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5月11日,由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甘肃远古文化与华夏文明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陇东学院、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天水师范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由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秦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5日在坐落于羲皇故里天水市的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学者共4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甘肃省考古所、陕西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以及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大会收到学术论文20余篇。会议时间虽短,但学术气氛热烈,在与会代表激烈的讨论中,大会取得了多方面成果,这次会议不仅是早期秦文化研究史上的一次盛会,也将早期秦文化和秦民族…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正>伏羲氏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他“一画开天”“开物成务”,揭开了华夏文明的第一页,伏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和永恒动力。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羲皇故里”的美誉。伏羲文化作为甘肃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可谓是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之一,其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伏羲、女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考古发掘的大地湾遗物,天水境内不少的地名和名胜,以及史料记载分析,天水地区是“两皇故里”,因而伏羲文化也起源于此.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天水境内出土的遗址文物和名山名水,探讨“两皇故里”,开发伏羲文化资源,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蔡智忠的新著《天水武术》一书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也是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丛书”中出版的第二部学术专著。蔡智忠先生自幼喜好武术 ,常年支持不懈 ,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并对地方武术及套路非常熟悉。 1977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深造 ,从此走上了武术教学与武术研究的探索之路。多年来 ,在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从事武术教学的同时 ,他将习艺练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曾多次作为武术选手参加甘肃武术比赛并获奖 ,亦多次作为天水师范学院和天水市武术教练率队参加全省比赛 ,屡获金奖。近年…  相似文献   

6.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天水发展旅游商贸城市,核心问题在于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即对伏羲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建塑.本文依据历史,结合现实,分析了伏羲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价值观,提出了优化伏羲文化内涵的方向和原则,为古老的伏羲文化焕发青春活力,为羲皇故里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9月24日,由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在甘肃天水举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西学院院长朱卫国教授主持开幕式,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郭郁烈教授致开幕词,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保平致欢迎词,中共天水市委副书记杜松奇发表了讲话。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省各地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有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联合大学、兰州师专、定西师专、陇南师专、甘肃《飞天》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博物馆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庙内,承担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工作,同时担负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天水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管理职责,也是以天水伏羲庙、胡氏古民居为依托的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博单位。1995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海原的冬天     
王立夫 男,1971年生,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甘肃省青年美术协会理事,天水市美术协会理事,天水市收藏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  相似文献   

10.
天水始祖文化包括了以伏羲、黄帝为代表的羲黄文化、秦人早期文化、早期道家道教文化,具有起源早、种类多,源流共生、关联性强,文化遗存丰富、学术价值高等特点和价值;传承创新面临着资源管理、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区域合作、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诸多问题。建设以天水为中心的始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促进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要着眼大范围规划,需要充分发挥始祖文化资源优势,大区域合作,市场化引导,产业化带动。  相似文献   

11.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之根,中华传统武术是由伏羲始画八卦等发明创造演化而来的。伏羲处在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传统武术也应诞生此时。伏羲出生和活动是个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中华传统武术的诞生和传播也当是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伏羲文化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拓宽了伏羲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F0003-F0003
蔡智忠 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为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体育学院重点学科负责人、体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负责人,西安体育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武术、民族体育学及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项目1项,先后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壳子棍研究》、《天水武术》、《壳子棍法研究》、《伏羲文化与传统武术》等学术专著、教材和讲义6部。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繁荣的工商经济及多种文化的长期交融,形成了天水灿烂的历史文化。1994年1月,天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可以概括为:区域自然环境特色———陇右门户、陇上江南;历史文化特色———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秦早期文化的多元融合;城市物质环境特色———两山夹峙、五城相连。天水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应该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整治中着重保护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充分体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为"三皇"之一。关于羲皇故里,过去学术界曾经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近年来濮阳、郑州等新说纷起,有的学者更是主张陕西平利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经过认真考证和全面辨析,我们认为伏羲生地在成纪,甘肃天水是公认的"羲皇故里"。而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不在陕西平利,也应在甘肃天水。  相似文献   

16.
论武术的起源与伏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开物成务,为中华武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武术起源于劳动,它是在古代人民与自然、与社会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伏羲时代是中国武术形成的最早时期;武术与巫舞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武即舞,舞即武,武与舞的社会功用是后世分开的;伏羲时代所传承的文明与天水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29~30日,甘肃省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水召开,本次会议由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主办,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承办。来自省内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就当前我省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方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冯国瑞先生字仲翔,甘肃天水市人,一九○一年生,一九六一逝世,终年六十一岁.先生幼年启蒙于家乡私塾,继考入甘肃省第三中学(今天水一中前身)肄业,同时还课艺于“存古学社”.该学社由天水前清翰林哈锐、前清进士陇南书院山长任文卿二先生主讲,聚集天水士子,讲文课艺.国瑞先生酷爱文史,勤读苦研,尤嗜《饮冰室文集》,每次课艺,下笔恣肆汪洋,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同学中崭露头角.先生得哈、任二先辈的悉心指教,于此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底.  相似文献   

19.
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遗址为实物代表.大地湾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古代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中国之瑰宝、甘肃之明珠,天水之骄傲.大地湾文化与天水境内的伏羲文化、秦文化、陇山文化、三国军事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己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憾遗的是,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源至今未能开发利用,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方面最为突出.就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大地湾文化与天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天水市是旱作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接近90%,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复杂。天水市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之后,宏观发展环境有了积极变化,新农村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天水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落后还在制约着天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从六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可以加快天水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