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广告新闻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舒允 《新闻传播》2005,(11):26-27
只要稍加注意目前的新闻传播媒体,有心人即可发现广告新闻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纸质媒体中尤以都市类报纸为甚,电子媒体中尤以广播为最,而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广告新闻化现象也越来越多地见诸网络。广告新闻化的运作者也由此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广告新闻,又称新闻广告。广告新闻,按其运作者的话来讲是一种带有广告性质的经济型信息,也就是一种与经济有关的新闻。而广大受众目前在媒体所见的广告新闻化,实际上只是借用了新闻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质仍然是广告,既然是广告,则根本不能与事实等同。  相似文献   

2.
不少记认为,广告和新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笔不以为然。笔认为,只要记多加留意,在广告中也能发现新闻,而且是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广告,是所有传媒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除了我国在"革文化之命"的非常年代中广告被视为异端而禁止刊播外,新闻与广告在报刊电台电视台总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研究传媒新闻与广告的共性与个性即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对于搞好新闻与广告,防止广告与新闻异化、混淆,禁止"有偿新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徐迅 《新闻三昧》2004,(6):46-47
谈到新闻评论问题,可能是媒介报道与司法公正冲突中最典型的领域。尽管媒体与司法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都存在一定不同意见,然新闻评论领域却是分歧最多、最尖锐的部分。因此可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案件新闻中发表评论的规则,就可以较好解决媒体与司法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吕军民 《新闻世界》2010,(8):169-170
如今,在杂志上,在报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经常可以见到做成像新闻一样的广告。新闻化的广告实质是一种欺骗。但新闻化广告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概念上介绍了新闻化广告与新闻的区别。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丹 《青年记者》2006,(4):70-71
企业在营销策划中,运用较多的是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等于段,但是笔以为,在企业的营销中,有一种更有效的手段,那就足新闻策划。运用好丁,它与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等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效果比以上手段更明显,而且相对而言,费用更为低廉。当然新闻策划有一定难度、一定特点,需要策划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如新闻知识,要懂新闻。而在具体操作上,比广告、公关更要复杂、慎重一些。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闻的特点,可以归纳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强,二是专业性强,三是服务性强,四是保密性强。由于经济新闻的特点,在实际报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报道法律误区,有些甚至构成新闻侵权,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也给新闻单位造成麻烦。  相似文献   

8.
霍速 《新闻传播》2006,(6):40-40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规避让人头痛的新闻官司,记者在面对一些危害公共利益的新闻事件时,往往难以进行及时、准确地追踪报道,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共舆论的弱化和公众利益的损失。因此,新闻源失实与记者采访法律责任的认定,是一个非常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偿新闻的病因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 《记者摇篮》2005,(5):19-19
“有偿新闻”是权力拥有者的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一种延伸。新闻腐败是行业腐败的一种具体表现。有偿新闻是一种变相的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和新闻广告化,是新闻业走向市场后出现的突出问题。新闻从业者掌握着版面和节目时间,拥有一定的信息发布权。企业、单位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知名度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就要借助传媒做宣传。它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花大价钱做广告宣传;二是用低于广告价位很多的钱款支付给有发稿权的新闻从业者。  相似文献   

10.
徐再杰 《新闻知识》2002,(10):29-29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官司呈上升趋势。新闻官司多,一方面反映了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提高,知道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则表明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法制观念淡薄,采写的新闻确有主观或客观上的侵权行为。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官司是因为批评报道引起的。记高举正义之剑,曝光邪恶丑陋,戳到了某些人甚至是“贵人”的痛处,被曝光自然要千方百计找新闻单位的麻烦了。  相似文献   

11.
孙茜  孙颖 《新闻知识》2015,(3):57-59
新闻媒体在新闻节目间歇过程中经营广告是正常行为,但是以新闻的形式播出新闻广告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新闻广告的概念谈起,分析了新闻媒体经营新闻广告所表现出的道德失衡与错位,包括破坏了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原则、辜负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据此,提出了抵制此类现象的三点对策:新闻工作者的洁身自好、新闻媒体的廉洁自律、法律手段的监督和制裁。  相似文献   

12.
策划是新闻界公认的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前提和途径,而党报的广告经营策划和新闻策划则是异曲同工。两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闻报道可以策划,但不能策划新闻;而广告不仅可以策划,而且也可以策划广告。也就是说,新闻只有在预知和已知事实的情况下才能策划,不能无中生有策划出新闻。而广告不仅可以策划已有的,没有的也可以策划。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广告的市场性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3.
娱乐新闻已成为网民阅读最多的新闻内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上网阅读最多的是娱乐新闻,占到65%,其次才是国内时事、社会生活和国际时事新闻。在阅读娱乐新闻的网民中,年龄层次在16-24岁之间的网民最多。由此可见,网络娱乐新闻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受众,并且受众大多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新闻理论界讨论的议题与新闻实践者关注的议题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之虞。在新闻理论界讨论最多的问题是新闻的真实、公正、客观。但对新闻真实性问题,笔者查阅的十几种教科书和专著都没有对如何保证真实、公正、客观展开技术环节上的讨论,诸如新闻界十分重视的“更正”问题。在84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当中,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实用新闻”?“实用新闻”与服务性新闻有何区别?“实用新闻”与广告的异同之处有哪些?怎样防止“实用新闻”的寻租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对于指导新闻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到哪里去找新闻?”这是许多新闻记者感到困惑的事。其实,天天随处可见的广告就是一种新闻矿藏。只要做个有心人,完全可以从一些不起眼的广告中寻得新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的种类已经完成了越来越贴近实际的细分过程。各类专业性报纸层出不穷的同时,各种都市报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专刊,以便满足不同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要求。其中以房地产专刊、汽车专刊、数码专刊、旅游专刊、留学专刊为最多。因为这些行业的广告信息量大,读者对于此类信息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众多都市类报纸都把此几项内容的广告和新闻单列出来作为报纸的专刊出现、来整合包括这几类广告在内的资源。在专刊出现的同时。如何做好专刊新闻的问题也摆在了诸多媒体面前。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事实”意思相近、相关而又有差异的系列概念,如新闻事实、法律事实等。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写道:“事实是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概念,同时也是最模糊、最不确定的概念。”本文对新闻事实及法律事实概念进行辨析,旨在阐明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关联与区别,而后从法学角度剖析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辩证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胡伟 《军事记者》2005,(3):62-63
对一个单位来说,新闻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与该单位新闻干事的能力划等号。而通联能力,是新闻于事工作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通联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更多的是以单位“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与新闻媒体进行联络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