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的一项必修内容,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我们组织编写了云南省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地方教材《劳动技术》,每学期一册,供义务教育阶段3 ̄6年级学生使用。一、《劳动技术》的新编背景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国家指定性的学习领域划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4.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2003年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劳动与技术》教科书,在之后几年的试用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重新编写了七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家政》。新编《家政》是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讨论)编写而成,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学。为了让老师更多了解这册教材,本文对新编《家政》作简要介绍并提出教学建议,供师生在教学中参考。一、新编《家政》教材的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有利学生操作性学习。家政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劳动技术教材,新编《家政》教材主要通过“衣物洗涤”、“生活计…  相似文献   

6.
肖金良 《新课程研究》2010,(6):126-128,13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学科被弱化,实施可有可无的状态,只有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唐淑华 《辽宁教育》2002,(12):31-3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既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选择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主题为学习对象,把品德、劳动、社会等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要素之间的互动。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来认识生活、发展能力的。如果把课程实施过程看作一种生活的话,那么这种生活就是由师生的互动共同建构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比如教学《我长大了》一课,为达…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研究性学习被列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现阶段实施的综合活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具体体现 ,因此 ,对综合活动课程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一、综合活动课程的界定初中综合活动课程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识规律创设的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特点 ,以自主活动和体验为主要形式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的劳动素质形成必须经过劳动实践。所以人们的劳动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对于贯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都具有重记笔记项占20分,因为认真书写既是一项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又能培养学生们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最后一画“一”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李鹏 《中小学电教》2010,(1):112-115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并规定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为四大指定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的多方面发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和探究、反思与创造,培养学生参与劳动技术的正确态度,促进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教学参考书》中也提到,劳技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彰显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和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5.
陈小玲 《教育导刊》2004,(17):19-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16.
杜慧 《教师》2019,(15):107-10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贯穿小学三年级至高中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除此之外,对该课程的指定领域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分为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以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为侧重点的一门课程,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必须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发展契机,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丁如许 《班主任》2003,(10):28-29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门课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及新的课程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小学劳动课既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劳动知识、技术、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劳动。上好劳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新近制定公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并且强调“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笔者认为,目前的小学劳动课应积极向“课改方案”靠拢…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从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实际、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开发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深入了解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