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成为记者采访对象的个体面对访问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查探采访对象的心理上多做功夫,尤其是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控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3.
王亮 《新闻采编》2001,(3):40-41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人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在特征。 在中国新闻史上,涉人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入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激烈,“抢  相似文献   

4.
王亮 《青年记者》2001,(3):47-48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在中国新闻史上,涉入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之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人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  相似文献   

5.
梅伟 《新闻窗》2014,(1):49-50
广义而言,电视新闻采访是相应电视新闻媒体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点,电视新闻采访的重点内容是新闻采访质量和新闻采访效率,其重点并不是放在电视新闻写作上面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上述两者的关系和异同点有所认知。最为形象的说法就是,电视新闻采访就像一个不断奔跑的人,会遇见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以满足自身好奇心,并和朋友席地而坐相言是与非。从实际角度而言,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会应用到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和采访技巧等进行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6.
记者采访是电视节目获取素材的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记者是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的主体,在采访过程中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经历者和体验者,是受众和新闻事件产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洞察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新闻之眼。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常常面对的是紧急事件,需要处理很多紧急问题,如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缺乏控制力,采访内容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容易受到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记者采访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采访是新闻工作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与被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得到需要的信息。在采访的过程中,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有效的信息,都需要新闻工作者掌握采访技巧。一、新闻采访活动的主要特征分析新闻采访的活动过程其实是记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对新闻事件的采集过程,同时也是调查、挖掘新闻事实的研究过程,这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有着一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特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谈话,而新闻信息是从被采访者中获取的,新闻采访者在采访的时候,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新闻信息,与被采访者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使其自愿说出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采访过程中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9.
对新闻事件的采访不仅仅是指针对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的采访,而是一个综合性信息采集过程,需要记者调动各部分感官,深入新闻事件,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战国名医扁鹊在其遗著中总结中医诊断方法,概括为"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  相似文献   

10.
采访心理学是新闻学中一门新 兴的边缘科学。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采访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控制则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心理控制,是指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处在特定的系统之中,而在这一系统的人际交往的交往双方总有一方处于左右别人或被别人左右的地位,在心理学中就称为控制和被控制。心理控制这一内涵说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一方能对另一方达到有效的心理控制,那么另一方的行动就会受其影响和制约。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个别谈话是采…  相似文献   

11.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 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它指的是记者通过偷拍,偷录(录音、录像)及秘密收集(主要指文字记者)等手段进行采访从而达到获取事件真相的行为。其采访的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涉入采访,即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新闻实践中,这两类隐性采访都经常得以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隐性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满足了人们的知情…  相似文献   

12.
新闻突发现场新闻主要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对具有突发性的事件进行报道采访,例如车祸、火灾、自然灾害以及责任事故等等,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突发现场,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进行采访。本文将对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进行介绍,并且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采访技巧是每一位电视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新闻采访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一则成功的新闻采访不仅仅要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同时采访过程还要突显出新闻事件的典型性,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作出浅显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中受众心理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心理效应"即是受访者在受访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对记者的采访可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并分析其对新闻采访的影响。新闻采访活动充满着心理互动与精神感应,无论是记者的心理状态,亦或是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均可对整个采访过程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认为:成功的记者+良好的受访者≠成功的新闻采访报道。记者与受访者需要进  相似文献   

16.
网络采访谈     
雷健 《新闻界》2001,(6):25-26
网络采访是指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络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员进行新闻事件采访、材料收集、事实核对的采访活动。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还是互联网络上发布的新闻的采写过程,大都还是依靠传统新闻采访手段来完成的。网络采访只不过是互联网派生出来的一些新的新闻采访手段罢了,不仅网络新闻可以运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现在也正大量运用网络采访的手段。因为,由于互联网络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网络采访具有不少传统采访不具备的好处和优势。目前,进行网络采访主要有五种方式:电子邮件、讨论组、网上新闻调查、搜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主播的职业要求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新闻主播作为电视传媒的最前沿,不仅要在演播室完成新闻事件的播报,也需要在外出采访的过程中完成现场采访与报道,要想出色的做好一次全面的报道,除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了解,与主播自身的采访能力与技巧是分不开的。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最直接接触新闻当事人的方式。这就需要新闻主播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尊重采访对象,讲求采访人性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能,从而为新闻素材增色添彩。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主播,具备一定采访功力是十分必要并且对节目的成败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良箭 《新闻传播》2010,(8):124-124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提问技巧和风格的作用至为关键。只有善于捕捉细节、掌握受众心理、形成交往气氛,采访才能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20.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倒转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由“因”及“果”为逆向思维由“新果”否定“旧因”,或由“新因”否定“旧果”,从而找出新闻事件采访的突破口,促进和提高采访效果。一、逆向思维是把握被采访对象心理、提高新闻采访效果的有效方法思维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与其对事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在思维过程中无声的变化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思维认识正确,被采访人对“新闻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