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娟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26-126,86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围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从多方面引导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大班幼儿综合能力较中小班有质的飞跃,在集体中有一定的自主性,集体活动中彼此作用加强,教师应根据此阶段幼儿的特点进行集体教育,让每位幼儿都做到关心集体.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为集体服务,遵守集体规则形成良好的爱集体行为,加强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为他们创设温馨关爱的集体氛围,让这颗种子在温暖中扎根、萌芽,才能经受风雨的历练,用成长的茁壮和娇艳的花朵回馈爱的付出。通过有效引领,多形式开展活动,在爱与被爱中助力幼儿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小班的幼儿是最难教最难管理的,他们都来自温暖宠爱的小家庭,突然一下来到陌生的大家庭,一个个素不相识的面孔,使他们惊慌、失措、恐惧,因此他们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发泄,哭着找妈妈,找奶奶,有的甚至哭闹一天,两天,三天……实在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生活,能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用"师爱"来融化幼小的心灵对刚入园的幼儿用母爱般的师爱来打消他们的顾虑。幼儿一入园,我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有四种表现:(1)爱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孙志敏 《考试周刊》2013,(31):192-192
<正>友爱情感的培养是幼儿形成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友爱情感,为幼儿在将来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最高道德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培养幼儿的友爱意识我班共有30名幼儿,其中26名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家长、亲友、邻居、老师等多方的关怀、照顾与爱护,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据我们观察和分析,不少幼儿的集体观念较为淡薄。以往的爱集体教育,多是采用讲故事、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方法的效果往往欠佳。因为“爱集体”这一德育内容本身比较抽象,不易为幼儿理解、接受。只有将该德育目标和内容融入幼儿感兴趣的集体活动之中,才能让爱集体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渗进幼儿的心田。我们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做做玩玩中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其萌发爱集体的情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缝布娃娃”这一活动为例来说明。活动开始,当教师提出缝制布娃娃的任务时,就自然地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必须分工、合作的情境之中。这个情境促使幼儿为集体着想,调整或控制自己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更多地考虑集体的需要。为了将布娃娃缝制成功,小组成员一致推举能力强的组员承担难度较大的娃娃头的制作任务。在具体缝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情况分析 九月接大班,全班52名幼儿均为独生子女,其中原大班未升学的有16名,中班升入大班的有34名,另外2名为新入园幼儿。通过数日观察发现:幼儿之间不礼让,想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分群严重;部分幼儿为被动来园,集体意识差。由此看来,培养幼儿爱同伴、爱老师、爱集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里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中老人都很宠爱他们。在家吃饭靠喂、穿衣靠帮,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劳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一、注意培养幼儿爱集体劳动的情感 我们利用每一次教育的机会,表扬那些主动为同伴、为集体服务的小朋友,并将发生在班级的好人好事编成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不让幼儿被动地服从老师的指派为集体做事,而是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幼儿体验自己为集体做事给班级带来的变化、给同伴带来的快乐;体验做好事后,同伴和老师对自己的感激之情。使幼儿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理应为同伴和集体服务。使“要幼儿做事”这一外在的指令和压力,变成幼儿“我要做事”的内部动力,增强劳动观念。  相似文献   

11.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5,(30):29-29
情感环境是在教师的带领下,由集体的每个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氛围,只有生活在爱、公平、鼓励的环境中,才能使幼儿学会自信,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古语云:“久居芝兰之室,不觉其香。”要让孩子心中充满爱,就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小手歌》这节课中教师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像、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一旦丧失审美性,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性也就很容易丧失,可以说音乐的审美享受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并不仅仅是在跟教师学唱歌曲,他们更是在游戏、在生活。音乐活动的审美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从而培养幼儿爱生命、爱他人、爱自然的人文素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随着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日常生活为我们培养幼儿的爱集体情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的。一、循循善诱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对集体的态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教师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影响小班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参与度的主观原因有:幼儿对集体教学的认知度不够,对课堂常规掌握的不够好;幼儿在上课时对课堂之外的事物较感兴趣;幼儿性格孤僻,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客观原因是:小班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比较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学活动本身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及教师自身素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关的情感和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礼貌行为,关系着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幼儿入园是集体生活的开端。老师要热爱、关心、尊重幼儿,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坚持做到没有亲疏之分,处处关心爱护他们。家长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家长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想到。孩子生病,老师要去看望;天气突然转冷,老师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添上。为了安全,老师们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下雨天,还要背、抱他们进出。有一个叫杨涛的幼儿,平时爱打架,老师多次教育,收效不大。一次,他大声哭叫,说是被打了。张老师想到他平时爱欺侮小朋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才能的先导,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 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幼儿爱蹦、爱跳、爱唱、爱玩、爱观赏新鲜事物,所以经常带他们到野外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到农村、工厂走一走,不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幼儿喜欢听故事,若是在夜晚,把他们带到室外,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中有那么一些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不爱表现自己,不愿抛头露面,胆小内向,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也不是很主动。这类幼儿往往不被大家所注意。可是跟他们形成反差的有那么一群幼儿,他们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乐于交往、活泼乐观,往往能引起周围人更多的注意。很明显,两类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前一类孩子由于性格等原因,缺乏自信易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9.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家人依赖性强、交际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据此,我们在小班重点进行了“群体乐”教育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同伴、爱荣誉、活泼大方等良好品德和个性。集体作画结合秋季特征,教师带幼儿到野外拣树叶,回园后把这些树叶洗净夹入书中压平。美工课上,教师用咖啡色纸剪成树干和树枝,让每个幼儿在树枝上贴一片叶子,形成一棵大树。同时,要求每个人都能认出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入园幼儿来说,他们一天的主要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小班语言活动有这样一首儿歌“:幼儿园象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象妈妈。”就真实地体现了这一点。如何为幼儿安排好对其有价值的每个生活日,是幼儿园活动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日子才对幼儿有价值,才能让幼儿在园感到安全、快乐,得到游戏、学习和成长呢?我认为,在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成人(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