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中医药大学做为教育部援外基地,多年来,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对非合作经验,成功承办了多期教育部面向非洲国家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为加强中非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援非项目工作实践出发,对中非传统医药领域广阔的合作前景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以教育部援非项目为平台,加强中非各国间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浙江师范大学以中非传统友谊与合作交流为背景,以非洲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国家教育部、商务部的援非政策为指导,以浙江的人文经济与地域优势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为基础,以教育部的教育援非基地和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等教育学》学科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教育援非,促进中非合作交流,为进一步巩固和增进中非友谊作出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是中非合作框架下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非双方建立的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教育合作关系。中非教育合作本着量力而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旨在促进非洲社会的自主发展。中非教育合作在政府层面的高层互访、院校的交流和科研合作、留学生的双向流动、派遣援非教师和赴非志愿者、对非人力资源开发和非洲汉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非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非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2015年,非盟推出的《非洲愿景:2063议程》规划了非洲大陆发展新未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职业教育援助力度,通过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机构、派遣援非教师、开展各类对非培训、提供教育物质援助等,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为中国教育“走出去”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对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产能对接,促进非洲的民生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是双方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取得显著成绩。在中非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双方高校发挥重要职能,积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稳步增长、科研合作项目成果显著、民间友好关系得到加强、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发展。目前,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已逐步建立起教育合作机制。展望未来,中非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与机遇。双方可充分发挥“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平台作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共育创新人才、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质量前行,为实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6.
援非教育既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国对外关系特别是对非洲外交关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社会对非洲的一种援助方式之一,教育援非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教育援非的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中非友好往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坚持秉承平等互利、应其所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双边为主兼顾多边五大原则开展与非洲的合作,合作方式涉及人员、财物、信息和结构等整个教育系统,致力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全方位双向教育合作与交流体系。但同时,中非教育合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双方参与主体单一、合作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非洲学研究积极性不高、留学生在中国的教育和援非教师质量堪忧、执行机制模糊、评价机制缺失、西方国家对中国参与非洲建设频频作出负面报道等等。此外,现阶段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关注度不够,且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初期介绍和描述阶段,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仍比较薄弱,有待加强。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如合作中政策话语的转变、中国和西方传统援助国在与非教育合作中存在的异同点、科学管理机制的创建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拓展研究。同时,中国作为新兴的教育援助国,有必要厘清对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内部机制,进而促进未来与多边机构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拥有丰富的医药遗传资源和民族传统医学知识,具有开拓东盟市场的知识产权基础和政策支持。由于目前民族中药产品和疾病诊疗方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许多困境,而且医药遗传资源和民族传统医学知识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给广西民族医药开拓东盟市场增加了不少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对广西民族医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实施特别保护,并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民族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合作。  相似文献   

9.
郝平 《世界教育信息》2010,(6):10-11,16
2010年6月2日,由教育部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的教育部第八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报告,外交部、商务部和广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启动仪式上,中方20所入选院校就未来三年开展全面务实对非合作进行了积极讨论。会上还颁布了《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管理办法》。来自全国40余所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校长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教育援助以来,援助政策经历了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取向、平等互利实事求是取向和注重受援国教育发展能力建设取向三个阶段。援助形式主要包括资助留学生来华留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校际交流与科研援助、教育物资援助等。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化和合作领域的拓展,教育援非实践需要在服务国家对非战略、创新援助形式、提升援助有效性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