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纷纷以混合式学习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本文以小学道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为例,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混合式学习,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推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伴随双减教育政策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如何实现减负增效目标成为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双减对各阶段学科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强调应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以促进其身心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其更应注重优化教学模式,从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效果,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从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等几个方面,对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提高进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要反思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总体来说,应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生...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改变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是为人之本,道德与法治教育即使在小学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规范自身的行为,帮助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公民。本文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延伸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信息技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深刻地体会到法治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玉萍 《家长》2023,(26):31-33
<正>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但从当前学科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式滞后、教学主题不明确等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基于某一教学主题开展相应的项目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思考搭建互动参与的平台,转变以往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是大面积提高优质课率和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广泛应用并高度综合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陈至立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厂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形式单一,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设法构建趣味化道德法治课堂,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实践智慧,探索大千世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道德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去构建"童趣课堂",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作为能够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尤为重要。生活化理念的教学模式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衍生而来,基于生活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实现道德与法治修养的提高。本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化理念教学,为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改革,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变革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就有了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就有了整合的必要性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能够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尤为重要。生活化理念的教学模式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衍生而来,基于生活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实现道德与法治修养的提高。本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化理念教学,为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志松 《天津教育》2023,(32):116-118
<正>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以提供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理论依据,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教育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因此,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水平,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现代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效果.文章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创新观念进行教学优化,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增强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堂,许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都变得直观化、简单化和形象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在引入信息技术时应基于学生认知水平,以考虑学科特征为原则;基于课堂教学需要,以选择网络资源为核心;基于教学目标达成,以理解应用目的为宗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道法课堂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工具学科。它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供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并对学生智力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起着促进的作用。将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使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既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