盖面逐渐扩大;国家青年课题立项数有所减少;立项课题区域集中效应显著;立项单位间立项课题数量和级别相差较大;研究选题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建议今后坚持推进重大教育战略研究、增加西部地区立项比例、立项资助向青年学者倾斜、完善立项评审制度、考察课题申请人的研究能力以及加强课题过程跟踪管理等,以此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职业教育学课题数据,从立项数量、项目类别、地区分布、立项单位、研究领域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学立项课题数量、层次有待提高,且在区域、申报单位和研究领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由此提出了五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立项课题公布,我校获准立项17项。其中,教育学有四项招标课题获准立项,哲学、社会学学科分别有三项课题获准立项,历史学、中国文学学科分别获准两项,心理学、语言学、国际问题学科各有一项课题获准立项。  相似文献   

5.
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的立项项目,通过调查相关文献,统计出三类研究视角。通过对15年来的课题进行大数据分析,本文发现这些项目存在青年课题立项增多,立项主持人分布不均衡和中西部高校立项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1-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数据中的1 054份高等教育类课题的定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类课题是教育学二级学科中占比最高的领域;课题立项的变化经历了“跌宕 期”和“平稳期”两个阶段,近五年立项数有所增加,但占比却明显降低;立项课题在省域和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和梯队化分布的特征;课题主持人及责任单位分布广泛、来源多样,高校是承担高等教育科研立项的主力军;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关注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和师资管理,相 对忽视高等教育战略与规划、中外高等教育史。基于此,从学科建设、财政支持、区域协调、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等角度提出未来高等教育科研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教育学学科结果分析表明:师范类院校实力一直占据着主导和领先地位;办学水平较高的院校,无论是第三轮的"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抑或是第四轮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学学科水平显著高于"非211"与非"双一流"高校,且占据主导性优势;我国高校的教育学学科整体水平趋于稳定,未出现大的位置变动;参评的部分大学教育学学科水平差距正逐渐缩小,尤以学科水平处在10%之后位置的高校最为明显。在各高校的教育学学科发展上,师范类高校可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非师范类高校需进一步明确学科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类科研立项的最高级别。以近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语言学立项课题为例,从立项数量、立项类型、立项地域和机构、研究焦点等方面分析发现,近年来立项课题发生了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的转向,语言学立项课题更加注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普及指的是教育学普遍得到推广,并为广大公众所认识.教育学普及具有社会性、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对于全面提高公众教育学素养、提升教育学学科影响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普及面向广大公众,以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方法与教育学精神为普及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普及形式,致力于推动教育学从"教师之学"转变为"人人之学",从"大学之学"转变为"社会之学".推动教育学普及,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自觉遵循教育学普及规律,创新教育学普及的形式与内容;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构建服务全民的大教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军事教育学科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军事教育学科的建设,对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客观地分析了高校军事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其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确立其学科地位,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年来学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顽疾依然存在,进而生成了当代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困厄,但同时也孕育着学科未来发展的潜力。学科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核心课题是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关键所在是确立学科性质,而加强学术研究队伍建设是其未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Drawing on research in deliberative pedagogy, this paper will develop in depth one piece of a larger project that envisions peace education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youth ministry. The paper proposes a sacred pedagogy that engages theological concepts through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discussion, teaching young people skills in engaging across difference as well as habits of deliberative theological thinking for a lifetime of spiritual growth. The specific example of engaging the problem of how we image Jesus will serve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potential for a series of curricular materials for use in congregational youth settings.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教育学研究的学理纠缠中突显其主体性重构,这是该学科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这需要教育学研究顺应当代人们认识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的迁移,立足于本学科、实行更大开放,加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充分体现其民族性;尤其要把握住中国教育学自身特质,应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正确处理“中国教育学”与“在中国的教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是人们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的知识体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自产生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其学科地位却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面对教育学存在的这一现状,反思教育学的困境、拯救教育学的命运,已成为今日教育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立足于知识、人和实践三个层面的教育学发展是教育学存在的客观要求,否则教育学终将走向死亡的深。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接着对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进行总结,最后概括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注教育学的发展是教育学工作者的普遍心向。考察近年来我国教育学发展的情况,对教育学学科地位的质疑、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化、基本理论薄弱、工具理性化、自身建设的不完善介入于我国教育学发展之中,并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是当下促进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practices of two instructors in an arts-based, after-school literacy program serving Somali youth provide insights for teaching urban immigrant students. It draws on a qualitative self-study that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of the researche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rogram called Pen 2 Paper 2 Power. It illuminates the difficulties of using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with immigrant youth,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immigrant youth cultures, form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ethnic culture, youth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research also examines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practicing culturally relevant hip-hop pedagogy with urban immigrant youth.  相似文献   

19.
To what extent can a large-scale national teacher-enhancement project help science teachers employ new pedagogical methods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In this study, data from 13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who taught 23 classes with 401 students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a teacher-enhancement project can alter teachers’ pedagogy. Three groups of teachers were examined: experienced users of the new pedagogy, beginning users of the new pedagogy, and a group of comparison teachers who used traditional instructional methods. Results suggest the reform effort can increase the extent to which teachers engage students in experiments and use 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however, helping teachers use constructivist discussion methods and discuss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inquiry appears to be more difficult. The implications for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rough a yearlong, qualitative ethnographic study that incorporated a youth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and documents the learning outcomes achieved when core principles of critical pedagogy are brought into practice with urban Latinx youths to develop critical awareness. Analysis reveals three themes around how critical awareness was raised: attention to current events, an ethic of care, and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curric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