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志敏 《辽宁教育》2012,(23):89-90
美国课程评价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百多年来的课程评价从简单到完善,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了解课程评价的特点并分析它的优缺点,可以预测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三十年——历程、经验与瞻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30年来,专才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曾作为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30年期间,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教学研究到课程研究的重大转型: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了从关注质量到突出质量的取向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实现课程理论研究突破,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进入21世纪,做强课程研究、立足校本实践应是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美国课程评价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百多年来的课程评价从简单到完善,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了解课程评价的特点并分析它的优缺点,可以预测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扩展阶段(1993年以后)、实验创新阶段(1999年至今)。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受到进一步重视,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趋于拓展和丰富,课程呈现特色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今后如何发展,需要在其价值取向上达成共识,因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基于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课程建设上必然表现出一种倾向性的观念。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等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影响较大,呈现出实用性取向、民主与公平取向的特征。所以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趋向是,课程建设采取分权为主、协调统整政策,课程设计采用多方参与基本方式.课程实施和评估重加科举期.范.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评价理念的发展性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课程价值的过程。当前,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其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存在、知识分化与融合的趋势、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等,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本身是一种进步,有助于建立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的课程结构,解决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许多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走出理论困境和促进课程的本土化建设。课程多样化表现为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可以成为我国课程评价的一个基点研究。文章从评价取向、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要求四个维度概括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建议我国确立发展性评价观,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复合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我国课程本质观的演进是一个传承与变革的交汇过程,也是一个以教学内容为轴心的螺旋式的循环发展过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教育界对课程本质认识经历了从教材、学科、知识到生活、活动、经验的变革。虽然教育界对课程表征的主流取向是目标和计划,但是从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角度分析课程的本质,是我国课程本质探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推动课程本质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经历了三轮大规模改革,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习重建、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课程复生、21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实践。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包括:课程目标从重视社会取向发展为兼顾儿童取向、课程内容从静态分科发展为动态活动、课程实施从外部灌输式转向内部主动式、课程评价从结果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未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确立科学的幼儿园课程理念、遵循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取向、建构本土的幼儿园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课程领导”这一术语,在西方教育理论领域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这与此时兴起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密切相关.贯穿半个世纪的历程,“课程领导”的发展始终与课程理论和学校领导理论的发展相连,总体上呈现出从“工具”取向的课程领导观到“价值”取向的课程领导观的发展脉络,亦即从侧重技术、手段转向关注目的、意义,强调愿景性、民主性、合作性、建构性和批判反思性.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在学习借鉴西方课程领导理论的同时,应立足于变革性教育实践,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课程领导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明晰应用型高校内涵和质量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变发展中的主要环节,包括发展目标定位明确应用性导向、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 内部质量管理侧重应用性标准评价、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加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侧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 CIPP 模型,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和导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期、深化改革期和超越创新期。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课程的价值导向上,从关注个体政治品质向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转变;在德育课程类型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向关注情感体验的回归生活课程转变;在德育课程教材呈现的语言上,从成人化的表述方式向尊重儿童的对话方式转变;在德育课程评价上,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以“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导致课程评价侧重认知目标,忽视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强调以预设目标为尺度,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由专家、教师完全操纵,学生成为评价的旁观者。本研究以多元化评价作为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提倡一种动态的多元化课程评价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创生取向正超越其他的课程实施取向,成为课程研究中不可逆转的一个发展趋势.实现课程创生,需要教师从思想到行动,从备课到师生双边活动,从资源开发到教学评价,从情境创设到问题设置,从教学方式到教学目标,都要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只有着力实现这些变化,才能有效地促使课程创生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教育理论发生了大变化,教育评价理论也得到不断发展,呈现多样化的风貌,出现了课程本位评价、真实评价、实作评价、动态评价、生态评价、计算机本位测验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以评价的对象和标准来看,主要有四种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准确取向、互动取向。因此,从教育评价的发展来看,将会呈现多元化与整合化、情景与过程化、个性与差异化、科技与智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课程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调整、积极探索与尝试、高潮与深化发展三个阶段,从对高校课程理论的摸索到理论的初建至系统深入的研究,从高校课程改革实践的调整、系统优化至逐步完善,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初叶,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我们的改革仍需不断向前发展。加强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以及与课程实践的有效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等都是高校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校课程评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在个体体验价值取向下,以学生内在的经验为评价标准的课程评价,逐渐成为高校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高校重视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参与;强调课程评价的过程及情境,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课程评价手段与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人感知与体验等经验,进一步改进高校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调整、积极探索与尝试、高潮与深化发展三个阶段,从对高校课程理论的摸索到理论的初建至系统深入的研究,从高校课程改革实践的调整、系统优化至逐步完善,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初叶,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我们的改革仍需不断向前发展.加强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以及与课程实践的有效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等都是高校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首先是阐释讲究师道尊严、教学相长的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然后分析了近代新式教育,学校体制的官僚化,解构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师生关系发生畸变;最后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师生情谊"亲如家人"到文革10年师生关系紧张以至教师斯文扫地的演变、以及80年代迎来高校师生关系的美好时光、再到90年代以来师生关系又一次嬗变分析了新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变迁。并从变化了的制度和社会关系方面阐释其根源。最终,结合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现代功能和承载的历史使命等对我国未来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近些年的教育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育评价理论也得到不断发展 ,呈现多样化的风貌 ,出现了课程本位评价、真实评价、实作评价、动态评价、生态评价、计算机本位测验等多种方法 ,从这些方法以评价的对象和标准来看 ,主要有四种取向 :知识取得、能力取向、准确取向、互动取向。因此 ,从教育评价的发展来看 ,将会呈现多元化与整合化、情景与过程化、个性与差异化、科技与智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