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高职医卫类专业学生未来从业特点和体育锻炼需求,依据教育、体育和职业的原理,设计职业身体素质、职业保健体育和职业康复体育等体育教学内容,能突出职业性与通用性、专门性与广泛性和实用性与趣味性统一等特点,为提高医卫专业学生的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理论支持,为高职医卫类专业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钟华 《考试周刊》2010,(29):129-130
高职院校体育只有开发出职业性、实用性、健身性强的运动项目,才能真正地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设置,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与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所必需的身体姿态、一般身体素质、岗位核心素质、篮球运动技能、拓展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训练,是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结合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进行职业体能体系教学创新,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奠定扎实的体能基础。文章在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职业体能的基本含义、当代各类职业所需的体能及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以职业体能需求选择教学内容、运用网络课堂提升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引进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和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职体育课程注重学科特性而忽视职业教育特性,与职业所需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度低。文章以我国高职78类专业分类为依据,结合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载体,根据各项职业所需职业体能不同对体能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为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高职院校来说,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谈我们对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培养和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对未来参与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未来与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三项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5%的学生认为能在体育课中学到感兴趣的内容,有46.2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消极的作用。针对这种状况,文章提出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内容应具备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应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课程理论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建设理念。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针对学生求学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要求的不同,加强对职业所需的体育教学内容探索与实践,构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体育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合理性、终身性。  相似文献   

9.
汤勤华  周文来 《考试周刊》2012,(64):109-110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当前职业院校中不同岗位专业群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提供依据.对“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内容、特点和原则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职院校中不同岗位群应开展适合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岗位体育活动,以帮助学生发展符合未来工作环境的体能和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帮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结合自己的劳动形式、性质、条件等因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高职体育教育内容设计上来说,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设计还沿用普通高校体育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大致相同,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不符。本文首先对优化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高职体育教育内容选择,最后提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发展促进的策略,望采纳。  相似文献   

11.
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体力需求,给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围绕学生就业方向安排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以便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能面对工作岗位的特殊要求。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学应根据将来的职业特点调整和改造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  相似文献   

12.
侯俊 《高教论坛》2012,(2):123-125
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学制短、学生基础薄弱的状况,造成英语课程偏重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英语能力的训练。本文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在语言学习和教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融合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课程,探讨课程内容的融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估体系的完善诸多方面的问题,为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英语课程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的梳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题要求,建构适应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Students’ vocational knowledge can be defined as all knowledge students require performing within occupational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udents’ vocational knowledge is often discussed from a perspective of either what should be taught and learned in schools or different kinds of knowledge students should gain in occupational practice. Much less focus is on students’ vocational knowledge itself. This exploratory in-depth study aims to describe what characterises students’ vocational knowledge. To explore students’ vocational knowledge, an analytic framework is used to describe vocational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specifying: (1) occupation-specific knowledge components, and (2) qualities. Results show the framework provides a structure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vocational knowledge, and is valuable to describe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knowledge components such as technical procedures or the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and qualities such as richness, complexity and specificity. Additionally, to use an existing framework –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s of ICT and Social Work – its usefulness is explored in a new context, namely,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framework serving as a potential tool to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e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blematize the ways class and gender are played out in adult students’ narratives about their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future. Drawing on Beverly Skeggs, we analyse how students think about future occupations, what motivates them towards these and how they are able to form their future in relation to them. Taking on Sweden as a case, our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narratives on their future occupations are classed as well as gendered. In their vision of future occupations, working-class students tend to focus on occupations helping and caring for others, while middle-class students tend to focus on work more as a means of fulfilling themselves as individuals. These differences are also gendered.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o picture their future occupations in relation to having children and a family. This tells us that in the female students’ narratives, there tends to be a strong focus on caring – for their families as well as in future occup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不利于今后的择业与就业,作为综合性、时代感最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创新为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主导作用,这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就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7.
吴新锋 《天津教育》2021,(3):120-121
我国新课改明确指出,当前面向初中生的教育应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主,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应重视知识教学内容,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科学的手段完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我国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活动的核心,并且总是随着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特征,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专业课程内容,保证和提高高职会计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高职学院体育师资队伍、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体育课程的开设、体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设置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建筑施工岗位群和核心技能点,并将它们转化为教学知识内容;然后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最后再利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组,探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