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星钛便携高速摄像系统对运动员进行平面定点拍摄,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孟××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和分析膝角、髋角、躯干角、杠铃高度、铃水平速度和铃垂直速度及其过程参数。研究表明:躯干在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过早的后仰发力,造成引膝不充分、躯干角在铃速最大时刻过度后仰;抓举动作技术的不稳定如杠铃在达到最高点后距离支撑平面不稳定,水平速度不合理均导致其抓举失败。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维运动学研究方法,对参加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的我国男子举重67kg公斤级优秀运动员谌利军与冯吕栋抓举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提铃准备阶段,冯吕栋身体姿势更符合抓举中“近”的技术要求;总体上,冯吕栋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谌利军,谌利军发力和惯性上升及接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冯吕栋。谌利军抓举过程中主要存在伸膝提铃阶段髋关节打开过早,引膝提铃阶段膝关节回屈角度小以及整个抓举过程中杠铃重心左右偏移量过大的问题;冯吕栋主要存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两心”前后距离过大,杠铃相对于运动员水平运动幅度大,垂直运动幅度小以及接铃过程中杠铃下落距离长,下降速度过快的问题。建议谌利军加强膝关节主要屈伸肌群的力量训练以及进行身体左右侧力量平衡的评估;冯吕栋应掌握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正确的用力方向,并改善接铃节奏。  相似文献   

3.
研究运用三维运动学方法,获取评价抓举技术动作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廖辉、石智勇等5名运动员8次成功试举与7次失败试举中每个特征时刻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动作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抓举失败的原因。研究认为人/杠合重心与人体支撑面中心在前后方向的距离(两心差)是评价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各阶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两心差越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越强。抓举过程中运动员的两心差数值曲线呈现出双波峰双波谷的特点,较为合理的两心差变化趋势应该是:两心差于发力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谷,惯性上升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峰,于下蹲支撑初达到第二个波谷,杠铃速度最大时刻达到第二个波峰。大多数抓举试举失败都出现在接铃完成阶段,而下蹲支撑阶段两心差过大是导致运动员在接铃完成阶段无法对杠铃形成有效制动的重要原因。研究中成功试举在接铃完成阶段末两心差几乎为零;接铃完成末两心差过大,将导致运动员在上举时失去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国家举重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及举重的运动训练乃至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SIMI-Motion7.50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廖秋云打破世界纪录的挺举技术动作视频进行解析,解析的采样频率为50 Hz,运用截断频率为6Hz低通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使用DLT计算空间坐标。结果:①廖秋云提铃至胸阶段的技术堪称完美,准备姿势合理,引膝动作完成质量高。采用积极的伸髋发力,且躯干角度保持80.27deg至77.62deg之间,有利于腹背肌群参与发力。屈髋屈膝接铃,杠铃回落距离为身高的19.61%,属于合理的杠铃回落距离。②上挺阶段,过渡阶段和预蹲制动阶段用时过长。准备姿势站距的调整将降低杠铃所需送达的最终高度,且有利于上挺动作的稳定性。其箭步式上挺杠铃回落距离仅为9.80cm,回落距离小,且双足构成的稳定区域面积大。发力时两心距离控制在3.1cm内,属于理想距离。站稳起立时段末,杠铃向右偏移达17.70cm,对其支撑可能存在隐患。③总体上看,廖秋云的技术优势在于躯干角度控制得当,两心距离始终较近。下肢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合理,伸髋发力的方式正确。④廖秋云技术优势明显,但成绩仍具有上升空间。建议优化时间结构,缩短过渡时间,避免额外的能量消耗。缩短预蹲制动时间,提升下肢离心收缩转向心收缩的能力。站稳时段的杠铃横向偏移过大,提示进行左右侧肌肉体量测试评价,并加强弱侧肌肉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运动员左侧末端杠铃加速度、速度和高度等为指标对高丹抓举技术进行分析。采用2台Speed Cam Macro Vis Eo Sens高速相机进行拍摄,通过SIMI-motion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对其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成功时在A点杠铃加速度为0.39 m/s2,失败时为0.12 m/s2,说明成功时在杠铃离地瞬间用力较快,2次抓举A至D杠铃加速度和肩部移动距离的变化,说明在伸膝提铃阶段都有二次发力现象且上体过早后仰;(2)D至E杠铃加速度成功和失败时分别减少了0.07 m/s2和0.03 m/s2,说明在引膝阶段用力不连贯;(3)在F点成功时杠铃加速度最大为0.38 m/s2,失败时为0.41 m/s2,说明成功时用力节奏较差;(4)成功时左侧和右侧支撑点分别向后移动了0.17 m和0.22 m,而失败时左侧和右侧支撑点分别向后移动了0.13 m和0.11 m,后跳之后两个支撑点没有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说明后跳之后两个支撑点发生前后偏离;(5)失败时杠铃的最高高度为1.04 m,而成功时1.09 m,失败时杠铃高度较低,在下蹲支撑阶段没有撑住杠铃导致其失败。把杠铃加速度的变化以折线图的形式来分析运动员技术动作,可以直观反映运动员的用力节奏,发现其技术动作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用力节奏较差,还需对其技术动作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举重提铃动作的运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铃是抓举和挺举的开始阶段,其主要作用是使杠铃获得一个初速度,并尽量靠近身体和支撑面,以减少阻力矩,为下一步的发力创造一个最佳的工作点。可以说提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步发力的质量。目前,关于提铃动作的力学研究很少,有关的资料和文章也不多见。用运动图像处理系统分析了举重运动员的提铃动作,通过对该阶段杠铃重心轨迹、膝关节与髋关节的角度、杠铃重心的速度与位移等参数的研究比较,发现运动员一开始提铃就伸膝伸髋并举,接着伸髋引膝,这与一般认为提铃分为3个阶段的观点有所不同。这也许说明伸膝阶段并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两方面对女子举重箭步挺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箭步挺下蹲撑铃点高,人体重心下蹲撑铃不太迅速,杠铃上升距离长,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大。但是箭步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大,稳定性高,稍有不慎也不会导致动作失败。箭步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短,起立距离也较短,消耗的能量少。  相似文献   

8.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第十届体育运动会举重比赛的运动员石智勇的抓举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提铃过程中人杠重心间距控制合理,杠铃平均加速度超过2 m/s2,体现了优异的爆发力和出色的提铃技术;引膝阶段的技术与常规引膝技术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该阶段用时很短,膝关节角度也几乎没产生变化,通过对膝关节的制动充分发挥了腰背部肌肉力量,使抓举时杠铃最高加速度的值出现在引膝阶段而非发力阶段,这是最体现石智勇抓举技术特点的地方;抓举发力阶段,身体用力协调,各关节角度的把握也恰到好处;抓举下蹲支撑阶段技术动作堪称完美,人杠重心间距控制合理,杠铃回落距离仅为13.6 cm,人体重心向下的平均加速度为11.2 m/s2,两项均属于世界顶级选手的技术指标;在起立阶很好地利用了杠铃的弹性势能,与杠铃同步起立,同时人杠重心间距仅为0.002 m,确保了起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廖继光上挺动作的成败对比及半蹲式接铃技术要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七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七届亚洲举重锦标赛75公斤级挺举比赛上,我国优秀运动员廖继光在第二次试举中成功地举起了185公斤,打破了当时的全国记录。在第三次试举中,廖继光试举190公斤向亚洲记录冲击。但是在完成上挺动作时,上肢将杠铃举过头顶之后,由于下肢没能支撑住,致使动作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下肢支撑不住呢?在廖继光采用的半蹲式接铃技术中,下蹲动作应如何完成?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廖继光上述两次试举的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举重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不少举重运动员在挺举中能将大重量的杠铃很协调地提至胸上并轻松地从下蹲中站起,但往往在上挺成功的边缘(分腿支撑的瞬间)突然失败;然而,也有这样的运动员,从下蹲中站起时非常吃力,但却能以良好的上挺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出人意料地将沉重的杠铃稳固地举起。上述两种现象,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上挺效果。这里关键在于上挺预蹲动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选手挺举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两台 PHOTO-SONICS IPL 型16mm 高速同步摄影机,拍摄了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我国9名参赛选手(其中7名世界纪录创造者,1名世界锦标赛冠军)的挺举技术影片,通过对影片的解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女选手挺举技术与男选手的差别;2.9名女选手相比,施文的技术较好,黄晓瑜的技术有较大的改进潜力;3.膝关节的最佳发力角和运动幅度与膝关节肌的功能以及人体整体姿势和总体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2.
韩文亮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冠军韩文亮上挺技术的测试与分析, 发现在上挺过程中, 杠铃前一阶段基本处于直下直上的运动, 但后程有明显的后抛现象; 躯干前倾不明显, 但后仰较大, 膝和髋形成多级加速; 杠铃的上抛速度达1 658m s, 上挺的力量达到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有关举重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大部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抓举强、挺举弱,而造成挺举弱的主要原因是上挺失败.就上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员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两台PHOTO—SONICS IPL型16mm高速同步摄影机,拍摄了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5名女子举重冠军(其中4名是世界纪录创造者,1名为世界锦标赛冠军)的挺举技术影片,通过对影片的解析、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女选手挺举技术与男选手的差距,主要是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高,杠铃的回降距离大,无效功占的比例大,有较大的改进潜力。2.五名女选手相比,邢芬有杠铃上升高度适宜,回降距离最小等优点,技术较好;黄晓瑜的发力效果好,但杠铃上升高度和回降距离偏大,需要改进。3.膝关节的最佳发力角和运动幅度,不仅取决于膝关节肌本身的功能,还与人体整体的姿势和总体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上挺中预蹲制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对预蹲制动动作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上挺动作中预蹲制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影响预蹲制动技术效果的诸多因素和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与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速测力技术探讨青年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特征与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慢速运动还是快速运动条件下,均表现出运动员膝关节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屈伸肌力的显著差异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比值和平均功率比值随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提示,以上结果符合青年足球运动员惯用腿踢球的运动习惯,是随着运动年限的延长容易发生膝关节及屈伸肌群损伤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推断早期注重膝关节前后及双侧肌力的均衡发展是预防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强 《体育科学》2005,25(7):88-95
研究目的:深入认识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中各环节协同的关系,完善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论:优秀运动员支撑摆动技术的主要运动学趋势,是支撑腿和摆动腿的髋角、膝角和踝角在支撑过程中均较小,两大腿的剪绞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积极着地是合理的短跑技术的基础;途中跑中前支撑段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和保持最高跑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跑的主要动力是体后支撑阶段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两大腿的剪绞—制动力量和支撑腿膝、踝关节的低位趋等长力量,是短跑专项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