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仔 《湖南教育》2005,(9):18-19
名家小资料: 第斯多惠(1790-1866), 出生于德国威斯特法利亚州西根市, 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创造性地探讨了教育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细则, 并以高度的热情致力于师范教育的探索, 因而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 自动性 自然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 实质目的和形式目的相统一 循序渐进直观性教学 理解性原则 因材施教 启发式…  相似文献   

2.
第斯多惠(1790~1866)是德国著名教育家,19世纪德国师范教育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曾在1820~1832年,任梅尔斯师范学校校长,兼任数学和德育的教学工作,并在该校附属小学任课,还帮助师范学校毕业生进修。在教师的学习问题上,他提出“不进则退”的思想,认为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学习,进行自我教育,然后才有能力去教育别人。第斯多惠还要求教师要明确认识到,一个一贫如洗的人,对别人绝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  相似文献   

3.
俞可 《上海教育》2006,(9B):38-39
9月17日柏林市政府换届选举,对于这个欧州移民大都市来说,社会融合无疑是政治的焦点。今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吕特利中学全体教师联名上书柏林教育主管机关,指出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已走到了失控的边缘,要求解散学校。3月30日,“教师向学生投降”这条新闻上了德国各大媒体头条,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发德国各界对教育和移民问题的反思。[编按]  相似文献   

4.
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密切 关注学校教育需要 当前,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都强调教师教育机构要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教师的“所有培训课程必须包括学校工作和教学实践的主要方面”,在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上也注重与中小学教学相联系。目前,英国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师职前教育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模式,简称“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为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德国教师教育有其独特的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教育改革。其中包括:实施“卓越教师教育计划”,促进教师教育全面发展;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促进教育数字化;修订《教师教育标准》,改革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教育国际化等等。德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不仅对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也具有深远影响。通过这些改革,德国正在为其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高效、包容和现代化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鉴于中国职校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德国经验的密切关系,本文选择德国职校教师教育这一主题,梳理了德国职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以专业教学论为中心的特点,并就职校教师教育中的两个典型难题专业学科与教师职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分析了德国职校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其对中国教师教育可能的借鉴意义。建议从专业教学论的内容层面开展合作,关注教师教育的模式设计,从人员、体制上保障,通过合作科研来实践其中的多学科、多地点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以来,洪堡大学理想中“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核心原则一直深刻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发展。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德国却面临着洪堡理念和学术职业“德国模式”相悖反的局面,大学教师对于教学和科研的认识偏颇,教学愿景与实践南辕北辙。在博洛尼亚进程的催化下,德国大学加强对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关注,并试图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以重校失衡天平。德国综合性大学通过树立研究导向的教学理念、实施能力导向的教学法培训、开发集发展和评估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证书项目、推动共同体建设和完善监督评估网络等策略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以观念纠偏带动实践纠偏,通过构建大学教学核心理念引领教师教学发展,突出教师教学发展在学校规划愿景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研究—能力—质量”教师教学发展活动三维导向,形成了重要工具支撑的系统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其策略选择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可少。笔者认为,生物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引导作用引导即引路导向,或叫诱导。它是启发式教学中的经常运用的手段。“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无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新知识、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的引出,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灵活多变的引导,使学生尽快“上路”,进入“角色”。引导的主要任务是:1、引发兴趣,激励乐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教师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不仅支撑了德国的基础教育,而且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分析了德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对我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借鉴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使教学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展了教育与受教育的外延,泛化了特定的“学生”、“教师”的概念,赋予了“教师”在传统意义之上更为前瞻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所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将发生变化,教师将以指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学习者的新角色参与到教学中。网络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也对教师角色的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继续教育,除要学好继续教育教材外,还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性”、“教书型”向“科研型”、“实验型”转变。在培训工作中,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坚持“训研一体”,“培训”和“教研”两个轮子一起转,相得益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一、继续教育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引导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既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1.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育的出现,对学校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固守“围墙内”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产生极大的震憾,改变了教师角色,迫使每位教师及时转变角色,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叙事”则是教师呈现研究成果乃至穿透教学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让教师从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中汲取教育的诗情。本文就是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时空中发生的各种有意义的亨件及场景,阐释了身处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领悟出来的各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教育界,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教育机智的天才”。他说。用儿童接触相交的原点就是“微笑和共鸣的眼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共鸣,生成教育机智。它将促进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信心地学习”。可以设想:冷漠的表情、刻薄的语言等。都会造成凝滞的学习气氛,会给予学生心理带来压力和负担。所以,教师丰富细腻的面部表情。充满爱心的语言。无疑是“教学美”、“学习美”之间的桥梁。并由此能产生师生心理上的“同构”与“共振”,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富于轻松、和谐、激趣、探求,时时进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呈现出课堂教学动态美的双主体互动的活力。因此,教育教学机智的捕捉,教育教学机智的导入,教育教学魅力的产生,关键还要来自于教师高尚师德风范和优雅有气质风度,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等。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加强自我的基本素质的提升,注重自我形象塑造,作好课前三分钟的准备,创设和搭建最佳进入每一节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愉悦地自主学习,勃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作者认为课前三钟准锊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简论教师主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观是一个历史演变的概念,教师主体素质观代表了教师观的发展方向。树立教师主体素质观,必须重新对“教育”和“教学”在“生活”与“创造”的语境中作出解释,建立师生主体交往关系,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实现教师自我教育是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娟娟 《中学教育》2003,(1):35-36,34
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一、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1.教师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王攀峰 《早期教育》2006,(1):I0005-I0005
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给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赋权;教育研究回归“生活世界”,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成为可能……诸如此类的论述,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确立了“合法”的地位。然而,这种“合法”的教师教学研究在当前却表现出了种种“不合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同时也肯定了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又启动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十五”期间教师教育工作要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师作用”这一价值观支配。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师”、“雕塑家”、“助产师”、“园丁”等对教师的隐喻,表现出对教师作用观和教育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20.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教书育人》2007,(3):69-71
一、什么是教师实践性知识 1.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通常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包括各种学科内容、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原理性知识。后者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而后者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师范毕业生学了一整套教育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却不会教学;为什么有些教师能说一整套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原则而实际上却奉行着传统教育的老套做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