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112-120
函授教育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育费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等种种优点。以上海图书馆学函授学校为据,兼及参考其他图书馆学函授学校教育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办学史及教学各环节的相关内容。由于战争导致图书馆事业衰败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曾试图将黄金交易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由于政府内部腐败以及黄金黑市盛行,而最终未能实现。日伪时期,黄金交易给上海经济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兴起了教育界与实业界的建教合作浪潮。中央与地方纷纷设立了主管建教合作的行政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建教合作的文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建教合作成效甚微,未能实现合作初衷。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教育的办学形式较之晚清时期更为丰富,美术院校开展的图案教育、师范学校开展的手工教育、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开展的工艺教育,是民国时期工艺美术教育办学的主要形式。民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教育实践成果,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探索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的显著成熟性,研究生教育的政府经济服务性,研究生教育深受国外教育的影响,并阐述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影响,即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民国时期研究生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形成了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培育模式具有独特的时代优越性,现代研究生教育可以结合时代新特点适当调整并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中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由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列强掠夺,许多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医院将西医教育引入中国,虽然主观上存在不同的目的和立场,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医学教育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8.
司丽静  万勇 《兰台世界》2015,(7):154-155
民国时期中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由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列强掠夺,许多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医院将西医教育引入中国,虽然主观上存在不同的目的和立场,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医学教育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9.
黎飞 《档案管理》2022,(2):43-46
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应始于1923年11月之前创办的南通文牍专修科,而并非是1934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按照实施主体,可将民国时期档案教育划分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和多元教育主体并存两个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看,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具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和浓厚的官方色彩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学术色彩较弱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在世纪交替之间,迎新辞旧之际,人们自然地回顾过去,思考未来。图书馆人也进行了研究历史的探索,出版了一些"百年纪事"之类的著作。但所论多较浮浅,未能深入展开。有的甚至叙述失真,结论有误。原因殊多,但史料缺失是其中之一。由于许多图书馆是在1990年代左右新建的,这些馆不仅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著作未有入藏,就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成舍我是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先驱者,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从新闻职业化角度以成舍我新闻教育实践为例对民国新闻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成舍我新闻教育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并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注重手脑并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是民国时期全国首屈一指的私立教会学校。20世纪20年代末,学校成立了校刊社,随之先后出版了10多期校刊。文章通过对现存民国时期的金陵中学校刊进行整理归纳,以展现民国时期中学校刊的编写出版特点,观察民国时期中学教育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党化图书馆,是党化教育思潮与图书馆实践的结合物。它肩负党化教育的使命,政治色彩浓厚,在民国图书馆事业中独树一帜。民国时期党化图书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一个思想孕育、各界推动、多路径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作为我国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档案管理形成了专业教育和研究探索并举的发展局面。本文从专业教育、研究探索、积极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大学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在困难中酝酿和创办,在动荡中艰难发展,在战乱中负重前行,但图书馆学教育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回顾了民国时期文华图专、上海国民大学、金陵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校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艰辛历程,总结了这些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这段历史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红 《兰台世界》2012,(9):73-74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重要思想教育功能。文章对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对社会思想教育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于我国现阶段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思潮的推动两个方面指出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动因,重点考察论证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敦瑞玺 《兰台世界》2012,(16):70-71
民国时期,我国的钢琴教育方兴未艾踏上了坚实发展的第一步,其间开办了钢琴教育的多所音乐学校,形成了钢琴教育的重要施教特征,涌现了钢琴教育的众多名师学者,为我国后期钢琴教育的快速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巨大贡献。一、民国时期钢琴教育在学校的兴起  相似文献   

19.
张振霞 《兰台世界》2016,(5):111-113
民国时期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宁夏的民族教育在此时经历了从最初的义学、社学和私塾到学校制度,民族教育发展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为近现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民国前后期宁夏中小学、师范、职业等民族教育发展出发,展现民国时期宁夏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并总结其在教育观念、体系、制度等方面对宁夏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裴艳 《中国出版》2022,(19):67-71
法学讲义是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受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法学讲义的编著出版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特征。法学讲义编著出版活动中反映出的出版与教育的关系、商业出版机构的作用以及知识生产断裂与承继的问题值得研究和省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