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新型土霉素电极,详尽地讨论了电极性能的影响因子.该电极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平均斜率为64.5mV/decade,线性范围为4.3×10^-6moL/L-1.0×10^-2mol,/L,检测下限为3.4×10^-6mol/L.适宜的pH范围为2.0-5.0.  相似文献   

2.
制备以水作为分散剂的单壁碳纳米管-刚果红(SWCNTs—cR)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山莨菪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修饰剂对山莨菪碱的氧化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山莨菪碱的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其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速率常数分别为6.49×10^2cm2/s,6.52×10^3moL/(L·S).基于实验优化分析条件,建立直接测定山莨菪碱的电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73×10-5.17×10^-4mol/L和6.31X10^-5-L 14X10-4mol/L,检出限为1.74×10-4mol/L,同支电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6%.该方法也可用于山莨菪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制备由阳离子交换聚合物AQ和阴离子聚合物PVP组成的复合修饰电极,考察该电极在PH=1的0.05mol/L的H2SO4底液和含亚硝酸根的H2SO4底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出了NO2^-在单层膜与复合膜中的扩散系数.结果显示NO2^-在上述膜中的扩散系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基于水杨醛缩丙醇胺Schiff碱(Ⅱ)锰金属配合物[Mn(Ⅱ)-SaPa]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I~-<SO_3~(2-)<SO_4~(2-)<PO_4~(3-)<NO_3~-<A_C~-<SCN~-<NO_2~-<CIO_4~-<Sal~-。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形响应范围为5.0×10~(-5)-1.0×10~(-1)mol/L,斜率为-56.8mV/dec(20℃),检测下限为2.0×10~(-5)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并将电极用于药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电化学聚合1.10-菲络啉合钴(Ⅱ)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对NO的响应范围及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实验发现,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制备的该电极涂加Nation后对NO的检测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NO的浓度在4.2×10^-5~2.4×10^-7mol/L范围内氧化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检测限达4.8×10^-8mol/L;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了钼酸银薄膜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制备由阳离子交换聚合物AQ和阴离子聚合物PVP组成的复合修饰电极.考察该电极在PH=1的H2SO4底液中亚硝酸根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电极对亚硝酸根具有明显电催化作用.能够很好地用于微量亚硝酸根检测.  相似文献   

8.
制备由阳离子交换聚合物AQ和阴离子聚合物PVP组成的复合修饰电极.考察该电极在PH=1的H2SO4底液中亚硝酸根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电极对亚硝酸根具有明显电催化作用.能够很好地用于微量亚硝酸根检测.  相似文献   

9.
就固态石墨电极的pH响应特性及掺入PbO、PbO_2和PbS后的响应性能做了较系统的探讨,实验表明,纯石墨压片电极在pH1~9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Nernst斜率为48.3mv/pH,该电极无内参,强度高,耐温压,Na~ 、K~ 、NH_4~ 、Cl~-、B_4O_7~(2-)、PO_4~(2-)、HPO_4~(2-)、邻苯二甲酸根对电极pH响应无干扰。  相似文献   

10.
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一对苯二酚(HQ)-H2O2体系的电化学催化行为。比较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和玻碳电极,峰电位从64mV(vs.SCE)前移至116mV,催化电流提高了10倍。对工作电位、介质pH、H2O2和HQ浓度进行了选择。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HRP的线性范围为5.0×10-10~1.0×10-10g/mL。检出限为2.5x1×10-10g/mL。该法具有电极制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自制的碳纤维电极上,研究了碳纤维电极性能和对氯苯酚(p-CP)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扫速、pH值以及浓度对p-CP在碳纤维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P在碳纤维电极上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其电极氧化还原行为受吸附过程控制,p-CP在1 mol.L-1硫酸底液中,其氧化峰电流与对氯苯酚浓度在5×10-5~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9981),检出限为1×10-6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3%(n=1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铁、钴、镍、铜与铋形成的普鲁士蓝及类普鲁士蓝的制备,并将它们用于修饰碳糊电极得到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表明:铁氰化钴修饰碳糊电极对H2O2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将它用于H2O2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34×10^-6~5.34×10^-4mol·L^-1。该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电化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电极材料选用和修饰剂选择方面综述了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制备的几种方法,概括了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交流阻抗谱法(EIS)对以滴涂法制备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s-COOH)修饰玻碳电极进行纳米膜特性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氯霉素(CAP)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的玻碳电极对CAP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为双质子双电子还原过程,CAP在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及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8.76×10-4cm2/s及1.64×10-3s-1.在实验优化选定的测试条件下,还原峰(-0.602 V)电流与CAP的浓度在1.55×10-7-1.97×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2×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2.24%,可用于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用直接混合法制备了碳原子线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对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未加碳原子线的空白碳糊电极相比,碳原子线修饰碳糊电极可使对苯二酚的氧化峰负移0.152V,还原峰正移0.161V,ΔEp减小了0.313V,反应的可逆性明显变好,说明该电极具有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同时还探讨了电解质溶液、浓度、扫描速率等因素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玻碳电极上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HQ在该电极上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HQ在该电极上的伏安行为是一受扩散控制的可逆电化学过程。在pH为6.08的PBS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HQ的浓度在5.0×10^-6-2.5×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μA)=-1.444-0.077 8 c(μmol/L),相关系数r=0.996 5,检测限为4.75×10^-6 mol/L。同时利用电化学方法确定了该电极反应过程是双电子转移,并测得传递系数α为0.626,扩散系数D为7.4×10-7 cm^2/s,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为6.8×10^-4 cm/s。  相似文献   

17.
制备出了碳纳米管负载单(双)核硝基铁酞菁,采用电化学手段研究了碳纳米管与金属酞菁的最佳配比,最佳热处理温度以及它们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单核硝基铁酞菁而言,其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2:3,而双核硝基铁酞菁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1:4:样品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00℃,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电极过程均受表面吸附所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稀土多金属氧酸盐/多壁碳纳米管修饰Pt电极(POM-CNTs/Pt),研究了它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与CNTs/Pt修饰电极相比,POM-CNTs/Pt修饰电极对乙醇电催化氧化速率明显增加,且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过程,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