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你不想爱人吗?”林永仁电视播送新闻人物专访时,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记者把话筒送到正在岗位上的先进人物嘴边,向他问道:“此刻,你不想爱人吗?”想不想爱人,这要看处在什么背景下,不可一概而论。假若是久别家乡,又时值“倍思亲”的佳节,先进人物的回答,自然...  相似文献   

2.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表”)是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划分保管期限的重要依据。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要求高度重视制“表”工作,“把这件事当作机关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根本性工作、决定性工作来重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指出“这件事不做好,机关档案工作就没有做到点子上,就没有抓住根本和要害,要想做好机关档案工作,那将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3.
近来看报,有时看到只有标题,找不到正文。我原以为是漏排了的。后经内行指点,说这叫做“标题新闻”,是个新品种。哦,难怪只有标题。大概是人们要求增加信息量的一种措施吧。和“一句话新闻”一样,也是客观的需要。读者看报,一般是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吸引人,引起对内容的兴趣,就接着看正文。为什么有时候只需几分钟就可看完一份报纸呢?因为看了标题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标题新闻”应运而生,是不奇怪的。读者看报,想多获得一些信息,喜简短,  相似文献   

4.
何春龙是中国青年报总编室主任,从1978年中青报复刊起到如今,他在总编室做夜班编辑已经长达17年。由于他是中青报地道的“夜班元老”以及这许多年来为报纸版面做出的不凡贡献,因而被报社同仁戏称为“第一版面”,前不久荣获首届新闻“百佳”称号。 何春龙做了17年夜班编辑,难能可贵的是他安心,更难得的是他把编辑好版面当作人生事业追求不懈,总是有一种想在有限的版面上施展自己的创造欲望。他心无旁骛,乐此不疲,年已不惑,立定此业不惑。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邀请他加入“思想者文丛”,他本来也想加盟的,后来,发现这套书中有他不喜欢的某人,他说不想与“精神不洁”的人为伍,就拒绝了。现在出书难,书能出版也就阿弥陀佛了,况且,每一本书也是各负其责、自说自话的,谁会考虑那么多呢?可见,林贤治有“洁癖”。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记者、编辑,我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了解一些“可持续发展”。然而,倘若提出问题,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她与新闻创优有什么联系?我们却并不一定能回答清楚。当然,即便回答不清楚,我们依然可以创优,若干年来大家就是这样过来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与世界文明携手并肩?想不想多一些自觉性,少一些盲目性?想不想谱写更多能推进社会发展,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新闻?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才认为:现在不是该不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能把她研究到何种广度和何种深度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7.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笔者的一位同仁压在玻璃板下的座右铭。对此,编辑部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雄心大志,难能可贵;贬者认为,初出茅庐就想成名成家,不想想如何为人民服务?!其实,这有何妨?成名之路千万条。关键在于走哪条。曾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相似文献   

8.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圈内,大凡熟悉冯英子先生的,都尊称他冯英老。冯英老是我的老师,因为建国前他曾任教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而我是1947届民治新专的学生。虽然冯英老没有授过我的课,但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然而,作为师生辈,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大半是把我当作他的老朋友,而并没有认真地把我视为他的学生的。我认为这或许不是我的凭空忆想,比如,我如果隔了较长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一旦去了,相见之下,他会脱口而出:“喔。老兄您来了。”我之所以写下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它可以充分说明,冯英老的为人…  相似文献   

10.
记者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把自己的亲历写下来,贡献给读者,这就是“个人经历报道”。《萨拉热窝的逃亡》就是一篇“个人经历报道”,它出自英国电视记者迈可·尼科尔森之手。全文始终用第一人称,讲述他自己怎样甘冒风险,救出一个波斯尼亚女孩并把她送到英国家中收养起来的故事。故事充满了人情味,相当感人,能够激起人们对前南斯拉夫那场战争的憎恶——相信朋友们读后能得出这个结论,这里只想多谈几句如何认识“个人经历报道”这种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晴和 《传媒》2001,(7):43-45
采访小丫真的不容易,因为她并不想接受很正经的“采访”。她说:“我很普通,上学——工作——进修——再工作,就这样简单。我只想把我的节目做好,我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但是,一个多月的等待与不懈努力终于印证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终于,  相似文献   

12.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笔者的一位同仁压在玻璃板下的座右铭。对此,编辑部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雄心大志,难能可贵;贬者认为,初出茅庐就想成名成家,不想想如何为人民服务?! 其实,这有何妨?成名之路千万条。关键在于走哪条。曾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饮誉国内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就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专”与“杂”●寇晓琴记者要当“杂家”,这是新闻界一种流行的说法;记者要当“专家”,这也是新闻界倡导的做法。两种说法是否相悖?专与杂是否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专”是指记者对专业分工要有所专长,成为那个行业或部门的行家;“杂”是相对于“专”提出...  相似文献   

14.
说“跑”     
有位老记者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话说得俏皮,然而并非玩笑。他的解释是:“新闻是跑出来的。如果不想跑,不敢跑,不会跑,就不能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那样,还有什么新闻可言? “想跑”,是指为了多写新闻,写好新闻,乐于东奔西跑;“敢跑”,是指采访不畏艰难险阻,知难而进;“会跑”,是指善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自己一套采访方法。过去的新闻界习惯把采访叫“跑新闻”,  相似文献   

15.
十几年前,我们还把“书商”作为一种贬义的词汇,而今天则变成中性了。如果说这种变化还多少有一点与时俱进的话,那再过不久,“书棍”一词真的成为我们这些做书人的身份特征,就不知道是幽默还是悲哀了。  相似文献   

16.
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把新闻解释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说法被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人们都知道,狗具有狂吠、咬人的天性。当人们一听到狗叫或者一看到狗咬人的事,大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人是有别于“狗”的,如果“人”真的会咬“狗”,那就令人瞠目结舌了。这种“狗咬人……人咬狗”理论,核心问题就是“奇”,一言以蔽之:“奇”就是新闻。“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祝福》,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其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祥林嫂被迫再婚后,生了一个男孩叫阿毛。可她第二个丈夫得伤寒又死了。幸而还有阿毛与她为伴,使她对生活没有绝望。可不久,狼又把阿毛吃了,这对她是一个惨重的打击。她又只身一人,便再度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我真傻,真的,”她逢人便讲她的阿毛被狼吃的经过。“我只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天地》2011,(3):61-62
10多年前,他身家数百万元,是当地利税大户,而她刚从农村进城,儿子被前夫带走了,自己靠打零工维生。他对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她大惊:“我配不上你,你太有钱了。”他就笑:“这好办,想发财不容易,想变成穷光蛋很容易。”为了爱,他果然将财产变卖一空,随她回到大巴山深处;栽树放羊、男耕女织,过上。神雕侠侣”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在与虚假新闻报道相关的讨论中,一种常见的论调是:虽然这则新闻是假的,但它反映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真问题.“上海女孩因年夜饭太差与江西男友分手”被证实是假新闻后,还是有人坚称它反映了城乡差距悬殊、“凤凰男”结婚难的“真问题”;媒体调查发现“北京某学区房单价46万元”纯属子虚乌有,但依旧有人坚持认为这则假新闻广为流传背后的天价学区房问题、教育资源不均等“真问题”仍值得关注. 这种论调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却站不住脚.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应该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真正严谨的逻辑推理也应以分析新闻事实为起点.如果新闻事实被证伪、被辟谣了,与之相关的评论就成了“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0.
要坚决抵制这种主张不论主张新闻报道可以“合理想象”的同志说得多么婉转,不论有的人怎样转弯抹角地为这种论调粉饰,说到底,所谓“合理想象”也者,其基本论点就在于。新闻报道(特别是通讯、特写)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事实(或称细节),是不可能依靠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采访和调查研究来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