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粱静 《农村教育》2006,(7):95-95
《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找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大教育家杜威也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我们要让课堂“回归生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习离生活很近,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历史与社会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与社会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历史与社会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持续发展"。《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化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那么,化学教学如何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之中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应用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中小学生基本的生活形式和存在方式。通过调查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根据当代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情感领域、认知领域和社会领域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提出改革当代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途径:重建学习目的,让学生热爱学习;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优化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校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感悟体验;注重家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享受体验;注重社会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深入体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融进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是一个独特信息工具和高度商业化的信息来源,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甚至沉迷网络,诱发犯罪,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延续多年的强烈反响和突出问题。研究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关键时段,科学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可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实现学校德育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学习是中小学生基本的生活形式和存在方式。通过调查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根据当代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情感领域、认知领域和社会领域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提出改革当代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途径:重建学习目的,让学生热爱学习;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优化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应试教育造成了现在的高中生与社会生活脱节,感受不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得他们的作文"幼稚病"很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让作文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一个独特信息工具和高度商业化的信息来源,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甚至沉迷网络,诱发犯罪,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延续多年的强烈反响和突出问题。研究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关键时段,科学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可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实现学校德育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引领。  相似文献   

12.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让课堂回归生活,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感知生活,提升感悟;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参观、调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生活化”,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适应社会、提高聋哑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让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课程向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快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认识生活是作文的关键,积累生活是作文的捷径,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广泛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去发现、探索,去大胆想象,去采撷生活中的瑰宝吧!让快乐走进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作文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环境下,思考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对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新理念、新思路尤为重要.基于课题研究结果,为学校德育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提供基本线索,呼吁学校德育主动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加强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性和影响力,实现网络伦理价值观对学生美好网络生活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的价值.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为此,追求试题情景的真实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也就成了新课程高考的“新宠”。无机化工题就是在新课程高考命题示范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一、放开视野,提供观察的机会1.观察社会生活。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模仿—表演,丰富学生的想像,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如让学生回家观察母鸡下蛋的叫声,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母鸡下蛋时叫声的讨论模仿,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数学学习的宗旨.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味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习惯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