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卫星覆盖面积非常广泛,卫星覆盖有利于加强广播电视信号的接受情况。卫星覆盖是解决广播电视信号经济性最有效手段。近几年来,卫星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但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卫星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射功率的设置过大,卫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或者由于传输距离较远,或者是因为传输位置不妥当,就会导致信号大大衰减。另外,地面接收站若是受到干扰,也是会影响到信号接收质量。卫星信号接收的情况的好坏在于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调试。对于卫星接收天线进行准确的安装与调试,保证外界的因素对于信号接收干扰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情况。本文根据对于卫星接收天线信信号接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强  廖本友 《西藏科技》2012,(10):76-79
文章设计了一款简易而低成本的卫星对准仪,解决工程人员在调试卫星接收天线时,不能方便快捷的找准接收天线与卫星的角度的问题。通过C++编写程序,计算出卫星接收天线的水平角与仰角,并图形化显示。该卫星对准仪,由编码器与倾角传感器组成,分别将卫星接收天线的水平角与仰角数据测出,传入AVR ATMEGA16单片机芯片处理,并用12864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3.
卫星接收的关键是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定位调试。而复杂的方位角、仰角、磁偏角等计算与调试,特别是近年兴起的Ku偏馈天线的仰角问题更让人头痛,但由于一般单位通常都没有倾角仪、寻星仪等调星专用工具,从而让人感到天线调试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主要叙述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安装与无仪器调试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电视及卫星地面站接收数字节目时,应计算出卫星接收天线仰角、方位角及极化角,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通过科技产品获得更多的信号,在电视中收到更多的频道,甚至一些国外频道等。在使用卫星接收天线时,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信号接收出现错误,甚至没有信号可接。这时就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卫星接收天线进行一定的调整。本文就调整办法以及卫星接收天线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要想大幅度的增加天线的收益,首先天线的接收板要选择具有电磁带隙结构的。运用等效电路的运作原理来具体分析电磁带隙结构的特性,探究电磁带隙结构在接收天线中的应用。提出新思路、新的理论依据改革传统的电磁带隙结构运作方式。高阻抗表面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电磁带隙结构形式被广泛使用在卫星接收天线的应用中,它能有效的拦截在反射面的表面波,合理掌握天线辐射的方向,大大增加了接收天线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建成EOS/MODIS卫星资料接收站,2004年9月该接收站又被纳入国家MODIS数据共享平台,至此完成了中国西部地区EOS/MODIS卫星资料接收、处理与传输一整套先进、完善系统的建立。本文主要讲述了EOS/MODIS卫星资料接收、处理与传输的机制和流程以及规范了相关操作并总结了天线出错解决办法,为其它地区EOS/MODIS业务的投入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学会运用科学技术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也更加渴望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卫星接收天线便是重要的科学技术,人们通过卫星接收天线能够观看更多的频道和节目,甚至是国外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可以说,卫星接收天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人们使用卫星接收天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不恰当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卫星接收天线出现错误,甚至会导致其无信号可以接收。因此,在人们使用卫星接收天线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使用方法,遵循使用的原则,对卫星接收天线实施调整。就研究和思考卫星接收天线调整与问题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中长距离信号通信一般采用电信号传输方式。电信号中长距离传输易受外界电及电磁影响,如感应雷、电平不足等影响传输设备及传输质量,传输距离过长也会因电平过低导致信号减弱。目前国内外各种型号的卫星接收天线设备及自动气象站设备因研发周期长,中长距离信号通信均采用电信号传输,而国内局部地区受雷电影响较多,电信号中长距离传输易受外界电及电磁影响,如感应雷、电平不足等影响传输设备及传输质量。鉴于近年来新的通信传输技术的出现,可以使用新的通信传输技术对中长距离信号通信方式进行改造,使中长距离信号通信更加稳定可靠,有利于提高卫星接收天线控制系统、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系统、自动雨量点数据传输系统的使用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卫星接收天线的选址十分重要,天线的架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以保证接收到高质量的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卫星地球站由于技术发展和卫星覆盖范围调整的需要,经常要对卫星电视节目的传输与接收方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电视台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及时调整其卫星接收天线参数,使之与所要收视节目信号的卫星转发器相符。  相似文献   

11.
相比起传统的接收天线,光学天线因其较大的接收面积、较少的噪声光干扰和压缩的接收视野范围等优势,在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广泛利用。研究了卫星光通信中使用单个光学天线及光学天线阵的性能,并且分析了光学天线阵相对于单个光学天线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卫星数据接收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卫星接收的原理、系统构架与实践,并以泰达图书馆共享工程支中心为例,详细说明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安装、调试、接收、使用的过程,同时进行了使用总结,且总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卫星电视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卫星电视的连接观看到来自不同地区的电视节目,并且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外界事物,但是卫星电视是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来连接的,所以卫星接收天线的调试工作非常重要。卫星信号的接收效果与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效果有很密切的联系。对卫星接收天线调试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在进行卫星接收天线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相关安装人员的安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卫星的数据要实现高速率获取和传输,就不能忽视其中很关键的有效载荷--数传分系统。数传分系统即数据处理与传输分系统。它通过数据处理器接收相机图像信息,完成图像数据压缩、格式编排后进行直传、存储或回放,再通过高速调制与功率放大,由数传天线跟踪地面站,地面接收射频信号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还原星上图像后进行分发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资西安安东电子有限公司是由西北工业大学与香港安东贸易有限公司共同经营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合资公司.西安安东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火炬计划《卫星电视接收机及卫星接收天线》项目中的《卫星接收天线》课题唯一承担执行单位.公司自行设计和生产的ADORE超塑整体成型系列卫星接收天线,日前业已通过权威机构检测.测试结果表明:ADORE系列卫星接收天线从研制、生产直至检测的管理体系是科学的,可靠的,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在MIMO系统中有选择地使用多根天线,可以大幅增加系统容量,解决无线通信现在面临的资源紧张问题。低秩相关信道进行发送天线选择比不进行天线选择情况可以大大增加系统容量并降低成本。在进行发送天线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接收天线选择会使容量比只进行发送天线选择小,但相对于只进行发送天线选择,可使设备复杂度大大降低,对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进行发送天线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接收天线选择并进行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具备完整的卫星数据接收、传输、存档、处理、分发体系,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地面站的数据接收范围覆盖全国及亚洲的70%疆土。地面站的数据接收系统由天馈伺分系统、跟踪接收分系统、测试分系统、记录与快视分系统、故障诊断分系统、站监控管理分系统、技术支持分系统组成,性能和指标居于世界同类地面站前列。地面站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卫星数据处理与产品生产系统,其产品质量、规格与全球数据产品一致。地面站一系列重要的装置改造和自主创新项目的完成,使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检索等系统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可以保证以近实时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数据产品。地面站运行20余年来,所接收、处理和分发的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遥感应用各领域,其中突出的范例有国家重大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西部测图、海洋环境近实时监测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  相似文献   

18.
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接收设备已经出现老化或损坏,如何在系统接收设备已经损坏或故障的状态下继续运行,本文介绍的是在现有CMACast系统基础上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的详细设置,以及如何接收处理FY-2号卫星的云图及其它产品的显示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简单通信模型的介绍,对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FY-3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信号接收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重要环节信号处理的原理与处理设备的作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卫星传输作为一种信号质量较好,信号覆盖面积较广的应用形式,被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之中。本文就双波段双极化高频头在数字卫星接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地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数字卫星接收系统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