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少先队文化是指以全体少先队员、少先队管理者、服务者组成的少先队事业的人,在少先队教育、学习、活动、管理等各方面,各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少先队文化是凝聚少年儿童的重要力量,是激励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从事创造活动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  相似文献   

3.
“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个解释,其中第一个解释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含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郑金洲在他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中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概念来看,学校文化更多指向精神和思想的范畴,而非物质领域。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文化是什么?课堂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反映科学认识世界的文字成果,即不含虚构的非文学作品。"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章阐明:历史实录靠文章,遗产传承赖文章,文艺繁荣须文章,文化发展重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学家要关注民生,关注草根文化,关注草民文章。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人们长期以来创造的富有本地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体表现主要有礼俗、人文精神、民间工艺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将其恰当地渗透,将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其中一条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什么是民族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同一区域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反映在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映在软件方面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反映在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映在软件方面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的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学等,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  相似文献   

11.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2,(51):140-141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一是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二是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三是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     
陆志平 《新读写》2008,(7):93-102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相似文献   

13.
孙媛 《成才之路》2011,(12):47-47
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适度地渗透相关跨文化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文化或文明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较多的指人类的精神财富。文明更多的强调社会的进步状态。基本上与阶级社会的历史同义。作为历史文化概念,“西方文化”是随着西欧在15、16世纪的兴起而被逐渐强化和固定起来的。“西方文化”是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源自于希腊和罗马的欧美文化,是欧美地区的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段红云 《考试周刊》2013,(21):185-185
<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同时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特质的一种载体。校园文化是凸显学校的特色品牌,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目前,学校正打造"具有现代教育设施、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模式、一流教育质量的苏南名校",努力成为"一所执著追求绿色教育理想的历史文化名校"。作为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如何在班级工作中使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相得益彰,用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改革,历史教学也要改革。历史教学怎么改革,我想谈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研究,共同探索。一、要全面贯彻历史教学的任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四化建设的又红又专人才。构成人才的主要条件大致是,(一)渊博的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二)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丰富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能力)。历史教学在造就又红又专的人才的这三个条件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历史教学的任务也可包括以上有关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贺梅 《辽宁教育》2009,(1):56-56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都在试图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来熏陶、感染和影响学生。下面,谈谈笔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既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一种产物,同时它又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文化是一种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积淀,对某一地区、某一人群的人格、精神发生着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就体现在班级这个群体中。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文化?概念按学术界的通行解释,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阐释“文化”概念。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狭义文化则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套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安徽教育》2009,(8):24-25
<正>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中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坚持用先进的班级文化去凝聚、激励和引导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一、班级文化的涵义、特征及功能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