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梳理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发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一方面集中于教师的个人因素和外界影响因素,前者包括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情感,后者主要包括人口因素、社会支持和组织行为;另一方面集中于教师职业倦怠预测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预防策略,主要包括: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师自我效能感发展,预防职业倦怠;提高教师情感能力,培养教师心理资本;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教师克服倦怠的能力。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启示包括紧密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合适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选择更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并考虑多种影响变量、与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家长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及缓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正在加速推动教师职业化,如何关注和研究教师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策略减少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对继续推进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教师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的因素、职业的因素和组织的因素等。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应从建立教师心理调适机制、创设和谐融洽的组织环境、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等入手。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职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教师职业现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因及自我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在职业倦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并从教师职业压力、师生关系、生活压力、角色冲突以及人格因素的五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师自我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9.
郭绒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28-37
运用CiteSpace分析WOS数据库中493篇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SSCI文献,研究发现:8篇关键文献和6位关键学者的成果在概念框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知识基础;当前研究热点聚焦在五大主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健康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前沿为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工作投入三大要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峰"型结构,即立足知识基础围绕热点主题推进前沿探究.未来需将这一"峰"型结构嵌入"人-教育-文化"的三重语境,通过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的循证干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其对教育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和跨文化研究,推动知识生产与个人发展、教育进步以及文化自觉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耗尽其心智、生理、情绪资源的表现,对教育的危害极大。本着眼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为系统工程,从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探讨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学校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来自于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其产生是成人教育教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制约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动态过程模型(SME模型)出发,探讨了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成人教育教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刍议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自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探寻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缓解、远离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问楠 《考试周刊》2013,(98):8-9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孟繁旭  高瑛 《西部素质教育》2024,(3):140-143+149
文章以广西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量表调查广西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情绪衰竭;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师效能感显著相关;教师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均负向影响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影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角色冲突、工作负荷、家庭平衡以及民办高校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和管理体制的欠缺都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针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个体、家庭层面、民办高校和社会几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年龄、职称、婚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界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进而分析了职业倦怠给教师个人及其家庭、学生和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找到缓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地方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做了调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避免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而是社会、学校和个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教师应该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并且学会如何采用多种发生进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教育的长足发展有赖于幼儿园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幼儿园教师的素养需要充分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然而,这种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像蛀虫一样吞噬着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笔者展开了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比较严重,而组织因素是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