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体育的社会适应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新的健康定义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正在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社会适应。因此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关于社会适应的基本概念1.适应的观念。适应是生物学概念,后来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指一个社会体系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学生也要适应社会及体育教学的要求。2.适应过程。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变化,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面对各种冲突须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学习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及矛盾特征,如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与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得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二、学校体育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要求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地开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内容。而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如竞争与协作、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的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与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的社会适应目标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设置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意义、内容,学校体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施进行论述,并得出体育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李莉 《早期教育》2006,(9):34-35
季节教育是将一年四季中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作为幼儿园的一项传统教育活动,重新认识季节教育的价值,挖掘季节教育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全面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中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体育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现代化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力量.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人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实践证明,体育丰富了人们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内容,改进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邯郸市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的体育观念和运动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体育活动中的娱乐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趋向.同时新形势下体育活动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宽泛,许多原来不属体育范畴的形式各异的活动形式(如旅游、棋牌类活动、身体塑形)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并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人们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与素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成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也使学校体育空前得到发展,而终身体育理论的提出,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范英华 《考试周刊》2013,(10):104-105
社会适应是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对人的健康有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因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产生烦恼,出现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健康。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忘却烦恼和苦闷,消除不良情绪和孤独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忠 《甘肃教育》2013,(21):49-49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用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等。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基本都集中于运动能力的提高上,很少有人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引发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1.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时代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已被公认为人类适应社会的先净条件,作为基础工程的学校体育,更应把健康列为各项教学活动的第一需要,让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健康这一主要展开,除了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征,指出了中学生社会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诸种因素。提出了体育课程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途径,帮助体育教师更好的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切实达到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论大学生社会化与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大学四年是走向社会前的最后准备,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入社会后的成败。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体育在大学里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中去,有利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具有独特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等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两种需要,一是人类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二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终身体育是体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和形成,也是我国体育自身完警和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是从体育的本质出发,是按照体育时间和最佳效果定义的.“终身”的含义是强调从人的个体出发,将“体育1随穿于人的生命始终,从而获得体育的最佳效果.终身体育广义上指以保持和开发人体功能为核心,尖顶入的社会价值和自然价值,促使人类进化,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演化的实践活动.而狭义的是指人自觉地从抢至终地运用体育手段,以达到健身、健心、益智…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体育的方法与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人们健康、愉快和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服务。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竟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与他人积极合作、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我们应科学理解体育活动的作用,改变人们头脑中“体育只是强身健体”这一偏面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求人们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与素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运动成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 ,成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 ,也使学校体育空前得到发展 ,而终身体育理论的提出 ,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起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是当今社会对人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活动 ,将影响人的一生的体质与健康。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按照他们的身体发展规律安排设计体育活动 ,从各方面激…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这一社会转型期,高职体育教育应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手段,增强高职学生体质,最终达到促进高职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身心和谐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目标。高职体育教育如何适应我国社会急骤变化与发展的形势,新形势下形成怎样的高职体育教育理念,是当前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我国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今后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体育本质认识的分歧根源与真义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本质含义的不同理解。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认识和揭示体育本质的角度不同;中西文字的差异导致对体育的理解不同;下定义的方法有差异。英语中没有与“体育”对等的词汇。中国当代体育所讲的“体育”是适应身体活动(APA,Adapted Physical Acidity)与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及竞技运动(Sport)的复合体,是人类为自身特定的目标(适应与丰富社会生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竞技水平)而专门设计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既是体育的属概念,又是游戏的种概念。反映了体育的文化本质。体育具有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身体活动性等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