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为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  相似文献   

2.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认可。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肯定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强,对自己更有信  相似文献   

3.
刘海祥 《文教资料》2005,(36):61-62
如果说,老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博大真诚的爱生情怀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三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离开爱,教育也就不复存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而用自己的真诚,帮助特殊学生点燃爱的心灯,让他们养成“爱”的习惯,学会“爱”的方式;获得“爱”  相似文献   

4.
爱的同心圆     
爱孩子,就以他们为圆心画圆。这是爱的圆规,一种温暖的诉求,一场幸福的丈量。——题记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当初选择做教师,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全身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爱中学习,在爱中成长。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爱是一种信任,爱  相似文献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试论教师的情感投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论教师的情感投入李帅军一、教师情感投入的意义(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塑造好自己完美的人格,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于学生的道德完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教师用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讲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教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因为教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9.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  相似文献   

10.
<正>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前行。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一、赏识发自内心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奖,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其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孩子更需要别人的爱。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作为一位小学教师来说,真诚的爱心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学生一旦沐浴了这阳光雨露,就会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力。几十位孩子凝聚成一股力量,使我们的大家庭更加充满朝气,使每一位成员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为此,在担任班主任的这些日子里,我给予了他们适时、适当的爱,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爱之花。  相似文献   

12.
滕琴 《辽宁教育》2015,(4):75-76
被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作为孩子更为明显。而师爱是人类道德情感的启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感受到爱才充满自信,才会取得成功,只有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一直以来,我都在用自己的爱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一、播下爱的种子,鼓起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     
正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著名的教育学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  相似文献   

14.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那是你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那是你的神圣"。的确,幼儿教育始终离不开每位教师广博的爱。在工作实践中使我认识到,幼教工作是一项要付出神圣之爱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施教者必须具备"三心"和"二意"。即:童心、细心、耐心,诚意和大意。  相似文献   

15.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9):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6.
<正>《赏识你的学生》這本书曾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感觉到赏识教育的伟大,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只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父母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却给了别人的孩子。那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关爱班里的每一  相似文献   

17.
康敏 《甘肃教育》2014,(22):87-87
正一、尊学生、爱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都是别人眼中的"差生",这些孩子不但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就读,他们不是父母的骄傲,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别人的赞许,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多加表扬,关注学生,尊重他们。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用"爱"的语言代替传统的说教,用笑脸代替传统的变脸,让  相似文献   

18.
赵锋 《上海教育》2012,(28):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9.
等待也是爱     
李红霞 《下一代》2012,(4):31-32
我曾听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有些孩子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厌的、烦人的孩子。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这些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做了一年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后,在我心灵中产生过这种概念:错过对孩子的一个正确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的确如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才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并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因此说,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在这种充满尊重与温馨的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