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孙奇逢生当明清社会大变革之际,其学《易》研《易》、撰写《读易大全》,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社会人生。他认为研究天道地道,其旨趣在研究人道。其谓“自人用之总一人道”则集中反映其“《易》专责人事”的思想本质。他不仅教人认识斯人之生立难丧易、国家之兴成难败易、天下之治致难乱易的规律性,从而谨畏善治,既贞于终,防患于未然,而且提醒人们“戒慎不闻”,无时不兢惕,无刻不戒惧,从而随时随处,举止有法,既能自估以《易》,而行《易》于一身。所以他教人透过学《易》而为在“我”之《易》,“我”则立身于天地之间,而自觉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改造世界的真正主体,积极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易》学史上,三国魏王弼(226——249)《周易》学说的出现,是改变一代学风、影响至为深远的一件大事。这位仅度过二十四个春秋的青年《易》家,置数百年《易》学流俗于不顾,独树新帜,奋起矫正两汉以降“象数学”弊端,廓而清之。他的《周易》学说,主子“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倡扬“卦以存时”、“案爻明体”、“承乘比应”等例,开魏晋《易》学新风。后世《周易》“义理学”之兴,实于王氏发其端。尽管王弼据《老》、《庄》玄理解《易》,或为后来崇尚汉学的《易》家所诟病;但自唐初修撰《五经正义》,《周易》定用王弼注,遂使王《易》在唐代几定于一尊,历宋、元、明、清,研探其学者代不乏人,迄今未衰。  相似文献   

3.
李觏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易论》之中。在《易论》中,他把《易》从神学迷信的唯心主义藩篱中解放出来,并给以唯物主义的解释,他一再申明,他所著的“《易论》十三篇”,是根据王弼对《易》的注解来引伸和发挥自己的思想,即“援辅嗣之注以解义”,其目的是为了“急乎天下国家之用”和使“人事修而王道明。”为此,他对当时流行的刘牧著的《易数钩隐图》大加删定,指出这种学说是“释人事而责天道”,是“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的妄谈之说。因此,他极力主张禁止这种邪说的泛滥流行,不使其祸国殃民。他所著的《易  相似文献   

4.
清代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一书,使用了大量《易》学材料来注解《诗经》,可以称为“以《易》解《诗》”。这一解经方法,是对东汉郑玄“以《易》笺《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陈奂的“以《易》解《诗》”,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用《周易》训诂《毛诗》字义,二是用《周易》解释诗旨,三是用《周易》补正《诗经》中的礼。陈奂对《周易》的一些申发与补正,能够推动《易》学的发展,拓宽《易》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船山是著名的经学大师,他在解《易》过程中,注重阐发《易》中九卦之礼学精神,即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的礼学精神。因《易》以显礼,船山最关注的是《易》中履卦的礼学意蕴。《履》即礼也,是哲人早期对履卦礼学精神的原初阐释。船山对《履》之卦爻辞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履》之礼学精神乃“谨于衣裳袺襘,慎于男女饮食而定其志”,履卦的礼学价值在于“正名定分,别嫌明微”,从而实现了《履》卦礼学精神之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6.
涪陵北岩名胜点易洞因我国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曾在此地点《易》而得名。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洛阳(今河南伊川县)人。年18,游太学,以《颜子所好何学论》名震当时,拜授学职。少时曾与其兄程濒学《易》于周敦颐,后同为北宋理学的中坚,“程朱理学派”的创始人,并称“二程”。程颐“力学好古,动尊礼法”,“用敬涵养”,“格物穷理”,创造了一种以“理”为本的哲学体系。他讲学达30余年,影响很大,因此.他的学派当时被称为“洛学”,一时学者风从。涪陵学者谯定本学《易》有师,“闻之洁衣往见,造诣…  相似文献   

7.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安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他人们泰之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境而进之者,此《易》道之有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8.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家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泰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挽而进之者,此《易》道之用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9.
《周易赞义》是明朝中期关中学者马理解《易》著作。马理说"《易》之为书有转祸为福之理,有以人胜天之道",因为"孔子赞《易》于周",故马理把其易学著作取名为《周易赞义》,表明了他学《易》解《易》尊孔学孔立场,也说明了他的学术传承和学术脉络。  相似文献   

10.
朝鲜李朝李退溪的易学思想自成体系 ,其精义可归纳为三个基本特征 :熔“义理”与“象数”于一炉 ;以《易》学作为论证理学的根据 ;由《易》理来会通理学和心学  相似文献   

11.
朝鲜李朝李退溪的易学思想自成体系,其精义可归纳为三个基本特征:熔“义理”与“象数”于一炉;以《易》学作为论证理学的根据;由《易》理来会通理学和心学。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在宋代政治史、学史、思想史上皆有重要地位。范仲淹与儒学有密切关系,而其中与《易》学关系尤为密切。他与《易》学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其有解释《易》的专门述——《易义》;二是在律赋以及其他字中表达的《易》学内容;三是立身处世中所显示的《易》学精神;四是其《易》学研究对宋学兴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史上,有不少教育家提倡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孔子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他认为如果学习只是口头上能说不能身体力行,那是极其可耻的。所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荀子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由“闻见”、“知”、“行”三个步骤组成的,强调“行”为学习的终点。他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儒效》)还说“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这里,他不仅提出了“行”高于“知”,即“用”高于“学”的见解,而且深刻地提出“学了知识不能去实行,知识学得再也多是没有用处”的观点。东汉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王充,更是强调学用一致,提出教学要注重实际的“效验”。他说:“凡贵通者,  相似文献   

14.
方东美(1899—1977)是“当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他对《周易》这部传承久远、玄妙奇特、意蕴深广的儒家经典极为重视,其《易》思想颇具新颖独创、积极有益的内涵。本文围绕东方美在《周易》经传创制及其意义。《周易》所具有之宇宙论精义及生命精神,《周易》所表现之思想智慧与美感价值等方面的论述,对方氏的《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并揭示了方氏《易》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易》符号是《易》学的核心内容,《易》的符号系统包括“象”系统和文学系统。在解读《易》学符号系统时,不但要认识到《易》符号的文本内容,还要深察了解读者的心性内容。全面地阐述《易》符号系统,须从其符号学的方方面面入手,理解《易》符号学须从其符号史的缘起和其科学的建构开始。《易》学的前途和关键都在于对《易》符号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栋把经世看成是一种“家法”。他的经世家法说实际上是实学思想的反映。王栋十分看重儒学的经世作用。同时王栋主张讲学经世,他认为《论语》《孟子》之书是真正的人情事变切实工夫,是一种经世济用之学。王栋反对悬空论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他详细分析了历来学者对知行关系的看法,认为知与行两者复杂关系的形成实由于“德性无假于见闻。见闻不离于德性”的交错变化而成的。于是,他对知行的种类作了详细考察,强调“心悟而身体”,并把对良知的体悟看成是行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玩索而有得     
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经》,有一个法则要把握住,这个法则就在手边这本书上,孔子研究了《易经》以后说出来的。他这句话很妙:“他说“玩索而有得。”学《易经》最好用麻将的方式来学它,如果把八卦的麻将牌上,摸起来就趣味无穷了。孔子教我们念别的书,都是要持严肃的态度,唯有我们学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  相似文献   

18.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19.
《论语·述而》文中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对孔子“五十以学易”,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否定孔子“五十以学易”。台湾钱穆先生于其《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中说:“《论语》无孔子学易事,只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条.据《鲁论》‘易’字当作‘亦’。古人四十为强仕之年,孔子仕鲁为司寇将近五十,他在未仕以前说,再能加我数年;学到五十岁,再出做事,也可以没有大过失了,这本是很明白的话。《古论》上妄错一易字,便附会到‘五十以学《易》’等等说话。”  相似文献   

20.
“经”史”之别是王闿运《春秋》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并形成了他治《春秋》的整体思维意向。他认定《春秋》及《公羊传》、《榖梁传》是“经”不是“史”,在“义”不在“事”,而《左传》为记事之书。在此前提下,王阎运展开了对《春秋》学的研究,沿袭公羊家之“义例”解经风格,阐释经典之微言大义,以达通经致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