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 内 容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质数与合数”。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 学 重 难点 :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教 具 准 备: 1.微机,多媒体课件。 2.答题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约数和倍数,现在谁能说说你自己的年龄,并说说自己年龄的约数有哪些?( 学生 说 )老师的孩子上三年级了,谁来…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8页例1、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判断。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谁能举例说说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怎样求一个数的约数?7、12‘15的约数务是哪些O3.教师讲述:大家已经学会了来约数的方法,那么每个数的约数有什么规律呢?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学习“质数和合数”。(板书)二、讲授新知(-)教学例…  相似文献   

3.
本期同时发表“质数和合数”两篇不同的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参与评课活动。来稿请在6月底前寄给申建春同志 ,本刊在第16期择优发表大家的评课文章教学目的 :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及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如下。一、复习铺垫 ,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 :谁能举例说说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7、12、15的约数各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 ,教师说 ,大家已经学会了求约数的方法 ,那么每…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传统的教法是按照书上的思路,让学生先写出1~12各数的约数,然后再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样教,从表面上看,有的学生学得主动,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的。但实际上,教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他们只不过把教师设计好的东西说了出来,这一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练习 1.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其中,为什么有的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11,25,47,17,54,29,1,73,0.62,1(3/4),120。质数: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合数: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 2.什么叫做质数? 质数有几个约数? 什么叫做合数? 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合数至少有三个约数)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50 -51页、练一练、练习九1 -3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别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 :同样的事物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 :分类的标准很重要。一、复习旧知说一说 ,在我们学习的空间 ,你可以得到那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  相似文献   

7.
“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初步学会判断质数与合数。而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学生一般难于理解,容易与奇数、偶数的意义相混淆。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必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现将“质数与合数”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的教学作好铺垫。 1.教师提问:什么是约数?什么是奇数与偶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与偶数,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37页例1和38页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似文献   

9.
在质数、合数概念教学中,应抓好三个环节.1、多层次进行抽象.教学伊始,利用"约数"知识的正迁移出示下题:把1、2、3……18、19这几个数按照它们的约数个数分别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学生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作观察、比较,找出异同:"只有1个约数的数有几个?是几?"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有哪些?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哪些?"当学生基本上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后,可先开书自学,然后指名讲述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合数.在教师点明它们的概念时,要强调指出:"1"这个数虽符合"约数只有1和本身(尽管本身也是1)",但不符合"只有1和它  相似文献   

10.
数学对话是指学生用数学语言明确地将思想表达出来,重复和显现学生自身内部思维的数学活动.在数学对话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体现.因此,它成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之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创设氛围,复述对话案例在“质数与合数”这一课中,教师介绍: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称为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称为合数.接着教师提问:“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说说什么是合数,什么是质数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生1:“我觉得合数实质上就是约数的个数多于2个的自然数.”生2“:我们还可以说合数的约数个数大于或等于3.”生3:“根据我们的游戏和刚才老师的介绍,我觉得所有的自然数(0除外)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它的约数的个数等于1,它就是1,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第二类是约数只有2个的,这是质数;第三类是约数多于2个的,这是合数.”师:“这位同学的发言真精彩,大家能将他的发言用文字或图表复述在自己的纸上吗?”于是,这样一张知识建构图清晰地跃于黑板上,也嵌入孩子们的头脑中.分析语言表达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上,许多数学知识的语言表...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自然数、整数的意义。2.认识并记住整除、约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和互质数的意义。3.记住能被 2、5、3整除的数的特征。4.认识分解质因数的意义5.认识和记住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二)理解1.能区别整除与除尽的不同含义。2.能理解约数,倍数含义,能找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3.能区分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质数与质因数的不同含义。4.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3整除。5.能明确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和  相似文献   

12.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这一节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教给学生分解质因数的办法。 一、质数和合数 1.质数和合数概念 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如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右图中各数的约数的个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71—7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能自制100以内的质数表,熟记20以内的质数。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12  相似文献   

14.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分解质因数,要先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教学时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数里除了1,其它的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以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为根据,抓住特点,先找这个数的约数,再根据约数的多少来决定它是质数还是合数。如:29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29)两个,所以29是质数;35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35)外还有别的(5和7),也就是它的约数有两个以上,所以35是合数。 质数、合数、互质数、因数、质因数这几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数、合数》可分三个层次进行。观察概括建立概念观察思考,揭示规律:要求学生写出1——12各数的约数,教师依次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思考:2、3、5、7、11等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2、4、6、89、10、12等数的约数又有什么特征?(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至少有三个约数) 抽象概括,建立概括:指导学生阅读p.37质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查表法等有关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前面我们研究了约数,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设计意图:找一个数的约数,是学习质数和合数的基础。复习约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二、合作学习,探究新课1.自主发现,建构概念。师:我们先从几个较小的数入手研究,同时也为了我们在…  相似文献   

18.
1.在约数和倍数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尝试活动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让学生自己尝试,编制出50以内质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将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8、59页例1、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分类思想。3.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追求新知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关键:充分感知每个数含有约数的个数。教学用具: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关于一个数的约数,你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