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地市党报要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记者队伍。地市党报记者要转变观念与思路,将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统一起来,坚持职业操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首先要转变地市报纸言论“无所作为”的观念,大胆接触热门话题和实际中的重要问题。从这次报送好新闻的言论稿来看,抓重大题材、抓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显得不够。许多言论停留在对“红白喜事大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把握住地市报言论的角度与取向,就可以大大改善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言论工作应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小题大做;二是大题小做。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4.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在财经类新闻资源开发热中 ,不少地市党报也仿效大都市党报细分市场的做法 ,纷纷办起了多以商报冠名的经济类日报。到 2 0 0 1年底 ,商报一族猛增到 70余家 ,浙江省这一年就有 4家地市党报办起了商报 ,其初衷都是为了加大财经类新闻资源的开发力度。然而这种另起炉灶的开发模式 ,至少会遇上以下四大问题 :一是成本太高。一张新办经济类日报 ,每年没有上千万元的成本投入是形不成规模的。成本高也意味着风险大。二是回报速度慢。与都市类报纸相比 ,新办的经济类日报 ,通常需要更长的培育期才能被读者和广告商认同 ,三五年内没有利润…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7.
市党报理论版如何才能发挥作用,办出成效来,我以为首先要解决一个自身定位问题。地市党报理论版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我们金华日报的做法是:坚持把理论版作为“新闻的延续”和干部的“学习园地”。地市党报理论版应该是“新闻的延续”,这一点如何理解?报纸作为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8.
党报要强调指导性、首先要重视言论的写作。但是,目前整个报纸系统从总体上说,言论是弱项,地市党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大多数地市党报的高度警觉和深刻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党报言论的写作水平,使言论成为地市党报的一面旗帜呢?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吐鲁番日报》以"办一张有魅力的党报"为总体办报目标,坚持以"机关报+都市报=新型党报"为办报思路,坚持以"本土+深度+整合=特色党报"为办报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报纸的整体水平,成为吐鲁番地区覆盖面最广和影响力最大、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多年成为新疆"双十佳"报纸和"全国地市党报优秀报纸"。新闻立报,提升党报品位长期以来,大多数地市党报特别是像《吐鲁番日报》这样处于内陆边疆偏远欠发达地区党报,办报观念相对保守。近  相似文献   

10.
刘光祖 《传媒》2000,(3):40
我们去年对一些地市党报进行了审读,感想良多,其中一点就是地市党报如何处理好权威主导作用和接近性亲和作用之间的关系。权威主导作用是党报硬的一面,而亲和力、接近性则是报纸软的一面。真正有分量感动人的精品力作总是将两者结合得很好的新闻作品。凡是重头新闻或是重点报道,总是存在于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有影响的新闻事件与地方上的落实贯彻情况和时当地新闻资源挖掘的结合部上。 这里可举《镇江日报》的一篇好稿说明。去年5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新闻公开后,当晚,《镇江日报》的同志随后从光明日报社得知,牺牲的记者中许杏虎是镇江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地市党报的言论宣传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党报言论因之而获得新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地市党报的言论宣传存在以下一些带共性的问题:有的报纸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党报言论的灵魂和旗帜地位,把言论作为通讯、消息的陪衬或补充,即使是有思想性、  相似文献   

12.
正言论在报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党报,强调指导性,首先要写好言论。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判断;当前应注意些什么倾向、动向,也总是通过言论来体现。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的言论习惯根据《人民日报》及省报这一个时期发表的言论内容来组织本报的言论,而这些仿造的言论从主题到内容都相差无几,缺少地市报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其实,比较起来,地市党报与中央、省级党报因各自所处位置不同,各有其特色和优势。中央、省级党报言论强调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三级党报的最基层,大多数地市党报存在新闻资源相对匮乏、新闻队伍相对薄弱、新闻影响力较小的状况。如何提高报纸质量,提升报社影响力,是地市党报亟待破解的难题。《宣城日报》自2006年起,以持续开展"开门办报"活动为载体,创新办报方式,创新采编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5年实践证明,我们根据新形势赋予了"开门办报"全新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取得了全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闻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所在。要闻版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报纸的评价。因此,要办好地市党报,首先就必须办好要闻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地市党报的要闻版办得不活。“正统有余,可读性不强”,几乎成了地市党报要闻版的通病。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健康发展。因此,地市党报要发展要创新,要闻版必须首当其冲。近年来,怀化日报为促进报业的健康发展,对要闻版进行了大胆创新。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怀化日报要闻部记者、编辑的工作实践,对创新地市党报要闻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濮阳市委机关报的《濮阳日报》,近年来,在濮阳市委的领导下,报社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并在如何搞好、搞活理论版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主要做法、体会如下:一、树立旗帜意识,唱响主旋律党报理论版是党报新闻版的延伸和深化,是党报的旗帜和导向。它不仅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的声音的重要职责,而且是为群众释疑解难的重要舆论阵地。人常说,言论是报纸的“眼睛”,但言论并不能代替理论宣传。因为报纸理论宣传,不仅仅是上级号令的简单传声筒,而且承载着上级号令的诠释和深化,是对报纸舆论的深化和拓展,地市党报的理论宣传更…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  相似文献   

17.
言论,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和’“灵魂”,在版面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应做到每期必有。然而,由于受地域、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市党报往往会出现言论稿源不济的现象。要解决“言论稿荒”问题,除了要培养一支稳定的业余作者队伍外,更重要的是广大记者编辑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鲜活的新闻素材中挖掘“话题”,评说是非,以事论理。那么,如何从新闻素材中挖掘言论话题呢?本人就自己的新闻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刘华 《新闻窗》2006,(6):68-6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地市党报直面基层,强化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是体现地市党报权威性和鲜明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10年来,《六盘水日报》加强新闻评论工作,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凸显。报纸评论成为市委市政府声音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党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是党报生存发展的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地市党报安身立命之本。言论是报纸的眼睛,报纸的灵魂,言论的指导性是报纸指导性的重要体现,可见,如何增强言论的指导性是提高报纸指导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