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地黑土是绥化市驰名中外的农产品特色品牌,依赖于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和毗邻俄罗斯的区域优势,对俄跨境电商平台的构建势必将推动绥化市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本文拟以"一带一路"对绥化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维度出发,探讨绥化市寒地黑土农产品对俄跨境电商平台的构建所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策略,以期推动绥化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研究中一些问题,主要从市场密度、集期、规模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入手,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分析方法,依据方志资料进行数量统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上,揭示了四川乡村市场合理的密度、市场集期所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市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性,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乡村市场发展的不同进程,展示了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县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是省级区域的重要单元,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构成部分.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反映了省域经济的不平衡.本文研究贵州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对贵州区域经济差异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区域发展差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区域物流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为了量化这种关系,首先分别建立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海西20个城市2004年、2008年和2012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其综合值;然后,基于该综合值并利用耦合度模型计算了这三个年份海西各城市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最后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其耦合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西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在时间上总体趋势表现为逐步提高的态势;在空间上存在内部差异,而且不同年份其差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灵活方便、交互式可视化工具.文章以福建省66个县市1999—2008年的GDP值作为分析数据,利用同比计算法算出福建省2000—2007年各县市的GDP增长速度,并用Matlab分析计算全局Moran系数、局部Getis统计及Z检验值,并结合GIS技术确定福建省县域不同年度的空间经济模式和空间关联度,揭示福建省GDP增长速率的空间关联的结构,认识其内在规律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从时空角度对GDP增长速率进行分析,为寻找区域差异的对策及构建区域经济的空间模型、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决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均GDP为主要指标,通过运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珠江三角洲1994-2010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整体上呈扩大趋势,其中县域经济空间集聚差异较大;(2)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集聚性日趋显著;(3)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显著的圈层结构,区域中心城市的涓滴效应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2—2012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湖南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2002—2006年区域差异波动较大,此后平稳下降,地区内差异主导了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3)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平衡,体现在长沙市与其他地市之间、湘东与湘中、湘西地区之间。(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交通条件是影响湖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绥化统计年鉴2010》中的数据为基础,采用陈明星的象限图方法,对绥化市域1区、3市、6县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寻其关系差距的原因,相应提出协调发展的对策。为绥化市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地区及省内汉族地区都相对落后,而且民族地区之问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本论文选取1996~2006年的数据对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原因所在;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地区及省内汉族地区都相对落后,而且民族地区之问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本论文选取1996~2006年的数据对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原因所在;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指标基于关联系数的相对发展度变换基础,提出"同指标体系、不同权向量"的变权法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根据时空集成评价的时间切片、时空柱,从泉州县域经济水平、演进分别进行动态比较,用底图叠加模型表达每年有类改变的县域及其变化,且直观表达了差异的空间格局,并对动态过程进行逼近/仿真;通过权向量、面板数据模型的驱动因素挖掘及序相关的协调性分析等进行因素诊断与调控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18地市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河南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分异特征,并定量地讨论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截面和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综合测度分析:首先基于 1978-2016 年各地区人均 GDP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而后基于我国 30 个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HDEA和SBM综合模型基础上得出我国四个区域 30 个省份的经济相对发展效率,并结合理论模型和静、动态面板模型对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对于区域经济效益效率整体上略呈 W型,并且伴有一定的省际差异,东西及东中西部差距较大,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给予分析,表明各区域之间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此实现稳定、健康、高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就表现为某一时段的经济空间结构。运用标准差及变差系数,以县域和城市中心城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基于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对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是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湘南三市协同发展过程中,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向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5.
以京津冀区域内8个市为研究单位,以2010-2014年旅游收入为测度指标,通过计算各年的基尼系数,并且运用空间统计模型对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ArcGIS软件对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时空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存在逐年变小的趋势。从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来看,低度集聚区与中度集聚区基本上保持不变,而高度集聚区与集聚核心区发生部分变化与转移。从旅游经济增长格局来看,旅游经济增长高值区集中在中北部区域,低值区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6.
在评价地区产业比较优势时,区位熵分析是衡量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近10来我国各省产值区位熵时空差异,认为不同的省、市物流业的专业化水平程度不一,物流业对不同省、市贡献程度也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地理因素、资源桌赋,这些差异是区域物流资源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农村职业教育的差异。文章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的特征,从而提出了合理的供给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在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而且存在着省内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问题,差异的扩大将影响青海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县为基本的区域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参透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加快形成研究生教育新发展格局。通过测算2001—2020年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效应的β收敛模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之间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其收敛性。考察期内,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且伴随着研究生扩招的规模效应丧失,耦合协调水平增幅较慢,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阶段性。受地方性特征的影响,其空间差异持续扩大;然而,四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过程,意味着其空间差异将收敛至稳态。“十四五”期间,应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耦合度,充分发挥其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