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Onstar系统广泛应用在导航和卫星定位等系统中,基于Onstar系统的空间区域模糊搜索算法是解决网络隐私保护和源位置挖掘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传统方法采用决策树构建算法Diff P-C4.5的网络隐私保护机制,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On Star源位置网络隐私保护的空间区域模糊搜索算法,研究On Star系统路由协议模型,设计路由转发及隐私保护容错机制,对每层的最小竞争窗口值的调节系数设计为定值,得到每轮消耗的隐私保护预取值。计算On Star源位置加密信息系统传输的通信量,进行On Star源位置网络隐私保护的空间区域模糊搜索算法改进。实验分析得到,该算法能报确保Onstar原位置网络用户的空间区域隐私性,对空间区域的模糊搜索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合作已经从组织内部的合作发展为跨组织、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分析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的7个指标,利用UCINET软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1985—2008年全部共同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规模、密度、强度、空间范围等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聚集地人才聚集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通过系统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模型。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网络与分类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整体网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主体的网络密度均高于整体网络密度,科研院所网络密度较低,弱化了整体网络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研究型与应用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大致呈现对立式和包围式分布,人才聚集的凝聚力均明显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ERGM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11):131-137
基于复杂网络研究视角,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对网络整体特征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解析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区域层面实证分析区域间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中不对称的非互惠保护关系普遍存在;各区域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会促进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人口流动网络和制度邻近网络对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区域创新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有关创新数据,构建综合考虑互联网普及和知识溢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测度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与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个省份的创新空间存在极大的非平衡性,区域差异以2012年为分界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其中:互联网普及对本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知识存量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知识质量溢出呈现相反的结果;互联网普及放大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重塑我国区域创新组织形态可行路径,在互联网普及政策制定、加大知识溢出效应和充分发挥互联网与知识溢出协同等方面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南方区域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市场的特点与效果,对完善辅助服务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网络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联.一方面,社会资本增进主体间的信任,改善区域内主体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形成区域合作创新的"促进器"和"胶合剂",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网络具有社会资本的特征,是一种有助于区域社会资本培育的组织形式.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可以为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孵化器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所处的地位:中转服务平台--有效衔接科技与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支持空间--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软硬件服务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风险减缓器--降低创新风险,促使创新主体更积极地进行创新;创新集聚孵化空间--透过创新网络,企业能互动学习以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th)即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它是IETF(网络工程任务组)组织为网络协议(IP)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路由协议.它通过收集和传递自治系统的链路状态来动态地发现并传播路由,支持多区域划分功能,能有效地减少局部网络路由状态变化而导致整个网络不稳定,同时支持VLSM技术,从而实现快速路由汇总和收敛.基于此协议在消防部网络进行最优化的路由设计和配置,实现多区域消防网的快速、高效、安全、畅通的信息流通管理和控制.从而满足公安网内信息传递及对信息高质量需求.先从OSPF的概念导入,确定设计目标,然后分析消防网络的拓扑结构,再引入OSPF对消防多区域设计原理和路由选择和配置,最终通过实施0SPF协议有效提高网络的综合效能,实现网络的最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2020年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带动邻近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现区域孵化器网络化的制度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霞  池仁勇  王会龙  葛传斌  赵珍 《软科学》2003,17(5):22-24,35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已成为孵化器深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孵化器内部现有的制度方面的缺陷已经构成一种无形的障碍,阻碍了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和区域孵化器网络的形成。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实现区域孵化器网络存在的制度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形成适宜的制度环境促进区域孵化器网络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手段,开发基于互联网文本信息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方法。为满足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分析需求,划分了环境形象类别,分别从文体来源、情感极性和环境要素这三种角度评价地区环境形象。人工标注环境文本语料,对比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和卷积神经网络三种算法,最终构建了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算法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模型。方法的分类效果较好,三种分类的F1值均满足分析需求,环境要素的F1值在0.8~0.9之间,情感分析的F1值在0.8以上,文体来源的F1值在0.9左右。该方法应用在长三角城市,可实时处理地区热点环境舆情,分析地区环境形象,提供精准直观的环境形象评估结果,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产业知识基础为视角,以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为区域划分依据,从理论上构建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总部经济区域创新体系。该区域创新体系以产业知识基础为创新资源、制度为外部因素、总部经济特性为内部禀赋,综合作用影响创新配置进而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类型。构建前向支撑型、后向支撑型和网络支撑型区域创新体系,以成都、上海、北京为典型总部经济中心城市进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建立一套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与结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结构耦合视角,采用系统耦合模型描述创新要素的动态结构匹配作用关系,测度城市创新协同度,直接刻画创新协同启动方与创新协同匹配方的内在二元性关系结构,构建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模型(UA-SIN).UA-SIN为有向网络,包括拓扑与赋边权,内协与外协网络等模型形态.进一步基于UA-SIN的城市中心性、聚集性和相关性等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分别研究城市创新协同能力(包括发起、匹配和中介能力)、城市创新协同集群和城市创新协同模式等网络结构特征.最后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UA-SIN能够在构筑区域经济循环体系、优化城市创新链分工、规划城市群创新平台布局、定位科技服务业重点推进领域与方向等方面,为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优化提供决策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5.
《普罗米修斯》2012,30(1):31-50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federal systems of government in Canada and Australia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promo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industries. It focuses on selected cases of federal and regional (provincial or municipally based) policy initiatives and structures that support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knowledge institutions’ (such as universities) and locally based industries. The study reveals both anticipated commonalities in and unexpect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nadian and Australian innovation environments and policy approaches. Federalism, resource‐based economies and sparse population have led to similar concerns and solutions. However, building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is a question of building on social capital and Canada seems rather more inventive and effective than Australia in turning social capital into sustainable organisations. Several regions of Canada have developed very strong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s for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skills, awareness and programmes—examples which provide valuable lessons for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水平等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而,在分析分布密度(SPREAD)选取原则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高度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等、小样本适应性、训练速度快、模糊处理等特点,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联系、互相反馈特点,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载体、区域创新投入3个方面定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并建立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湖南省2006-2013年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教育投入和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而一味通过政府投入,盲目增加专利数量对于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估核电厂场内应急预案,提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语言集(HFLTS)的评估方法。首先从预案内容的角度出发,基于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防护、应急保障以及总结与后期处置五个维度构建核电厂场内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群决策过程中专家给出评价时的犹豫性,运用HFLTS-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并利用犹豫模糊加权平均算子(HFWA)确定综合评分;最后以大亚湾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场内应急预案的关键内容和不足之处,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完善核电厂场内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