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福珍 《新闻前哨》2005,(10):62-62
一、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素质现状1.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绝大多数由播音员演变或转化而来。他们既当新闻播音,也做节目主持,既做广告,又配专题,只要是与播音沾边的,基层台播音员(主持人)都得上,成为人们戏称的“万金油”。这就给基层台主持人的发展带来尴尬,也给基层台节目的设置与发展带来困难:主持人个性难以展示,主持风格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素质和基本功一提起电视专栏节目,电视界的同行们就自然想到了主持人问题。过去,大多数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电视播音员担当的。这是由于当时我们还不适应依靠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缘故。我们的记者、编辑乃至许多电视“官”总认为主持人首先要漂亮、潇洒、音质标准优美,而绝没有想到主持人的问题,是办好专栏的核心问题。结果让播音员充当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电视专栏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也开始不满现  相似文献   

3.
对于地方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身兼几档节目已经习已为常了,有的既播报新闻也同时主持节目,这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播音员主持人的互相兼容,一是有利于增强语音规范和语言的表现力;二是有利于增强语言的对象交流感和亲切感;三是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本文从以上角度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互相兼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中,应变能力无疑是极重要的。一台(档)节目的整体效果如何,除编导者的水平高低外,接下来就要看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了。如果一个主持人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他就无法有效地“激活”(ACtivation)观众,调动起观众对节目的兴趣,这样的主持人就是一个平凡的主持人;反之,如果一个主持人应变能力强,他就能够充分发  相似文献   

5.
崔雪蕊 《新闻窗》2005,(5):39-39
观众对一个电视台的感受如何,主要是通过电视台的节目进行体验,作出判断。而每天在节目中出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给观众的感受往往最直接和最强烈。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已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公众人物,对新闻播音员来说就更受观众的关注。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新闻播音员,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
肖军 《视听界》2005,(5):61-62
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或者说要提高节目收视率,除了节目内容外,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懂得和讲究视频美。所谓视频美,简而言之,就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准确恰当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7.
阮君丽 《大观周刊》2013,(4):100-100
在电视节目形态多样化今天,谈话类的节目已经打破了它原有的局限性,健康养生、股票经济,社教、体育、娱乐甚至于新闻等等 都能以谈话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档谈话节目是否能够赢得观众,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人物,是节目的门面,作为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广播法制节目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批风格各异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活跃在听众面前,但同时存在播音主持同质化、播音员素养不高和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为此,必须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培养着手,不断提升广播法制节目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王霆 《新闻世界》2011,(8):98-99
播音员与主持人每天从事的工作就是与观众打交道。如何以良好的心态与观众实现良性互动,把节目打造成品牌栏目,是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本文希望能通过笔者在基层播音主持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为同业人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版,主持新人大量涌现,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主持形态,张扬着独具魅力的个性。即便是一些在广播电视部门工作多年的老主持人、老播音员也在发掘和开发自己的内在魅力。特别是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央视四套的《新闻60分》、晚间的《现在播报》等节目,让观众找到了主持人节目的新感觉。一大批优秀节目主持人张扬的个性使所主持的节目也更加光彩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任晖 《视听界》2013,(5):120-121
主持人的生存依附于节目,节目的优劣决定了收视率,收视率又关系到广播电视台的前途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目主持人的水平就代表这个台的水平。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相对稳定的主持人队伍是城市台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12.
郁金红 《视听界》2013,(4):92-92
播音是把稿件播出去给人听的,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心中有人,从感觉上把握听众、观众的存在,时时与传播对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面对话筒或摄像机镜头,播音员除了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备稿方法,还要根据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稿件,找到对象感,与受众进行交流。有对象感的播音员主持人,通常自主意识较强,善于与观众沟通,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较好地体现节目的宗旨和意图。而没有对象感或话筒、镜头意识较差的播音员主持人,顾不上跟观众交流,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部分受众对节目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和观点的渠道和权利,但也泥沙俱下.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言人、新闻事件的审视员,其话语权就有公信力.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保持公信力 播音员、主持人的本职工作在于服务节目,而节目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不同类型的节目教育的方式不同,有的直截了当,如一档新闻节目;有的寓教于乐,这类节目更多,如访谈节目、综艺节目等.  相似文献   

14.
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是一档“说新闻”的节目。“欲知天下事,听我说新闻”,这句栏目的宣传语已为喜欢这个栏目的观众所熟知。该栏目播出一年多来,反映不错,江苏的一些市县台纷纷仿效。 就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来说,“播”和“说”只有一字之差,但从栏目的采、编、播过程来看,不论是节目的结构安排、内容选择,还是对主持人的要求,两者之间都有诸多不同。 (一)选择适合“说”的主持人 在“说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是成功的关键。 “说新闻”的主持人和以往的播音员不同。他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播音水准,更需要对稿件的理解和处理能…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美国华裔主持人靳羽西曾经说过:中国没有节目主持人,只有播音员。这句话现在看来虽然有失偏颇,但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节目主持人在特性上的差异,即我们明显缺乏记者型的主持人。央视、省级台尚且如此,基层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谈话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或者新闻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都会直接给节目的感染力和质量带来影响。那么,作为当代的广播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才能使广播节目更能受到观众的喜欢、更能提高所播节目的感染力?为此,本文针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最直接、最高效的沟通手段。然而,仅仅通过语言是不够做一档吸引人的节目的,主持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等都是与观众交流的有效手段,能够拉近主持人与屏幕前观众的距离。正因如此,非语言的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非语言沟通较语言主持的难度更大,它包括但不限于距离、姿势、微表情,而且一旦运用不佳就很可能出现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打开电视或收音机,基层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一亮相,或者一出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县级台播音水平和大台的播音水平就是不一样,就是有差距,  相似文献   

19.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的人,他们的工作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任。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化培养,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如何将这些新鲜血液更好地注入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特殊的新闻宣传工作。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笔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结合本人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深切体会,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